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南县珠琳区西吉乡领导热心办学,积极发动群众投工献料集资改善办学条件。一九八五年以来,全乡共集资七万零九百二十五元,建筑校舍面积一百零二十四平方米,解决了西吉、拖冲、岩峰三所小学的校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该乡教委积极发动群众集资,修建全乡小学危房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该乡4所联办中心小学有危漏房舍近50间。该乡教委负责同志,深入有危漏校舍的10多个村,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积极发动群众集资近10万元,翻建修危房47间。仅大杨家庄就集资7万元,拆建危房  相似文献   

3.
1991年11月,罗崇启担任知市坪乡中心小学校长,负责管理全乡小学教育。当时,中心小学无校舍,租借乡五七厂旧厂房上课。全乡20所村小校舍也破烂不堪,有的无校舍,借民房上课;有的校舍是危房,师生整天提心吊胆。罗崇启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下大力气抓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了发动村民自愿捐资助学,他挑着扩音器、喇叭到圩场上,到全乡各村宣传捐资助学、集资办学、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解囊,罗崇启也当场捐款200元。他带领全乡100余名教师利用暑假,顶烈日,冒酷暑,走村串户,仅1992年一个暑假,村民自愿捐资助学24万元,为中心小…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海通乡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工作,为改变学校面貌办实事,从八三年春天起,四年共集资65.685万元,加上国家补助资金21.8万元,新建校舍417间,12510平方米,占全乡校舍总面积的86.9%。其中廊檐石基标准校舍占90%,砖瓦化程度达到100%;置  相似文献   

5.
我乡自去年八月正式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体制以来,认真贯彻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坚持多渠道集资办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到目前为止,全乡共集资14.47万元,人均集资占人均年收入的2.32%,新建校舍24间、围墙80米、厕所21间,制作课桌凳18O套,购买图书2200册,拉运取暖用煤60吨,还添置了部分教具和文体器材,圆满地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的目标,改变了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的面貌,解决了许多多年来困扰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淮阳县郑集公社体制改革后,乡党委、乡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乡党委书记、副乡长亲手抓教育,一个星期内跑遍了全乡26所中小学。他们看到大多数学校校舍差,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而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就召开全乡群众大会,动员群众集资办学。不到十天,全乡集资97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们赵连庄乡集资二十九万一千七百元。共翻建、扩建校舍2818平方米,修建围墙710米,添置课桌椅300套,维修桌椅500套。全乡小学基本达到布局合理,校舍整齐,美观大方,办学条件得到突破性的改善。一、提高认识,打开局面。旧社会,我们乡是有名的“喝成水,吃糠菜”的老东乡,全  相似文献   

8.
教育短波     
静海县受国家教委表彰并获20万元重奖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家教委表彰了40个在动员群众、多方集资、改善办学条件工作上成绩卓著的教育先进县,本市静海县在被表彰之列,并获得20万元的重奖。静海县在1983年至1987年五年间,共筹措资金2742万元,新建校舍1万平方米,添置课桌椅6.8万人套,添置教学仪器没备7万台件。今年以来,该县又集资374万元,新建翻建大修校舍1.8万平方米。该县于1983年就普及了小学教育,并在1986年曾被国家教委命名  相似文献   

9.
静海县东滩头乡双楼村是一个农业、经济都很落后,交通也不方便的大村,号称东滩头乡的“北大荒”。然而这个村在办教育上却舍得花钱。几年来,双楼的教学成绩直线上升,在全乡首批成为普及初级教育双百校;获县红领巾读书读报竞赛活动团体第一名;有一名学生还荣获全国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三等奖(全县仅两人参加)。今年初中毕业率86%,升学率65%,在全乡获第一名。说起普及教育的成绩,双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无不赞扬村党支部站得高,看得远,舍得花钱办教育。几年来,村党支部办了七件好事:一是村民集资4万元,兴建了175平方米的校舍,平整了2400平方米的场地做操场,在县  相似文献   

10.
涟水、洪泽两县县委、县政府从八四年以来,大力加强教育工作,把改善当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列为各级党、政领导一、二把手考核政绩、评优创先的重要内容,采取干部带头、典型引路等方法,发动广大群众和厂矿企业集资办教育。两县城乡出现了集资办学热。涟水县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发动全县各行各业投资、投工、投料,做到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一年内全县集资近450万元,修建校舍7.6万平方米,新添课桌凳2.7万多套,基本上达到了全县提前实现“一无两有”的要求。洪泽县一年来共集资270万元,相当于国家全年对这个县教育总投资的3.5倍,平均每名学生受益36元多。到去年十二月为止,全县已新建和大修校舍4.4万平方米、新添课桌凳11900多套,270多所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召开的中小学危险校舍修缮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后的1981年,我省集资2632万元,修缮中小学校舍108万平方米,其中维修危房59.9万平方米,同时还添置课桌椅104800套。这一年用于修缮的资金中,地县机动财力、社队集资、厂矿企业支援及勤工俭学、学杂费收入共1074万元,占40.8%。1979—1981三年内,全省共  相似文献   

