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好的新闻稿,吸引不吸引读者,往往在于它的导语写作是否精彩。如果导语写得平直、呆板.无一点灵性和曲折,就会使读者读之无味,更谈不上见报后的效果了。记得以前我开始学写新闻时,不重视新闻稿的导语写作,心想新闻开头,只要把问题交待一下,然后再慢慢叙述,结果,每写一篇新闻送到报社,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杏无音讯。后来,我吸取教训,找原因,发现问题就在于导语的写作上缺“火候”。于是我先学习,从报纸好的新闻稿、尤其名家的新闻稿中找“真金”,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并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向一些同行请教,将…  相似文献   

2.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3.
写言论也和写新闻稿一样,需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找题目。但是写言论与写新闻稿相比还有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仅凭“道听途说”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一次,有位探家回亲的战友对我说,他的一位同学因一点家庭琐事喝毒药自杀了,死时才20岁。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索,联系到有些年轻人在高考落榜、情场失意、家庭变故等挫折面前长吁短叹,甚至  相似文献   

4.
小新闻稿短小精悍,可读性强,就是人们常说的“火柴盒”、“豆腐块”。它在报纸上占的版面小,信息量却大,广大读者还比较爱看。我的新闻实践是从写小新闻稿开始。我平时注意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把得到的素材进行衡量,不能写大新闻稿的,便写小新闻。如去年7月14日,大庆采油三厂采油4矿油、水井,由于泵站地势低洼,被特大洪水淹了6座计量间,36口油水井面临停产。第二天我背上照相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新闻界开始注意新闻语言表达研究,报道比原来写得生动、感人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有不少新闻作品写得枯燥乏味,陈词套话多,程式化、概念化的语育举不胜举,下面就自己在编稿过程中遇到的实例作一些分析,以引起通讯员和记者的注意。“该”字是新闻稿忌用的词“该”字是一个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一般多用于公文。可有的通讯员和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大量使用“该”字。“该”字并不是说不能用,但在一篇新闻稿中,多处出现令人感到乏味、重复。严格来讲,“该”字它不是新闻语言。请看下面一例子: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刚开始写新闻稿那阵子,虽然“拼命三郎”般地写稿、投稿,但被采用的稿件却寥寥无几.后来我加强理论学习,遇事多动脑分析,突破思维定式,在巧选角度上下工夫,抓住新闻要件,看清其价值所在,有的放矢,新闻稿采用率才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7.
“新闻稿是用脚写出来的”.这一说法曾对不少青年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突发事件现场去发现、了解新闻事实。起过促进作用。可是联系买际去考察就不难发现这一比喻说法的跛足之处。它把“脚”在写新闻稿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农村青年,劳动之余写新闻稿是我的一大爱好。由于我的活动范围有限,常常抓不到新闻线索,我就根据我们这里的社会现象和农时活动进行仔细剖析琢磨,反复悟思回味,适时地写了一些言论稿。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报道中,学会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多学习、揣摩优秀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诚然是帮助自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办法。但是,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学习语言,即认识和分析新闻稿中容易出现的语病,懂得一点“不应该那么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挑挑新闻稿里的语病,研究一下“不应该那么写”,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报刊用语中常出现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热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不少报刊开辟了生活版或生活专栏.给通讯员开辟了新的写作阵地。我最早写“百味人生”稿还是在1989年。那年.我看到我家的沙发在短短的几年内.更新换代几次。回想起沙发这类家俱,建国初只有高手才使用.而如今沙发不仅进了寻常百姓家.且式样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便写出了《我家的沙发》这篇反映生活变化的稿子.被某报采用。此后.在写好新闻稿的同时.我总喜欢捕捉一些生活类信启、,写一些生活搞。去年我探亲时,给80高龄的父母买了一个可以发出笑声的“老人乐”玩具,父母高兴极了。我便写了《还给爹妈一个笑》的稿子被采用…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6,(6)
我是怎样当通讯干事的——新鲜而陌生的岗位90年8月3日,我告别了8年的讲台,有幸走进了县委宣传部。上班的第一天,一位老同志对我说:“小周啊,你现在是宣传干部了,要学会写稿子。”我听了心里很矛盾:写吧,不知道怎样把那些方块字和内容排列组合成新闻稿;不写...  相似文献   

