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АдолъфАбрамовичИоффе)是苏联著名外交家,《真理报》创始人之一,曾任俄共(布)中央委员.《孙文越飞宣言》为改组国民党和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并由此撬动了中国此后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 越飞来华的背景与《孙文越飞宣言》 1921年,苏俄方面随着国内战争形势的好转,政府开始从战时"革命外交"向国家间正常外交转变,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再度成为政策取向的核心.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一次远东会议,大会以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为指导,讨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及其同民族革命政党的合作问题,实际上是要促进远东各国共产党和革命政党的合作,以结成"国际反帝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7月12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34场讲座。邀请上海市档案局副巡视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冯绍霆同志作“《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在上海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报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一年即1920年的8月就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报告会上,冯绍霆同志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出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重要意义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对其研究利用的最新成果向与会听众做了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全书可分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要义、《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化的影响和《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对中国当代现实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之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全世界广泛翻译出版传播.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从中国最早存世的全译本至今,共有十多个版本流传.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国宝级文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她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传奇呢?  相似文献   

6.
史话·史料     
党内最早的刊物1920年12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在第一号《短言》(即宣言,由陈独秀撰写)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  相似文献   

7.
贾晓茹 《大观周刊》2012,(51):58-5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深刻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趣味     
瞿秋白在1920年10月受聘于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担任驻莫斯科特派记者。1921年7月,在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时,他第一次见到了列宁,“在走廊上相遇略谈几句”。同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又一次见到列宁。瞿秋白第三次见到列宁,是在1922年4月,他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他不仅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还同列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思想转变时,曾多次讲到他在1920年春第二次旅居北京期间,曾阅读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本人也曾回忆说,《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4月在上海出版.因此在理论界、学术界人们一直认为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于1920年4月或1920年春天.1975年,东营市广饶县发现了保存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经考察,这本出版于1920年8月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从而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关于《共产党宣言》版本问题上的错误.本文作者曾有幸参加了当年的考察活动.现将他们对考察活动的回忆刊登如下,以此作为对建党八十周年的献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汪康年师友书札>为主要文献来源,试图再现国人在境外创办的第一家通讯社--远东通信社的主要经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情境剖析王慕陶、汪康年、熊希龄、外务部等参与方面的关联互动,探究远东通信社何以会呈现如此面貌的原因.本文认为王慕陶和汪康年提出的远东通信社"专为外交所设"是各方面形成共识、达成合作的基石,也是远东通信社一直贯彻始终的运作方针.但由于本身的内涵模糊,"专为外交所设"同时也为各方面人士根据自身利益和具体观点,进行不同诠释留下空间,必然会导致分歧和纠纷的出现,阻碍了合作的贯彻和深化.籍此个案也可以看到在已经进入国际化、世界化交往体系的情境下,政府机构与民间人士在对外维护国家形象,进而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的共识、差异以及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