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牡丹集》     
中国人喜爱牡丹,称誉其为“花中之王”,视其为富贵繁荣的象征。当代中国画家们继承传统的同时,结合着现代人的情感,变化出一些新的章法、笔法、墨法和纹色方法,创造出了不同的牡丹画的新样。熟悉当代中国画史的于沁女士特邀请活跃在画坛上的著名牡丹画高手于希宁、俞致贞、刘力上、刘继瑛、李凌云、刘菊清、喻继高、金鸿钧、李魁正、周彦生,  相似文献   

2.
山东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宋。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目前,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达900余个。每至春暖花开时节,这里数万亩花大盈尺的牡丹竞相开放,香飘十里,真是人海花潮,蔚为壮观。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戏曲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五彩缤纷,现有传统地方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柳子戏、四平调和豫剧;  相似文献   

3.
邓正红 《职业圈》2010,(31):56-58
古埃及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神奇的金字塔,不仅因其年代久远,更因其折射出的智慧魅力,令世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虹霓 《生态文化》2013,(1):53-54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其鲜品形态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少女,活脱脱的"雪裙仙子"。竹荪头戴深绿色的菌帽,身着雪白的圆柱状菌柄,足登粉红色卵形菌托,并在菌柄顶端有一圈儿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垂落,使整个茵体十分俊美。竹荪不仅有奇异的色彩,而且具有很高的美食药用价值,更因稀有而珍贵,被世人誉为“茵中皇后”,亦有“竹参”、“网纱菇”、“真菌之花”、“山珍之花”等雅称。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3):190-191
对国学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陈彦在2011年4月12日发表的《对国学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的博文中指出,作为一个世界公认的传统文明国家,几经变迁,今又崛起在世人面前,无论我们有没有准备,我们都需要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拿出我们的"药方"。所谓人类问题,其实就是生存着的人们的各种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裕成  左川 《文化学刊》2012,(2):111-111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句大众熟语。这里又讲"一新袍",啥意思?请读明代叶盛《水东日记》:广西总帅府里有个名叫郑牢的老差役,鲠直正派。那年,山云去广西做都督——总帅府最高长官。上任伊始,新都督问郑牢:"世人常说,评价带兵的将军要看是否威武,不必计较贪还是不贪;况且,  相似文献   

7.
正是姹紫嫣红时节,浙东宁海县漫山遍野的桃花、油菜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宁海旅游部门经精心策划,配合"欢乐健康游"主题,整合后推出独具特色的"三色花"春之旅——美丽胡陈"粉色"桃花游、生态桑洲"黄色"油菜花游和东海云顶"红色"杜鹃花游,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芳香之春。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阐述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宇宙图式论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至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不仅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周敦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重要的,而且亦对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宋明道学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敦颐的哲学体系是周敦颐依照自己所理解的宇宙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天胜,1946年12月生于辽宁大连,自幼酷爱国画艺术,钻研历代工笔画的画法和技巧,练就了扎扎实实的传统工笔画的基本功,又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和借鉴西方油画中的色彩和技法,使他的重彩工笔画有了独特创新与发展。他笔下的一花一草生机勃勃;传统题材的牡丹朵朵有新意;金丝小鸟、鸳鸯、雀等个个都那么动人可爱。最能  相似文献   

10.
元初大儒刘因,一生倾慕周敦颐,其作《太极图后记》,力辩《太极图》源流,批驳诸多不实之词,并完善朱熹的结论,明确提出会通《太极图》《河图》《先天图》三图之理为一,巩固周敦颐理学源头的地位。此外,刘因继承"圣人之道",宣扬周敦颐的修养论,扩大了周氏在北方的影响,为元代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那些雅致的习俗就这样一年年延续岁末年初,古代文人常取一些时令花草蔬果、金石器玩、吉祥物什,参差错落地摆上案头,成为屋中一景,这被称为"岁朝清供",可供观赏、把玩。精心挑选的"清供",有些因名字的谐音讨个好彩头,表达对来年的祝福和祈愿。比如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等。作家周瘦鹃写过,每到除夕夜,万人空巷,人们一游花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唐宋以来,牡丹、梅花雄视群芳,深受人们推崇。明清时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于帝制时代、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深入审视上述国花有关历史,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启迪值得注意:一、国花是重要的国家象征资源和民族文化符号,广大民众对此有着普遍的文化期待和知识需求,必须引起重视。二、国花是"国家大事",以国家层面的政治决议、法律法令最为权威,是解决国花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两花并尊是中华文化兼融并蓄、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象征。  相似文献   