12.
《赠给中学生的医学杂志》一稿(见2月13日新华社新闻稿)最后一段说:“第一期《大众医学》介绍了已故著名的中国免疫专家谢毓晋的生平,谢曾是本刊的第一位总编辑。”这其中的“本刊”是指的谁?从文字逻辑上推理,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写的,登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上,那“本刊”应该指的是新华社新闻稿。而实际上这里的“本刊”指的是《大众医学》。因此,我们在转述时就不能  相似文献   

13.
朱必义印象     
前不久,在“怎样办好新疆日报”的大讨论发言中,举了朱必义的例子,说他是一个埋头苦干的执著的充满敬业精神的“写稿机器”,还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新闻稿”这样只在某种意义上达意的话形容他。我公布了他去年的工作成绩:采写了108篇新闻作品,平均每周两篇还多点,其中半数为深度报道或通讯,近四分之一在编辑部评为好稿或表扬稿;此外还编辑了10来万文字的新闻稿,组了11个版面。我有点儿感叹地说:如今像这样高产而优质的记者是越来越少了! 没有想到,与会者都很注意地听我讲这个例子,并且由此更广泛地引出了关于人才、价值、机制等一连串的话题。一位编辑当即问我:写一篇介绍朱必义同志的文字如何?我含含糊糊答应下来,过后想了想,觉着记者写记者,正儿八经采访他,他会很别扭,说不定给你一句“拉倒吧!”新疆日报每年都要从编辑部抽记者下乡驻站。  相似文献   

14.
最高的奖赏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 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想起一件事。 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天,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一时高兴,写了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全班战友听罢,敲着碗筷欢呼。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不久,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一年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一九五三年,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希望写广播稿新闻稿的,写完之后好好儿念一遍”,“写稿的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先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①后来,叶圣陶先生又在给王力先生的信中说:“台从将为文论诗歌声音之美,我意  相似文献   

16.
近来,我时不时有一些小稿被各种报刊采用,周围一些战友总爱问我:“你有什么亲戚在报社,关系一定很硬吧?”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我在报社根本没什么“关系”更没什么亲戚呀!当初我刚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时,由于上搞心切,就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一篇稿。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满怀希望地把近一百篇自认为“得意”的新闻稿寄向各级报社,结果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块搞新闻的料。这时,周围战友的议论也飘到了我的耳中:“现在报社上稿全靠关系,报社没人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也不会被编辑采用。”于是,我写稿就开…  相似文献   

17.
刚进军校时,我业余爱好就是读报。每每看到军报、空军报上总有空军一航院“赵光瑞”的字样,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一打听才知道他是政治部副主任,号称学院第一号笔杆子。二年级时,队里让我担任新闻报道组长,我感到肩上担子重、压力大。业余时间总是拼命写稿。有一次,我将写好的新闻稿去政治部盖章,只见一位上校军官坐在办公室里,由于见稿心切,我就冒昧地进去让他盖章,他仔细地审阅着我的稿子,微笑地对我说:“这篇稿子内容太空洞,你回去再重新写吧!”回去后我才知道那位就是我心中崇拜已久的赵副主任。第二天,我把重新写好的稿子…  相似文献   

18.
在写新闻稿时,标题制作很重要。好的标题能给编辑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像稿件的“特殊通行证”。水平较高的记者、通讯员,都非常重视标题制作,使自己的作品受到编辑的青睐,在报刊上引人注目。这里结合我自己制作标题的实例,谈谈新闻稿如何“以题取胜”。标题要新鲜少见才有新鲜感。只有制作出少见的标题,让人有新鲜感,才能吸引人。这就要避开老话,敢于“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