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那4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相似文献   

2.
我总认为,大众文化与巫术有一定的相似作。只是后者产生于宗教出现之前,而前者产生于宗教衰微之时,这造成它们之间的区别。原始。时期,经由巫术仪式,初民与神灵沟通。这一仪式往往要借助神媒,神媒是半人半神之物,它是一个通道,使人神交通得以可能。巫术仪式有许多种,其主要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归附于神灵(整体)的幸福感和智慧感。比如,在狂欢中,个体可以获得神人同体的幸福感,而在神愉中,个体得到点化、从而产生顿悟的解放感。大众文化是该神时代的仪式。由于神灵踪迹的消失,这个时代彻底零散化了,仪式同意义整体不再具有稳固…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5,(5)
时代不需要“记者爷”文/@@星海在新闻圈中,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却会经常发生。笔者曾看到过这么一幅漫画──某报记者要去一个乡镇采访,事先电话通知要求小车接送。然而,事与愿违,开来接记者的是一辆救护车。记者很不高兴,连连后退。来人诉苦说:乡上没有小车,这...  相似文献   

4.
贾晓虎 《新闻传播》2007,(5):32-32,33
仿佛是转眼之间,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方向就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从生产偶像剧转移到了对生活剧的创作上。这些生活剧,无关反腐斗争,无关警匪帮派,无关时代英雄,电视剧的眼睛更多的关注着生命和生活个体的流动。这些个体都是一个个从平凡的日子里拽出来的鲜活的人,电视剧讲述的多数都是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作为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从一个生物个体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并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调适和社会的关系,始终保持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这个概念不仅规定了人类个体社会化的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且强调了生命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完整过程。人之所以要社会化,是因为:“(1)个体的社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2) 个体  相似文献   

6.
宝马集团在中国第100万辆车交付客户201 2年11月7日,宝马集团在华累计销售第100万辆汽车交付给长沙的客户吴洪波先生。在统计表上,100万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这个数字背后却是100万个"唯一"。每一辆车都承载着数代设计师的灵感、两万多个零件精密组装的高超工艺、上百道工序的质量检查以及贴上宝马logo时的庄重承诺;与此同时,每一辆车也都寄托着一位客户的汽车梦想和全家人的喜悦。宝马  相似文献   

7.
“120”急救电话,被称为城市的“逃生门”。它的承诺是:“无论您在市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患什么疾病,只要拨通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载着急救医生,带着急救器械很快赶到您的身边。”然而,当温州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突发疾病,其家属求助这条全天开通的“生命热线”时,“120”却“失效”半个多小时,当救护车到达时,病人已经死亡。“120”一段时间无人接听,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创造了诸多文明结晶,进入了一个文明时代。而李小龙就是一个不能被社会所忽视的个体之一,他借助于他的功夫立足于世人眼中。虽然李小龙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在有生之年提炼出了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截拳道方面。李小龙的截拳道对于中国武术的影  相似文献   

9.
从来没有想到在鼠标的点击下,能够体验一种生命感觉。 英国近日推出的“虚拟新闻主持人”——“安娜诺娃”(Ananova),就将网络新闻的传递模式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位金发碧眼,长得有点像高贵辣妹维多莉亚,又有点像凯莉米洛的单身女性一经问世,就赢得了全球网民带有暗恋意味的喝彩。 电视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也是一个“大烩菜”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只是这锅菜中的一分子。电视只考虑大众整体的口味,而不会在乎个体的兴趣。你是不是曾经在屋内一角盯着电视主持人,无望地幻想漂亮的她把特别的微笑给特别的你?对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大观周刊》2013,(12):278-278
高中物理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而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因而,高中物理教学也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信息化很快步入课堂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杂志要进步,论坛要发展,离开“批判”和”际疑”,只能成为历史的过客!正如同古人所述“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如果把《档案界》论坛比作一辆车,那么“批判”和“怀疑”就是这辆车的左右轮,要想使这辆车行得远.必须让这两个轮子不停地转动。轮子如何才能不停地转动呢?这就必须有会员朋友们来推动!  相似文献   

