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琐忆》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乍一看,“倔强的头发”似乎搭配不当,“倔强”一般只修饰“性格”,她“这个人的性格很倔强”,用“倔强”来修饰“头发”是否有些牵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引入“移就”一词。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曾经说过:“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命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人生是一出戏,那几乎每个人都是好演员。越长大,我们越习惯用外表来掩饰内心,伪装久了就再也脱不下伪善的面具。久而久之,大家的内心和外表是有出入的,这种不同表现在十二星座上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13,(13):11-14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做事情;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用左手拿筷子、打球、画画……几乎我们用右手来完成的事情,他们都能用左手来做,通常称这类人为“左撇子”。据说在一次调查中,人们发现世界人口中有10%的人是左撇子。你知道左撇子有什么样的优势吗?  相似文献   

5.
转变教育思想,就是革除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我们头脑中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它具有深刻、广泛、探索和实践的特点。说它“深刻”,因为意识常常落后于存在,人们总是习惯用已有的原则和观念来认识和对待当前的教育改革,而且一个人的思想认识不可能由别人来代替,更无法用行政命令来迫  相似文献   

6.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高尔基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一直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代表着未来祖国,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创造更加强大的祖国,是祖国的希望.因此,作为我们,未成年孩子的教育者更应该关注未成年孩子的成长问题.关注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各类词语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哪些词语常用来描写哪些事物,一般也有一定的使用习惯。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词语移个位,搬搬家,用描写甲事物的词来描写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这在修辞上叫“移就”,或“词语的移用”。我们不妨试一试,使语言增加点生动感、幽默感。一、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词语的移用,并说明此词原本表现什么,现在用来表现什么。1.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学会弹钢琴,不能顾此失彼。2.他的生活是那样苍白,毫无色彩。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4.“(歌女)在微微摇摆的红…  相似文献   

8.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在习惯处行走吗?我们需要时时反思。事出有因我在家里和孩子交流,孩子有一道题不会做,我让他把本子递给我,他“嗖”地一下子就扔了过来。我很诧异,也感到有必要和孩子”斤斤计较”。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禁于未发之未预”的理念马上袭上我的额头。“儿子,这个行为可不太雅观。”“哎,我刚才用劲有点大,不过比起我们老师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通过“爱”“美”“乐”主题教育活动把养成教育融人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孩子创设成长的环境,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千年来,人们总是在谈论“成功”,关于成功的论述举不胜举,然而,把“成功”当作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并总结出其规律,提炼出成功的精华与方法,进而形成策略者,则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我们大多数的人往往凭经验做事,日久就习惯了听成功者来讲述自己如何如何成功的经历,分享少数成功者的经验。除了自己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后,却慨叹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不进行考试,只进行考核,这对于习惯了用考试分数来“精确”地评判学生学习好坏的我们,是一个挑战。传统的评价机制追求的是客观化的、数量化的把握,而现代评价机制则要求对学生在知  相似文献   

12.
称人的量词,最常用的有两个:“个”和“位”。用“个”称人,不带感情色彩;用“位”称人,表示敬意。这两个量词虽然很常用,却还常常用错。近年来,时常听到一些演员或节目主持人用“位”来自称,如“今天我们二位给大家说段相声”“由我们三位来主持节目”等等,称自  相似文献   

13.
运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指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来看待“减负”问题,我们就会明确地看到,产生学生负担过重,而且久减而不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对教育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在教育评价上仍习惯于只用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又有利益机制的驱动,因而直至当  相似文献   

14.
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一个传统说法叫“描景状物”。这“物”干吗非要“状”呢?我们不妨来考究一下。先来看看什么是“物”。《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物”的本义即“东西;事物”。有不少“物”,人们又习惯地说“事物”、“物  相似文献   

15.
有良好英语语感的人 ,能对该语言的运用习惯掌握自如 ,对那些习惯性的表达不产生歧解 ,也不会误用这些习惯表达。例如 ,汉语说的“看报纸、看电影、看电视、看黑板”等 ,都说成“看” ,而根据英语的习惯却都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readanewspaper、seeafilm、watchTV、lookattheblackboard” ;如果想要说“去看看老师”应说成“visittheteacher”或“callontheteach er” ;更有诸多的“看” ,如“得看天气”用“dependontheweather” ,“…  相似文献   

16.
张梓涵 《作文大王》2023,(Z2):10-11
<正>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习惯用手机,我的外婆却打起了电脑的主意。原因是手机屏幕太小,眼睛看久了会不舒服。外婆用手机的时候,一直用的是语音输入法。我说:“外婆,用电脑需要输入文字,您怎么弄啊?”“傻丫头,你外婆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会认、会写几个字。”外婆执意要学。于是,我决定先拿浩哥哥的电脑让她练练手。我调出了手写输入法,然后教外婆怎么用鼠标。  相似文献   

17.
移鼠     
要是问中文中的“移鼠”是什么意思,只怕没几个人答得上来。其实“移鼠”就是基督教的“耶稣”,亦即中国人最初用“移鼠”来翻译“耶稣”这个词的。基督教最初在唐代传人中土,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据说唐太宗曾特准建立景教寺,而且景教曾一度流行于唐朝全境,直至武宗禁教后逐渐衰亡。但唐代景教的流行留下了最早的中文基督教文本,即所谓景教文献。其中最早的“序听迷诗所径”将圣母玛利亚译为“末艳”,将“耶稣”译为“移鼠”,因此就有这样的句子:“末艳怀孕,后产一男,名为移鼠。”将耶稣译为“移鼠”的人是信徒,当然并无恶意,只是纯粹取其译音而已。但近世研究景教的中国学者则颇感不快,觉得把耶酥  相似文献   

18.
王春花 《吉林教育》2009,(7):102-102
古人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交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来比喻交人择友的重要性。真诚的友谊是可贵的,每个人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真诚的友谊好比鲜花,需要精心的栽培和浇灌。交知心朋友,更须要慎重,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好朋友的。因此,要教给学生交友的道理,引导他们慎重择友。  相似文献   

19.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命运。”(高尔基语)可见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下几方面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鼠标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之一。用鼠标点这点那,移东移西,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常常因为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浪费了不少时间。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探讨鼠标点击“省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