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河  王志康 《今传媒》2004,(4):44-45
大学毕业后,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我顺利地到家乡的市报做了记者,这也许得益于我大学期间在各报刊露脸的那些文字吧。因觉得自己是凭真本事进市报的,颇有些踌躇满志,对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也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笔者分析了采访中一些疏漏的现象,阐述了采访疏漏产生的原因,针对采访过程中产生的疏漏,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深入采访是表现深刻主题的需要明确报道思想,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新闻写作的起码要求。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掌握最具说服力的材料,才能写出有影响的新闻稿件。要做到采访的深入,必须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对象选择恰当了,获取自己最需要的材料、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就会容易得多,否则将会做许多无用功。因此要对入选的采访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美文献采访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中关文献采访思想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鹏 《声屏世界》2014,(7):22-22
要想做出成功的新闻采访,除了明确采访目的、理清采访思路、分析采访对象外,笔者总结出了一些采访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就新闻采访特征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针对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采访前要有充足的准备、明确采访动机、选择新视角、根据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采访策略等采访技巧。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采访技巧,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李葆 《图书馆论坛》2001,21(5):62-63,53
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采访人员如何更新观念,实现采访方式多样化,做好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协调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彭燮 《新闻天地》2001,(10):59-59
如果你不是一个很精打细算的人,那你一定会问:采访也有成本吗?当然啦,采访就是一个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不然哪会有稿费?有失才有得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廖接到任务,要到一个菜农家去采访他的种菜经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她的花费情况是: 1.出门打车15元。(天气酷热无比,采访地点又没有公车直达,只好打车) 2.车上打了一个电话给采访对象,计2元。(在办公室忘记了一点事,只好再打电话) 3.购买矿泉水一瓶,计2元。(采访的地点在田间地头,肯  相似文献   

9.
高峰  黄娟  王霞 《新闻传播》2004,(5):48-48
笔者从事记者工作十多年了,接触了大量采访对象,其中,多数采访能顺利完成,然而,由于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新闻采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式各样极具特性的人物,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是成功采访的结果。而同样的采访,为何其新闻作品的形成与效果却不尽相同?个中原因,除了采访者对采访素材筛选技巧的把握外,更是其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的凸现。自己多年来在新闻工作中重视和研究巧用采访素材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观点和体会整理出来,与同行商榷和共勉。 深入采访,使采访素材发挥最大功用。1999年5月间,部门领导让我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到西安制药厂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采访报道。邹家华在西安制药厂的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传媒,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如今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采访、写作和编辑也成了新闻业务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网  相似文献   

12.
韩伟功 《记者摇篮》2005,(10):52-53
采访笔记作为记者采访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来.由于新闻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记者的采访工具、采访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其速度甚至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如今,记者手中早已不是一支笔、一个本了,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新功能手机等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笔+本”的传统采访方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采访笔记还重要吗?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倡导和发起了电视易地采访活动。14年来,这项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仅2001年,就在河南,安徽、辽宁、湖北四省举办了大型电视易地采访活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节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图书采访模式研究与采访策略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曾文军 《图书馆论坛》2005,25(5):120-122
详细分析了当前各种图书采访模式的优缺点,包括书目预订、现场采购、网上订购、纲目采购、招标采购等,认为图书馆应采取以某种采访模式为主、其它采访模式为辅或多种采访模式同时进行的复合型采访模式来采访图书,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采访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要求,做好图书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最富激情,又最能体现一名记基本功的。莫过于即兴采访了一它常为记所采用。并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和成力。  相似文献   

16.
因为中国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法律上没有规定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西方记者中流行一句话:“他把你从门口推出去,你要想办法从窗户再爬进来。”这里,笔者根据中外记者在采访实践中的成功范例,总结归纳了几种接近采访对象,敲开拒绝之门的方法,以资新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 在采访对象心理场中,记者形象是环境("E")构成的主件,但并非其全部构件,影响其心理的环境因素可谓林林总总.在某种情况下,有些因素有可能代替记者形象而成为影响其心理场的环境主导.比如,某受访者碰到了一件非常不顺心而又不愿声张的事,哪怕来采访的是金牌记者,也会成为其心理区域"应回避的目标".因此,要提高采访效率,还必须关注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网上书店,并分析了网上图书采访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作者谈了对网上采访工作的前瞻以及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的新特点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采访工作的新特点,并对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优化采访工作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文图书采访模式与途径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出版业和图书市场的发展为高校图书的采访工作提供了更多模式与途径的≡?作者对所在馆采用的不同采访模式与采访途径蜒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并结合4年来经费的使用情况对采访模式与途径作了进一步说明,为采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