12.
传媒绿水青山是什么?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概念,2013年再次强调了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个概念就被应用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国的传媒绿水青山概念也就是2013年以后在阐述传媒生态、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播媒介生命体时借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共区分为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长"和生命的"消存"三个阶段。生命的"产生"是生命个体的形成并以其物质体的形态成为地球上生命群体中的一员;生命的"存长"是指生命个体的存在和成长;生命的"消存"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的要求,生命个体消亡后的存在模式。人类生命体系不仅具有一般生物体的生命特征,而且在其生命体系中所体现的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尤为突出。所谓"生命"群可区分为有机生命群和无机生命群两大类就是根据人类生命体系特征得出的结论。人工智能机是人将其"智能"外化在"机器"上以后"机器"才能够成为智能机,其智能不是机器的本能,而是由人外化给机器的。人工智能机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是人的智慧,机器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机器人永远是机器,它永远都不会成为人;机器人代替人从事某种工作是人"教给"机器人去做的,绝对不会相反。传媒生命是人类本体生命体的外化,它属于人类无机生命体。这种人类无机生命体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人类智慧通过人类本体生命体逐渐外化到传播工具上,这时,一方面是人类无机生命体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体现人类无机生命体功能力的人工智慧传播工具也逐渐成为人类传播重要工具。传媒生态是传媒个体、传媒整体同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传媒状态。传媒生态决定传播媒介的生命,决定传播媒介的机构,决定传播媒介的未来。因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传媒生态战略实施融合,进而改革或改变传统的传媒管理模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质的传媒生态管理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的封闭型转向生态性的开放型,必须从传媒技术性生态位转向传媒市场性生态位;必须从单体性的"独轮"生态运营模式转向开放性的"多轮"生态运营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传媒思维转向生态性传媒思维。在信息社会,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而且朝着深层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那么,怎样理解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呢?回答是:传媒绿水青山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作者也许更是一位诗人哲学家吧,他,一个平静而丰富的个体生命,自然地游走于一个叫库车的时空领域,以他的敏感与沉默领悟那个地方深深涵藏的意味,以敞开的姿态呈现一切关乎生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保姆的故事,是一个对都市进行窥视的故事。窥视深处,是对这个时代的嘲弄与批判。当然,也顺便嘲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美丑,没有谁是赢家。都市本身就是一架巨无霸的搅拌机,所有的生命都要注定带上这样那样的残缺。  相似文献   

15.
正图书,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更是一个时代文明的传承,一个社会文化的象征,一个学者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医学类图书,更加记载了一个时代科技领域的先进性和专业性。以口腔医学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已经不单一的以纸媒为传播途径,更多更新的传播方式开始盛起,比如,利用广播、电视、影像、电脑、手机为终端的在线阅读、Flash动画、有声报纸以及全新的在线视听等方式大力冲击了纸媒。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口腔书籍应该怎样适应这个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6.
于斌  刘欣 《新闻与写作》2008,(11):28-29
我对漫画创作理念的概括就是“一辆车”,“车的四个轮子”分别是“思想、艺术、幽默、时效”,车身是“意味传达”四个字。漫画创作要注意思想、艺术、幽默、时效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高度融合,使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完成对个体精神生命的捆绑:MI(移动互联网)以其便捷性、全天候、交互性和之于碎片时间的填满,裹挟着六亿用户共赴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时限、没有位格然而却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无形广场,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众声喧哗的社会化媒体时代。这几乎是一个阿里巴巴式的玩笑:一边是"大云平  相似文献   

18.
个体变革:在集体竞技中确定个人角色 多媒体化。是将多媒体素材集成于一个报道中,运用相关手段,将它们结合成为一个有机体。全媒体化,则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要完全媒体或多媒体的报道说,并不能依赖一个人。它仍然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这种分工与合作甚至可能会比传统媒体时代更细。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认识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理想目标。个体生命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归,和谐社会,是和谐生命的综合呈现。树立和谐理念,提升生命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昨日下午4时许,辛庄镇南端轰然一声巨响。一些开灯办公的地方突然灯灭了,房屋摇晃了一下。人们以为发生了地震,赶紧蹿出房屋来到街上。过了一会儿,沪阅路上警车声大作,一般车辆不得不停了下来.路人纷纷驻足,四处打听,“出了什么事?” 记者的机动车恰巧行驶在沪闵路,发现情况后即打开双跳灯示警,紧紧尾随消防车、救护车在道路左侧逆向疾驶,呼啸着赶往事故地点。汽车在莘庄至颛桥之间的沁春路拐弯,过了一个名叫沁春园的居民小区,在一片住宅建筑工地前停下。我们继续尾随消防队员朝西北方向奔,穿出住宅工地,穿过一片废墟,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