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文章从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内涵、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表现、班级体育活动教育性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班级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班级体育活动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希望引起高校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体育活动的重视,并能充分利用班级体育活动这一教育方式从班级建设入手,发挥班级的凝聚、同化、驱动等教育作用,以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有限的场地,100多个班级的规模,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举步维艰。跑操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一般耐力水平,特别是跑操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有精神面貌要求,队列要求,口号要求等,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约束纪律、增加配合、服从集体、提升自信!而跑操比赛,更是对各个班级的跑操效果的检阅,同时也通过比赛契机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等方法。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内课间活动有97.78%参与、班级组织体育活动有81.98%参与;有68.3%的民工子弟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民工子弟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参与活动项目以趣味游戏、表演和运动队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明确、积极性较高;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一、不宜在上课班级多时使用音乐大多数学校上体育课的时间相对集中,多安排在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五、六节、这样一来,有的学校最多时操场上有十几个班同时上课,班与班之间活动场地非常接近。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班上课上运用音乐,就很容易分散其他班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他班的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在上课班级多时不宜使用音乐。二、不宜在新授课中使用音乐在课堂上运用音乐最多的时候是在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也有的教师在基本部分运用音乐,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新接内容时,由于学生是初步学习,对技术、动作、概念…  相似文献   

6.
吴永安 《中华武术》2014,(12):33-33
一、组织,目的是使同学明确班级对此活动的重视1.宣传:(1)教师和班级体育骨干熟读运动会规程,了解有什么比赛项目,用什么规则;怎样计分、团体录取办法等。(2)统一全班同学思想:讲明学校开运动会的目的、意义;明确班级参与活动的目标、要求、表彰形式等。2.报名:向体育教师咨询,向同学(体育骨干)了解,向同学倡仪、允许自荐和推荐;按时报名。  相似文献   

7.
戴鹏 《体育教学》2011,(12):64-66
我校学生近3000人,60个班级,在尝试了多种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以趣味运动为主旨等活动的基础上确定了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方案,即综合班级规模、德育教育、‘阳光一小时’(早锻炼、大课间、下午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季节变化,最终确定了以广播操(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凝聚力的培养是创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前提,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目标、班委队伍、班级归属感、及班级人际关系等均对班级凝聚力产生影响。本文从确立班级目标、确立班级共同文化、开展集体活动、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立班级网络平台以及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等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课间活动方案宗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不得留人(除行动不便者)。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由体育组安排活动内容。学生到达指导地点后,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活动流程:集合点名——跑步进场——慢跑一圈——开始活动(规定内容)。检查人数方法:由值周班负责,数据每天上报。无故缺勤、迟到、早退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利用好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爱好、班级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并要把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提早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安排适宜的时间对大课间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体育教学中,特长生犹如名厨手中的调味剂,能带动所在班级乃至全校的体育锻炼活动。特长生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灵活的头脑,容易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能迅速掌握新动作;可以协助教师搞好班级体育教学,为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营造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活动促进班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和校园体育活动乍看上去是两个不太相干的问题,而且许多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都希望自己班级的学生能够坐得住、稳下来、学进去,不太乐意让学生多进行体育活动,甚至片面地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早在20多年前,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了“7+1>8”这个生动易懂的公式,旨在通过对体育活动与学习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揭示,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的精神面貌就好,自信心就强,学习效率就…  相似文献   

13.
<正>"借班上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形式,一般出现在某一主题的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中。借班上课时,教师面对的不是自己熟悉的学生,而是借用活动承办学校的某一班级学生开展主题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互动活动,活动组织者会提前为"借班上课"的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进班熟悉学生(也叫熟悉班级),让"借班"教师与所借班级的学生有个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的过程,以保证现场实际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探索实践校园"体育年"理念,将校园体育比赛、体育活动贯穿到学校一整年的教育教学中。"体育年"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活动的叠加,更是将体育作为一条主线,将学校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到其中,打造成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育人大平台。探索"体育年"评价创新方式,将校内体育活动、校外个人比赛和班级总体体质状况纳入学年总评,将更多因素参与到学校体育改革中来。  相似文献   

15.
张旺 《体育教学》2009,(9):24-24
“书头案”也是教案的一种,它是在原先备好的教案的案本上进行选、标、改、调等活动之后新形成的教案,是一种复备的教案。进行“书头案”备课尝试是为了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减少备课形式主义的一种备课实践活动。“书头案”对于一位教师教学同一个年级的多个班级是很实用的,因为一个年级的各个班级授课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常规情况、技能掌握程度等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固定+轮换”班级授课模式 “固定+轮换”班级授课模式就是在由一位教师担任固定几个教学班大部分的体育教学任务基础上,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其他年级有此教学特长的老师互换班级进行授课。比如:有这样两位教师:一位是擅长篮球教学的A教师,担任了六年级5个班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另一位是擅长足球教学的B教师,担任了五年级5个班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小学体育教学“五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栋 《体育师友》2010,33(1):32-32
每年的9月份,我们体育教师都会新接手几个教学班级,也总会对于自己所教的班级有所期待。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得心应手,是个难题。在刚接手的一至二个月的教学实际中,我们体育教师都会以高涨的热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面对新的教学班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所教的新班级或是有了新的进步或是与其他班级有了新的差距,很多教师都会产生一丝困惑,反思自己这二个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从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以来,我校先后启动一系列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项目。我校在原来一星期三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又增开了一节师生活动课,这节课以开展班级竞赛活动为主,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增强全体学生和老师的体质,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地发展。所谓班级竞赛活动,是指班级的全体成员(伤病除外)都要参加比赛,其中必须要有2名班级任课老师也参与其中,以全体参与人员的成绩来判定比赛结果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受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制约,使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其实,借助生活中的智慧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如,在实践中,笔者通过"开心农场"游戏带来的启示,合理地规划了班级活动区域,使每个班级都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学校图书室得到了启发,参照"图书流转"统筹配发器材,实行"班级流转",提高了器材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器材保管员的工作负担……在此,笔者仅就项目整合和以赛促练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