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狩猎权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在特定狩猎场所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取得猎获物所有权的权利。在法律上确立狩猎权具有权利创设、生态保护和经济激励三重功能。狩猎权属于"特别法上的物权",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性质,其权利的行使受到限制,权利的设定应主要采用拍卖等市场化方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一种,矿产资源所有权事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种受公法规制的私权。作为其子权的矿业权受母权的“遗传”,也具有私权的属性。但是矿产资源的配置关乎社会利益,故又体现出一定的公权色彩。在设立矿业权时,行政机关的审批扮演的是“催化剂”的角色,并非母权的角色。所以,在实现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贯彻私法自治的理念,激发市场活力,将矿业领域的改革推向纵深;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处于攻坚期与瓶颈期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他物权必定由所有权派生而出,故他物权客体上的所有权即为该他物权的母权。准物权是他物权的一种,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母权。但实际中,某些准物权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母权,对此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认识。找不到母权并不能说明准物权不是民法上的物权,切不可削足适履,为了证明准物权的物权属性而穿凿附会地给准物权找一个所谓的母权。  相似文献   

4.
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的定义不清,概念混杂,法律地位不明,所有权归属主体单一,造成在保护的适用上有困难。本文从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定义着手,论述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野生动物资源民法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仍应定位为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开发,不应涉及动物福利、物权制度、宠物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应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宗旨;应重塑符合野生动物保护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驯养繁殖制度、具体化人性化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科学的狩猎制度。  相似文献   

6.
黎族是我国南方的狩猎民族。在农业文明的影响下,农耕逐渐发展成为黎族主要的生计方式,狩猎则成为黎族重要的副业。20世纪90年代末,海南省政府开始施行生态保护工程,实行禁猎政策,对海南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加以保护,黎族的狩猎生计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农耕文化与狩猎文化的碰撞影响着黎族狩猎生计方式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史前贵州岩画看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多姿的贵州岩画记载表明,远古时期的狩猎活动相当频繁。其原因在于当地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这为远古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部落的娱乐和消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原始巫仪的载体。风格不同、内容繁多的岩画再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狩猎的生动场面,对深入了解古代贵州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权作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与专有权和成员权之间的密切联系,因而表现出了迥异于其他共有形式的独特性。而区分共有权与现行共有体系中的共同共有、按份共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造成了对区分共有权性质的广泛争论。本文拟通过比较区分共有权性质的各种学说,分析区分共有权的特殊性,从而得出对区分共有权的定性,为完善我国的区分所有权制度和正确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区分所有权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Goldie拿着照相机准备和大家到大草原上进行狩猎旅行。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你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动物,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  相似文献   

10.
陈丹 《考试周刊》2010,(50):234-235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是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整个复合性权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中最复杂、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就是区分共有权。本文论述各种侵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的行为,并初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而明确水权概念,是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水权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涵盖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水资源权属管理的制度体系。与此相适应,我国应该确立一个综合性的水权概念,“水权体系说”即是把所有与水资源有关的权利聚集在一起,其强调水权的综合性,符合我国制度建设的需要。水权概念的准确确定实际上就是水权权属范围的划定与规范,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权体系。因此,以水权概念为基础,确立一个由水资源所有权、环境用水权和水资源使用权组成的水权体系,将有助于我国构建科学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公私财产权的保护是法学领域的永恒命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单列一章,其犯罪的同类客体或法益系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是,由于这一章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五花八门,并非所有的侵犯财产犯罪都侵犯了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笔者结合民法物权理论,在财产所有权的理论价值上重泼笔墨,通过实例论证了所有权理论作为侵犯财产型犯罪所危害法益的理论不足,进而提出以"控制权"来理解"所有权"的主张,以期得到法学界同仁的雅正。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探矿权采矿权属性颇有争论,且观点不一。解决争论的本质在于从法律上将探矿权及采矿权的法律属性加以准确界定。本文从以下角度对探矿权采矿权进行阐释并说明其特性,其一是不能将性质不同的探矿权采矿权茏统地统括在矿业权概念中;其二是应该对矿产资源与矿产品从法律上加以区分,厘清矿产资源所有权与用益物权的法律关系;其三是要对用益物权之内容——收益与处分予以合理解释。使得采矿权的应有内涵不会与传统意义上用益物权的内容发生错位。这就需要打破就概念进行分析的逻辑结构,从探矿权采矿权本身出发,看其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利益结构,进而对探矿权采矿权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长期处于农村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土地权益受到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宗法制度等民间法的排斥,受教育程度要比男性低。实现农村妇女的发展权,必须解决农村妇女的政治权、土地权和受教育权。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妇女权利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教育立法应当充分关注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权,建立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行政执法体系和诉讼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股权是股东对股份的所有权,是一种物权、财产权。而股东权是区别于股权的一种社员权,是一种非财产性权利。两者既是相伴而生的一对权利,又是相互独立的一对权利。因此,正确理解股权与股东权的性质及其关系对推动我国公司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主权是现代社会所有权的要求和保证。资本主义民主制是资本化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对立统一的法权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制是劳动和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法权形式。脱离政治谈经济,脱离政治民主论公有经济改革,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7.
在大陆法系民法中,物权和债权是传统财产权的重要支柱,二者的关系是当下民法学者关注的重点。在现存的民法理论中,物权行为理论科学性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以物权和债权的区分为基础,以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为核心,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为内容,正确地剖析了交易的法律本质。我国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在《合同法》、《物权法》中又存在着物权行为理论的内容。因此,物权行为理论作为财产法理论构建的规律,其内在的科学性规定了民法必须接受。"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