12.
最近,镇雄县泼机区庙山乡政府集资十万元兴建校舍,改变了庙山小学十分简陋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关于“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导下,1983年,我省三结合集资建校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广大干群的辛勤努力,战胜了特大水灾所造成的严重困难,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1983年全省共集资11104.15万元,其中社队群众集资8010.06万元,占集资总额的72.1%。全省共建校舍107369间,计215万平方米,比1982年增长47%,添置课桌凳260449件,也比前年增长84%。阜阳地区、六安地区、宿县地区去年建校舍达万间以上,分别比前年增长1.02倍、1.2倍,0.13倍,其中阜阳地区建校舍40056间,成绩十分突出。全省有35个县一年建校舍千间以上,其中毫县、临泉、太和三县建校舍达5000间以上。去年遭到严重水灾的安庆、宣城、巢湖三个地区仍然保持了前年的建校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88年以来,我区广大城乡兴起了集资办学热潮,在落实中小学“一无两有六配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为止三年来共集资12400万元,人均集资27.3元.其中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集资6448万元,占集资总额的52%;各级财政自筹5952万元,占集资总额的48%.这些资金用于改造危房48万多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5.9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5.3万套,修围墙50.1万米,建厕所3.1万平方米,建校门2138个,修操场568处,打水井1488眼,购  相似文献   

15.
在桃源县,建校热潮经久不衰。去冬至今年九月,全县集资637万元,新建、翻修校舍41600平方米,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35000套。中小学人平占房面积已达3.8平方米。危房原来占校舍总面积的15%,现已下降到  相似文献   

16.
萧县今年为教育办实事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萧县人民政府今年为教育办了几件实事:(一)通过多种渠道集资465万元,新建校舍2560间,维修危房1800多间,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二)在县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挤出62万元,补发给拖欠民办教师的工资34万元和民办教师右派改正、冤假错案收回、退休改离休的生活补助费28万元。(三)县财政拿出10万元给县广播电视台,搞卫星电视教育地面接收站。  相似文献   

17.
地处武夷山北麓的赣东北山区广丰县,时下传唱着一首歌谣:“东西南北任你瞧,就算校舍最漂亮.”1987年至1989年,广丰县集资1000万元,消灭危房7.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校舍危房比例由1987年的22.59%下降到1.33%。在校舍修建工作中,广丰县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广丰县年轻的女副县长饶金玉第一个捐出70元,  相似文献   

18.
大姚县七街马屯乡的王屯和武屯两所完小由于年代久远,校舍破旧不堪。为了给两所完小的师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马屯乡人民攻府发动全乡人民攻府集资办学。在全乡群众支持下,这个乡  相似文献   

19.
换们银川郊区自1984—1988年7月,共筹集资金1023.85万元,其中国家补足193.2万元,占18.87%;地方财政自筹520.85元,占50.8%;乡、村和个人集资309.8万元,占30.33%。翻扩建校舍2544间,50880平方米。其中翻建2390间,49671平方米;扩建539间,10780平方米;新建小学教学楼11栋,中学教学楼3栋,共19800平方米;围墙15390米,厕所4615平方米。小学已消灭了危房,校舍砖瓦化程度达99.56%;中学校舍砖瓦化程度达95.4%。新建教师住宅楼2栋,3850平方米,1988年底交付使用。更新课桌凳5500多套,新添了价值50多万元的教学器材和文化体育设施。1987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检查验收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区和基本扫除文盲区。  相似文献   

20.
铅山县五铜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同志结合本乡实际,认真学习党中央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统一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抓好教育工作。首先,他们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从1981年至1985年共集资34万多元,解决了学校“一无两有”的问题。全乡五所小学,都建了新教室或新宿舍,每所小学还购置了收录机。1984年,全乡共建了教师宿舍48套,新建教室1300多平方米,添置课桌椅500套,还用500元钱购买图书700多册。1985年暑假,五铜中学学生宿舍的墙上出现一条裂缝。乡党委书记知道后,立即赶到学校,召集有关同志,当场决定集资一千元用于修缮宿舍,同时投资二万一千五百元建新宿舍,解决了该校学生的住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