13.
他的笔画不尽心中的繁花似锦,他的画来自大自然的大美大气,气场之中有一股真情在流淌,笔展心画,腕运性情。这是一种真善美的表达,这是一颗艺术家滚烫的心。一生结缘牡丹情听说何水法在河南洛阳的平乐村捐建了一所"希望画院"。乍一听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离杭州1000多公里外的洛阳。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春。浙西南遂昌县石练镇淤头村。合抱粗的古樟,虬枝盘曲,叶色吐翠。古樟下人头攒动,鼓乐喧天。"虎年吉祥,风调雨顺,钱瓯源长,春暖花开,农民朋友们,开春犁田喽!"随着这一声浑厚男中音的喊声,2010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的重头戏——"班春·劝农"大典进入高潮。这一明代乡村农耕盛典的再现,引来了像我一样的众多外地宾朋不远千里来到遂昌,来探究劝农节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一别五十春,万里归心胜月明……"1999年9月,在阔别50多年后,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一行,再来浙江访问,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众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山沉林海     
2014年2月以来,陕西铜川市、区各新闻媒体众多记者,深入耀州区照金林区基层,多次采访报道了"耀州区高尔塬林场职工刘振乾扎根林区26年,坚守防火瞭望塔10年的感人事迹。"记者们的镜头对准身居深山老林的务林人,特别是面对像刘振乾这样不善言谈、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普通职工,让我感触颇深。这是刘振乾的光荣,也是全区所有务林人的荣耀。望着他淳朴而又熟悉的面容,看着记者们走过我们亲手播种培育的那片松林,倍感亲切,仿佛又听到了久所未闻的阵阵涛声,闻到了洋槐花浓郁的清香,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热火朝天的育苗现场……  相似文献   

17.
说到蜂,人们就会想到那些从春到秋都天天往来于花草间忙忙碌碌的小精灵们,它们把花的芬芳传递到四面八方,它们是花的使者。同时,它们还肩负着把细腻鲜香的花粉酿造成甘甜滑润的蜂蜜,它们又是甜蜜的使者。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人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一种日常耳熟能详的林产普通食用菌,几乎家家都食用过它。但是对于黑木耳"药食两用"的营养作用,就鲜为人知,未必能如数家珍。所以黑木耳对人类健康贡献的附加值,很值得世人了解并广为食用。低热高能营养超群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为古代帝王独享之佳品,  相似文献   

19.
正牡丹,是中国国花。"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称颂不已。中国的牡丹享誉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世界各国人民也都非常珍爱牡丹。山东省的菏泽古称曹州,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它位于黄河南岸,与水  相似文献   

20.
或母子同堂、或夫妻同学、或三代同窗……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在这里,他们无须用语言交流,一切都可以通过绘画传达。提笔墨香映容颜,且蘸胭脂画牡丹,在愉悦的艺术熏陶与体验中,创作出数千幅以国画牡丹、山水、书法等为题材的中国书画作品,落笔生花,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腔诚挚和热情。这就是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宁波开放大学红牡丹学院)。交流社采用以"国花为媒"、中国书画英文国际教学及交流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教授了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位外籍人士,创造了让外籍人士两小时就可画出牡丹、爱上中国文化的"红牡丹模式"。本刊特邀该社创办人、社长姜红升为读者介绍他和他的外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