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道题已经讲过好多遍了,你怎么还做错?"昨天我才找你谈过话,怎么今天上课又开小差了?"在中小学校园里,我们常听到老师们诸如此类的训斥,言语之中颇有一些恨铁不成钢之意。在这些老师看来,给学生指出了错误,学生就应该立即改正;给学生讲解过题目,学生就不应该再做错……  相似文献   

2.
大凡做老师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不爱学生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为学生的发展成长着想的.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或是在作业中错了两道题,那就再奖励5遍吧.期中考试没有考好,教师会关爱地给他两个耳光.然后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表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  相似文献   

3.
大凡做老师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不爱学生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为学生的发展成长着想的。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或是在作业中错了两道题,那就再奖励5遍吧。期中考试没有考好,教师会关爱地给他两个耳光。然后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表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5.
考验     
①上课了,老师大步走进教室,把上次考的数学卷发了下来。 发到冬冬的时候,冬冬看到自己打了100分,别提多高兴了。②(发完试卷,老师开始讲答案。)冬冬发现,原来自己有一道题的得数错了,老师却给打了对号。③下课了,冬冬去找老师。他指着那道题对老师说:“老师,我这道题算错了,你给判对了,这是为什么呀?”  相似文献   

6.
日前,我惊讶地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把他的作业本哧啦哧啦撕成碎片,掷在地上,继而怒不可遏地训斥:“这几道题,我在课堂上都讲过,你还错成这样,你的脑子进水了吗?换本子重做——每道题做10遍。”老师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就地转圈;而那位学生则如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身体颤颤地蔫在那儿,一声不吭。  相似文献   

7.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4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去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他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相似文献   

9.
王登班  朱荣 《师道》2006,(2):13-13
一位教师一边用书本敲着学生的脑瓜,一边生气地大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10遍了,你还是不会!给我抄10遍交来,再不会就把家长叫来把你带走。”回到办公室,这位教师还在骂学生是猪猡,说自己起早贪黑地给他们上课辅导,可有些学生就是不好好学。我也曾这么困惑过。为了学生,教师可以把心掏出来。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难以抓住学生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上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到底都在想什么?这是我们都想问,也都想知道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了吗?我们真的去了解他们都是怎么想的了吗?我们总是…  相似文献   

10.
王登班  朱荣 《师道》2006,(2):13
一位教师一边用书本敲着学生的脑瓜,一边生气地大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10遍了,你还是不会!给我抄10遍交来,再不会就把家长叫来把你带走。”回到办公室,这位教师还在骂学生是猪猡,说自己起早贪黑地给他们上课辅导,可有些学生就是不好好学。我也曾这么困惑过。为了学生,教师可以把心掏出来。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难以抓住学生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上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到底都在想什么?这是我们都想问,也都想知道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了吗?我们真的去了解他们都是怎么想的了吗?我们总是…  相似文献   

11.
苑宝禄 《辅导员》2014,(10):58-59
管理天地"这道题不是讲过很多遍了吗?""你看看你这错误多低级呀!""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错呀?""这么简单的字你都写错啦。""你可真够笨的。""你上课肯定没听讲。""你可真不会思考。""你傻呀你!"类似这样的语言,多是出现在孩子改错时,或出自老师,或出自家长之口。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的作业本或卷子上的错误"不见了",学过的修改符号也"不见了",代之的是一片涂改液或修改带。  相似文献   

12.
张老师,我想对您说……好几天了,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希望您原谅我。上星期五的语文课上,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自己的成绩很不错,尤其是比语文课代表韩爽还多4分,我顿时觉得心花怒放。不经意间,我看了看韩爽的试卷。忽然发现有一道题的答案我们两个不一样。但老师都给判对了呀!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连忙又读了一遍题,哦,原来是我的答案错了。是老师给我判错了!如果扣去这道  相似文献   

13.
梁小桥 《家长》2013,(1):37-38
一次我和儿子铁锤说起我的朋友给他小孩讲数学题,如果讲过三遍小孩还不明白,他就火了。铁锤听后说:“他讲了三遍都没给孩子讲明白,他自己不检讨,凭什么和孩子发火呢?” 一道题你会做是一种能力,不仅自己会做还能让别人也懂,这又是一种能力。 讲题前事先做好功课 有的家长事先不做功课,不了解孩子在这道题中的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拿过来题目就讲,几遍下来,孩子依旧是一头雾水。所以给孩子讲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看着学生的数学日记,突然有一篇感到别具一格。给“粗心”的一封信粗心:你实在太坏,这次考试要不是你这个家伙来捣乱,我怎么会被爸爸妈妈骂呢?怎么会拿不到“开心帖”呢?我想你也捣乱了别的同学吧。真想不通,“仔细”怎么会成为你的手下败将?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了,只要我认真学习,专心听讲,便会成为一个高手把你抓住。到那时候,你就没戏了,得乖乖地离开了,我也拿到“开心帖”,把“仔细”救出来。祝你改邪归正!孙×孙×,这是一个让我没辙的学生,上课总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我让同学们做这道题,他却做那道题,批评他几句,他就怯怯地看你一眼,…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目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了。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  相似文献   

16.
标准答案     
李良旭 《下一代》2014,(6):24-24
正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一个学生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家长的疑问,笑着将标准答案给他看。他看到,标准答案是:让梨。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给了我一道他当时应聘工作时的试题,学有所成的他对这道题记忆深刻、无法忘怀,希望我这个当老师的能给我现在的学生做做.我从一个老师的理解角度比较顺畅地求出了几个“解”,感觉这的确是一道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好题!于是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学生去做,并在不久后的公开课上引用了这道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19.
对的打钩     
王贞虎 《家长》2014,(12):1-1
正"为什么把这道题圈起来?"孩子又嘟起嘴,抱怨我将他作业上的错误标示出来。我义正辞严地说":当然要做记号啊,这样你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做类似题目时,就会提醒自己。"一直以来,每次在看孩子功课时,经常因为这件事而小有争执。我了解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表现,也常把握机会教育他:"做错一道题,不表示你学得不好。你是很棒的孩子,只是这道题做错而已。"我边说,边往下看,继续把他做错的题目圈出来。猛然想起,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过的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的一堂"幸福"课,课程中提到"隧道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上当了     
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了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抱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仔细审题,学生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如果想不通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审题”的复习课,或许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