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同学们都知道,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由于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所以冰浸入水中后处于漂浮状态。利用漂浮的条件可知,F水浮=G冰,请看它的变式:  相似文献   

2.
人体与力学     
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0.93×103kg/m3,小于水的密度1×103kg/m3.从理论上讲,人在水中是漂浮的.溺水的人会下沉,一是怕水的心理作用使头部浸没在水中,既灌水又引起窒息;二是身上附着物使得人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  相似文献   

3.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4.
利用浮力巧算密度,主要是以下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2、利用力的平衡: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3、利用称重法(或称实验法):F浮=G-F拉4、利用密度公式:ρ=mv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已知:V露=41V,ρ水=103kg/m3求:ρ木.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即ρ水gV排=m木g=ρ木gV又因为V露=41V所以V排=V-41V=43V所以ρ水g34V=ρ木gVρ木=34ρ水=34×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例2木桶中装满水,轻轻往水面放一根2kg的圆木,从木…  相似文献   

5.
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制造的密度计,可简捷地测出各种液体的密度,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密度计有重标和轻标两种类型。重标密度计用来测定大于1.0×103kg/m3的液体的密度,如右图所示,刻度从1.0开始,自上而下:1.0,1.1,1.2,1.3…,放于水中时全部刻度值在液面以下;轻标密度计用来测定小于1.0×103kg/m3的液体的密度,刻度自下而上:1.0,0.9,0.8…,放在水中时,全部刻度在水面以上。刻度值表示液体密度是水的密度的倍数,例如当液面跟密度计的1.1相齐,即表示该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因为密度计重量不变,所以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块长方体花岗岩纪念碑高、宽、厚分别为10 m、3 m、2 m,密度为2.5×103 kg/m3.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2×10 5Pa.为使地面能承受纪念碑,现把纪念碑立在高为1 m,密度为2×10 3kg/m3的长方体基石上(g取10N/kg).问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物体“沉浮”的问题学起来较为困难,难于理解,笔者想通过几个例题的解析,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拓宽解题思路,便于掌握相关知识。例1A、B、C三个物体,质量均为0.5kg,密度见下表,将它们放入足量的水中静止后,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其大小关系为()物体A B C密度0.50.82.7A.FA>FB>FC。B.FAFC。D.FA=FB相似文献   

8.
1.提出问题题一只U形管压强计中盛有水,将压强计放入某种液体中10cm深处时,压强计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8cm,求该液体的密度,解根据P1=P2,有ρ液gh液=ρ水gh水,即ρ液=(h水/h液)ρ水=0.08m/0.1m×1.0×103kg/m3=0.8×103kg/m3.我对本题的解法产生疑问,为什么有p1=P2?课堂上我们用压强计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时,发现橡皮膜在液体中越深,U形管中液面高度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下,当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这个结论未必恒成立. 例1 有一个柱形容器,它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0cm,容器内装满水,水深为8cm.现有一边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将木块放入容器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错解已知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漂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有关密度的计算题时,我们发现,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一直没有变化的物理量,利用这种不变的关系,那些看似复杂的题目其实也很好处理。一、抓住质量不变的关系例1体积为10m3的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ρ冰=0.9×103kg/m3)  相似文献   

11.
巧记妙喻     
圆的辅助线歌圆中辅助线,细查莫乱添.有关圆中弦,过心作垂线.切点与圆心,连线要领先.两个相交圆,试连公共弦.两个相切圆,常作公切线.还有圆与圆,注意连心线.直角相对或共弦,千万莫忘辅助圆.若遇三点不共线,仍需注意外接圆.圆中直径最大弦,构成直角是关键.还有与圆有关角,灵活连线更如愿.(凌金华)冰蜡的密度、冰、蜡的密度为0.9103kg/m,此值常用。3×其中“103kg/m”是固体密度共同的,需要记的3×是0.9,可记为“病(冰)啦(蜡),拎点酒(0.9)”.(戴军)空气的密度在地面附近空气密度为1.29kg/m,记为3“空肚(喝)一点儿酒”,空——空气,肚——密——…  相似文献   

12.
1 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成解力学问题 1.1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质量与密度 例1 为了减小"神舟"六号的质量,科学家把一钢制部件改制为铝制部件,使其质量减少了52kg,则所需铝和钢的质量各为多少kg?(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  相似文献   

13.
例题1有一长方形的均质木块,其高为0.2米,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1)若将木块竖直地漂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则木块底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题如图1,一个柱形薄容器的底面积S1=200cm2,高H=10cm,内盛有m水=0.9kg的水.现将一个长l=15cm,横截面积S2=100cm2,密度为p=0.8 ×103kg/m3的柱形木块,慢慢地竖直放入容器中(木块不会图1  相似文献   

15.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16.
例题1(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如图1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 已知物体重1.2×103 N,密度为1.6×103 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 (取g=10N/kg),问: (1)物体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物体出水后上升的速度是1 m/s,牵引车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课改实验区2005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综合题,第22小题:一轮船的排水量为10000t,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m。求:(1)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水的浮力?(2)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在阅卷中发现,考生答题主要有四种情况:【方法一】F浮=G排=mg=1×107kg×10N/k  相似文献   

18.
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往往只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样常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面略举一例,并加以分析。例:某城市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要建造长、宽、厚分别为3.0m、1.5m、0.3m的纪念碑,所用花岗岩的密度为2.8×103kg/m3。若纪念碑所放基座能承受的压强为4.5×104Pa,纪念碑应该如何放置才科学合理?说明理由。解:纪念碑的体积为V,质量为m,则:V=3m×1.5m×0.3m=1.35m3m=ρV=2.8×103×1.35kg=3.78×103kg纪念碑所放基座能承受的压强为p=4.5×104Pa,则所允许的最小着地面积为:S=Fp=Gp=mpg=3.748×.5×10130×410m2=0.84m2故:纪念碑可…  相似文献   

19.
吕秋波 《物理教师》2006,27(12):24-24,26
题目: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其密度为1.5×103kg/m3,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Pa,最小压强为Pa.(g=10N/kg)传统解法:砖块的体积V=abc=20cm×10cm×5cm=1000cm3=10-3m.砖块的质量m=ρV=1.5×103kg/m3×10-3m3=1.5kg.砖块的重量G=mg=1.5kg×10N/kg=15N.砖块对地的压力F=G=15N.砖块的面积S最大=20cm×10cm=200cm2=2×10-2m2,S最小=10cm×5cm=50cm2=5×10-3m2.砖块对地的压强p最大=S最F小=5×1150-N3m2=3000Pa,p最小=S最F大=2×1150-N2m2=750Pa.评价:上述解法思路清晰,计算无误,是一种正确的解法,但…  相似文献   

20.
测定液体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物理学中的一个主要实验,且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分别予以讨论.1.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专用工具,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它来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此种方法易操作,但使用时要注意,密度计上所标的读数是液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即籽液/籽水,所以在测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读数还要乘以103kg/m3.如用密度计测酒精的密度时,酒精的液面跟密度计上的0.8的刻度相符合,即籽酒/籽水=0.8,籽酒=0.8×103kg/m3.2.利用天平测量液体密度(1)用天平测量出筒的质量m,再将适量的某种待测液体装入量筒,测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