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收藏》2014,(11):166-169
王冠军的工笔画在中西文化融汇的大背景下,探索着传统的拓展。他以传统的画具、媒材,创造出超级写实的质感表现技巧,几乎可与油画相颉颃;他存前人的基础上将工笔画的表现力向更为真实、精微的方向推进,以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捌察力、细腻的情感关照投入创作,开当代写实人物画新风,引领工笔人物画风潮,是70后中国人物画重要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
李天锁     
李天锁 《收藏》2019,(1):5-5
李天锁河北邯郸人。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作品曾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十三届全军美展和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殿获奖作品”等全国展览,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  相似文献   

3.
李天锁作品     
李天锁 《收藏》2020,(3):5-5
李天锁,河北邯郸人。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作品曾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十三届全军美展和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获奖作品"等全国展览,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  相似文献   

4.
朱浩云 《收藏》2010,(5):48-52
工笔,也叫“细笔”,与“写意”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密一类的画法,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唐代花鸟画代表画家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以及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走兽花鸟等都属于工笔画。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到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成就。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然后覆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写意画是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俗称"粗笔",相对"工笔画"而言,用粗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态神韵,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多运用于花鸟、人物、山水、蔬果、走兽等题材上。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11):175-175
贾广健 1964年生于河北省永清县。199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21):175
贾广健1964年生于河北省永清县。199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9):1-1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协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贾广健 《收藏》2012,(11):1-1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协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0.
贾广健     
《收藏》2012,(12):1-1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主年画院副院长、教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协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1.
郑楚兴 《收藏界》2012,(8):146-147
引言:"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千百年来奉行的一条艺术真理,它明确地、简练地概括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本文从中国画论中的以形写神、形具而神生、神在形似之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画的形与神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卢婧 《收藏》2013,(2):92-95
新工笔兼具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无疑引起了藏家们的普遍共鸣并显露出审美回归的强力趋势。对一些中国藏家而言,收藏具有中国文化内蕴的当代艺术品,或许比单纯追崇四方审美的当代艺术更具安全感和价值感。随着新工笔学术价值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藏家及艺术机构了解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把关注焦点转向新工笔艺术。中国嘉德:率先在2012春拍中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涵盖新工笔艺术的重要作品,表现不俗。本季秋拍,嘉德"水墨新世界第二回"再度发力,成绩更加出色。北京保科:于2012秋拍前,举办"妙机其微——现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一支艺术上独树一帜、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气息的流派——长安画派。他们着力表现中国西部特有的地貌环境和风土人情,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生动、新鲜、活泼,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就是赵望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幸存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两种看似互不相同,骨子里却环环相扣的艺术形式,那就是昆曲和中国绘画。息息相关昆曲是一种集中华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优秀成果之大成的舞台表演艺术,传统中国画讲究玩弄笔墨的情趣。尽管从表面上感觉两者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内涵上却紧密联系。中国画的艺术创作里必须会涉及到的意境的表达、色彩的调和、线条的舒展、构思的完美、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3,(2):130-133
上世纪初,社会剧变,西学东渐,当时的绘画精英们为了反抗旧思想、旧文化,跟上世界潮流,竭力倡导吸收、引进西方绘画,以西方艺术的精神、内容、形式、观念及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他们认定唯有西方古典的写实绘画才是挽救、改造中国画的良方。他们将西方素描和中国笔墨的表现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6,(10)
代表静态艺术之一的中国画,人们欣赏它已无法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慢慢体察、细细品尝,因而中国画视觉缺乏张力,似乎成了人们反思、怀疑对象。视觉冲击力本来就不是中国画的优势,中国画是长于内蕴而拙于外在视觉,就是在同类美术作品中也不足道。所以中国画的主要审美功效是感心而非感目,但同时,又非常重视视觉审美的重要性。现实中,中国画确实有不少既无内在精神支撑,又无外在视觉效果的所谓“传统中国画”。这些作品在技巧上程式化,内容上形式化,效果上雷同化,是被视为审美“疲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3,(1):179-179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静观》特邀参加“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  相似文献   

18.
刘龙庭 《收藏》2014,(9):F0003-F0003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写意,它比工笔画更能抒发感情。大写意比小写意需要大气磅礴,需要意气风发,需要元气淋漓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气感。说笔墨当随时代还是当随古代,我认为笔墨既要随时代也得随古代,要随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周安庆 《收藏界》2014,(5):80-86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论及这一时期的传统画坛,当时昆山(今属江苏)画家龚贤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位丹青高手,史上被誉为“金陵八家”魁首。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人们对中国绘画史的不断认识,龚贤的艺术成就即引起画界内外的较大关注,屡屡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绘画作品多以水墨表现为主,鲜作设色画。本文仅以他的《摄山栖霞图》及(《清凉环翠图》画卷为例,对其设色山水画艺术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对此能有一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渝 《收藏》2007,(7):74-77
与其说时代的火和光辉煌了赵望云的艺术,毋宁说赵望云以自己的光和火照亮了他那个时代的艺术。或许正是因了赵望云的存在,从传统的囿限中脱颖而出的现代中国画方才得以写上浓重的一笔,并从此凿开了中国画的“代沟”。然而,这一切只是赵望云艺术探求中摧枯拉朽的“火”的一面,至于先生追求艺术精神复归的另一表征——“云”的方面则较少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