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考释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膑兵法·擒庞涓》的文字、句读、地理及桂陵之战的经过,说明了庞涓死于桂陵之战,而不是马陵之战。  相似文献   

2.
传授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李松惠一、运用电教媒体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历史知识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构成的,四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历史基础知识。具体到《中英鸦片战争》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有关天培与虎门之战、葛云飞与定海之战、陈化成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对《庄子·德充符》:"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进行分析,考释名物词"翣"。通过从工具书的义项、相似形制名物对比、大小语境等方面切入研究,对"翣"释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鞌之战》作为《左传》中描述的五大著名战役之一,其蕴 含的文学价值是不可磨灭的。本文从《鞌之战》的叙事、写人和语言三个方面,层层剖析,入情入理,分析鉴赏,并指出其社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正>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战"疫"有我,匹夫有责!2020庚子之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儿女全体承压,逆行的英雄们奔赴一线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赞歌!白衣天使以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人民军队以战时状态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疫情面前没有人置身事外。战"疫"之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我们,在这场战"疫"中该担当些什么呢?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著作,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它尤以描写各种大小战役著称,如秦晋韩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文章都极精采。有的战役写得场面并不大,却有一定意义。比如《曹刿论战》,写弱小者何以竟能战胜强大者,对后世也很有启发;而这篇《殽之战》,则说明强大的秦国由于贪婪无厌、骄傲自满,想偷袭弱小的郑国以实现其扩张领土、称霸诸侯的野心,终于遭到失败,受到另  相似文献   

7.
陈元勋 《教师博览》2011,(10):35-36
"以逸待劳"属"三十六计"之"胜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下所用的谋略。其计曰:"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以逸待劳"意谓作战时不直接进攻而采用积极防御、养精蓄锐的战术,以待敌之师劳力竭,乃战而胜之。李牧之久守雁门而不与匈奴战,及至双方势力彼消我长,遂一举破之,用的便是此计。等待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每天奏响着"春天的故事"。市场经济即人才经济,市场之战即人才之战。地处深圳这片热土,深圳书城培训中心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创立、发展并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也.……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一文,取自春秋战国时期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季的齐鲁"长勺之战";全文寥寥二百余字,不仅记述了该战的全过程,还就该战的核心与关键,阐释了乡野凡夫曹刿助力鲁庄公准确选择反攻时机的个中缘由;曹刿虽非居高位、食厚禄的"肉食者",但其军事谋略思想却远非"肉食者"能与之同语的。  相似文献   

11.
《汉志》所载《高祖传》十三篇亡,但其轶文多存在类书、汉代文集及史书中,本文着重从这些类书和文集中勾辑出《高祖传》之轶文;其次,探讨传、纪、起居注、着纪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高祖传》以及与其并列出现在《汉志·儒家类》的《孝文传》同《穆天子传》一样皆是起居注类。最后,探求《高祖传》的目录编次问题,对于这个前人多有争议的问题,根据对辑出的轶文进行分析,认为《高祖传》以及《孝文传》乃是从《汉志·春秋类》中《汉着记》裁篇别出的,是一种别裁之法,而非班固的讹误。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的汲黯,鲜明反映出从黄老之术到儒术独尊转变过程中的变化。在治政之策上,他采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且行之有效;在为臣之道上,他恪守儒家大义,忠君事主,其心可昭。面对这样的一位有异己思想的忠诚直臣,汉武帝表现出了既欣赏又疏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漫话纪晓岚流放乌鲁木齐的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768年.备受乾隆帝宠爱的纪晓岚因给其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获罪.被流放乌鲁木齐。《清朝艳史演义》中记录了他在乌鲁木齐生活状况的一些情节,然而却是十分的悲凉、凄苦.本文将主要依据纪晓岚的专著《乌鲁木齐杂诗》对其生活境况进行“自我”分析、求证.以还这位风流名士流放生活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4.
《封禅方说》原书已佚,无法详考该书与汉武帝的关系.现存《史记·孝武本纪》几乎与《史记·封禅书》完全相同.根据《史记·封禅书》、《汉书》、《风俗通义》等相关记载,可大略推测汉武帝不得不封禅是《封禅方说》的成书背景,汉武帝时期的方士之风加速了《封禅方说》的形成,以公孙卿为代表的方士群体创作了《封禅方说》.汉武帝晚年对求仙态度的转变是《封禅方说》一书散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顺治八年(1651),云间词人蒋平阶师弟等人隐居嘉兴时进行了一次词的唱和活动.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支机集>,寄寓了反清复明、回到自己家乡的愿望.<支机集>的词风沿袭"花间"一路,完全走向了复古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顺治八年(1651),云间词人蒋平阶师弟等人隐居嘉兴时进行了一次词的唱和活动。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支机集》,寄寓了反清复明、回到自己家乡的愿望。《支机集》的词风沿袭"花间"一路,完全走向了复古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陆机初入洛时间、初仕晋时间,以及几次入洛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翻检各种文献典籍,试对陆机入洛行迹以及初仕晋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新的看法:太康元年昊灭后。陆机被俘入洛,这是他第一次入洛;元康二年,赴太子洗马之征,是其真正入洛仕晋的开始;之前曾入洛且被杨骏辟为祭酒。未就。  相似文献   

18.
张洎是原南唐的重臣。入宋后经太祖、太宗两朝,由一个降臣坐到参知政事(副相)。特别受宋初统治者的青睐,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宋朝初期用人的方略,以及这种方略对整个宋朝此后的用人体制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史记·五帝本纪》将中国文明史的开端断限于黄帝,体现了着眼于古代文明和经世致用的宏观史学观,贯穿着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思想。  相似文献   

20.
阮籍之学的基本立场受到安世高一系小乘佛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认识及理想境界两个方面:就现实认识而言,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表现了小乘禅观的无常观、苦观的观念,揭示人生缺陷;就理想境界来说,阮籍受到小乘涅槃观的影响,以无为之极致为出世,以老子为圣人,主形神分立,认为《庄子》之学为入世的内圣外王之道,并未达到返本归真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