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禹兴于西羌"之说在华夏自古流传。地处汉、藏之间的羌人也崇拜大禹,视之为治水救难、护佑羌民的"先祖",由此形成了颇有"在地性"特色的叙事及符号系统,并且体现在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研究羌区口述史,尤其要重视大禹传说背后隐含的族群文化心理。作为"神话历史",大禹传说在当下不同羌区又是被当作实现某种群体目标的社会资源来使用的,是一种"被用来创造社会关系、构建社会生活"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2.
孙国江 《天中学刊》2012,27(4):23-26
大禹治水传说相关叙事由区域性的传说不断向全国性的传说扩展,后又逐渐与各地文化结合,发展为各地不同的地方传说。早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域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春秋战国后扩展至全国,秦汉时期发展为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魏晋以后,治水传说逐渐与民间信仰结合,形成地方传说。自唐至清,大禹治水传说在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又经历了儒家学者的考证,最终在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和学者话语的三重作用下发展为遍及全国又带有地方特色的传说体系。  相似文献   

3.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65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圣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唐尧、虞舜和大禹。如果进一步讨论,在尧、舜、禹三人之中,哪一个最伟大?那么我认为应该推许大禹。近代治古史的学者,曾有人认为中国的文明始于大禹,这种说法虽未遽成定论,但认为禹比远古“圣王”对于我国民族有更伟大的功绩,而夏代为我国历史和文明的开端的人,近数年来是越来越多了。近代史学家根据古书的记载把大禹的功绩综为三点,兹略加述说如下:一是疏通九河,根治洪水。关于洪水的传说,是一个具有世界共同性质的传说,中外古书中都有记载。例如在今存的巴比伦史诗《吉尔加美士》中就记述了洪水的传说:诸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把"革命话语"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某种"元话语",那么,王蒙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将被视为这种"元话语"的教科书;王蒙在《蝴蝶》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革命话语体现在作家对主人公张思远的情爱结构、父子关系二个隐性层面的叙述上;在某种程度上,革命话语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中再次成为一种"显学",隐喻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主体重建的一种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6.
弗兰肯斯坦与赛博格所代表的"人"的形象分别在资本主义早期与晚期被提出。弗兰肯斯坦给人类警示:如果放纵利用知识征服世界的欲望,人只会走上主体被瓦解灭亡的道路。"赛博格宣言"则宣扬一个主体性被消融,人与动物、生物、机械以及非物质的界限被超越的"人"的形象。在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语境中,本文将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堂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神话"为否定性与肯定性后现代话语的例证,分析"人"的形象的瓦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7.
从福柯的权力、知识、话语理论来看,《白鹿原》写出了"仁义白鹿村"与"革命白鹿村"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在历时的层面上,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乡约等官职设置(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实践行为对代表仁义话语范型的白鹿原进行系统的入侵与腐蚀。在共时的层面上,则是白鹿村年轻一代面对话语范型转换期间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小娥对仁义话语范型的盲目而激烈的反抗斗争,有黑娃等人对仁义话语范型自觉的回归,有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对革命话语范型自觉的追求,还有被仁义话语范型驱逐之后不得已投向革命话语范型的投机者。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禹家族家庭的研究是全面研究大禹的重要补充部分。相关文献中对大禹的出身及其父母的记载、大禹对待父亲被处决、大禹娶妻生子、大禹如何看待儿子"家天下"的行为等都有较多的记录。这些大禹"家"的故事表明当时的家族和家庭伦理观念已经形成:包括小团体化、私利化和经济关系亲缘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摆脱以往以获取固定化知识的价值取向,根据知识的实践性对既有课程进行前瞻性的改造以满足知识应用的多元化要求,实际上就是以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旨归的大学课程话语转向,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中普遍性话语体系的消解;课程内容中程式化话语体系的解构;课程实施中单向度话语体系的隐匿;课程评价从"自证性"话语体系向"他证性"话语体系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专用名词的读法比较特殊,不了解这一点,就会读错了音。举例如下:一、人名女娲:传说为远古补天的人物。今读女娃,古应读女寡(guǎ。《广韵》古娃切,又古华切。)皋陶:传说为夏初人物,被大禹选为继承人。不读高桃,应读高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