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将改进残余谐波平衡方法用于求解有扰动项的耦合可积非色散方程,并简化取得破解方案的过程。创新点:1.在取得每一阶段破解方案的过程中,只需处理一条非线性代数方程式及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式;2.能找出旧方法不能找出的非线性答案。方法:1.使用理论推导、方程式替换及残余谐波平衡方法;2.通过仿真模拟,推导震动位移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图1)以及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图2)。结论:1.成功将改进残余谐波平衡方法应用于有扰动项的耦合可积非色散方程;2.通过与其他方法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1–3)。  相似文献   

2.
证明根式恒等式的方法甚多.且需一定技巧.本文试图将初中阶段常用的几种证明方法,予以归纳小结,以供参考。 1.酉己方法 例L求证剧万二两习芯二了 一“?厂“一,人厂无月一 ‘1)当x夕2时等于,丫又二!一; (2)当l《叉(2时等于乙 证明:.‘、Z飞千2斌万二f Vx一2斌~又二1- ~材了三石  相似文献   

3.
化学解题方法甚多,定1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该法是根据解题需要将某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系数等定为1,在此基础上求出其他物质的有关的量的一种方法.兹举例说明定1法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一、书写离子方程式例1 向 Ca(HCO_3)_2溶液中加入:(1)足量的  相似文献   

4.
代换是数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代换,可使问题发生转化,从而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常用的代换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整体代换例1 解方程1/(x2-2x+6)+1/(x2-11x+6)+1/(x2+13x+6)=0.  相似文献   

5.
1.公式S,=ar(1一q”) 1一q一般书上采用“S,一q万,”求和,就是由两个等比数列的和S,与qs。相减消项,用a;、q的式子表示S。一qs。再解出S。. 2.如六年制高中《代数》第二册复习参考题二18,可以应用拆项消项求和的方法求 1’刀(儿+1)…的前。1一3.4’1一2.3、一1.2’项和S。.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施行于求等比数列的前,项不{{。S,=a,十a」q十a。q二+一+aq”-=(一巴、一黑)」一(号一践)·(蹼一恶)一(卫寿一一蹼)=六一践之兴号竺. 3.注意到等比数列的意义和连比定理的特征,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由 、鱼』=生卫二二 6 2…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到高中 ,从代数到几何 ,分式遍布数学的每一章每一节 .分式的变形方法很多 ,当然得因题而异 ,选取不同方法 .方法选准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分式配项凑分母例 1  (1 989年全国高考题 )求函数 y =ex -1ex + 1 的反函数的定义域 .解 由题意得y =(ex+ 1 ) -2ex + 1 =1 -2ex + 1 .∵ex >0 ,∴ 0 <2ex + 1 <2 ,∴ -1 <1 -2ex+ 1 <1 .故所求反函数的定义域为 (-1 ,1 ) .例 2 若a>0 ,b>0且a + 2b+ab=3 0 ,求 1ab的最小值 .解 由题意 :b=3 0 -a2 +a,则1ab=13 0a-a22 +a= 1-(a + 2 ) 2 + 3 4(a + 2…  相似文献   

7.
配方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数学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数学问题,现将配方法的应用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用于因式分解例1 分解因式:(x-1)(x-2)(x-3)(x-4)-120. 解:原式=[(x-1)(x-4)][(x-3)(x-2)]-120 =  相似文献   

8.
最值问题是简单多面体中的重要题型,解这类题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多面体的有关知识,而且还需灵活应用求最值的各种方法.现把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配方法例1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与B1D1的距离.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本身就是一种最值问题,它  相似文献   

9.
赵成海在本刊文[1]中给出了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7种方法.作为补充,下面给出又一种方法,仿[1]可称之为定义法.记号从[1].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方程A .1组J十3了+1y=0的整数解有( 方法2:原方程可化为(二+1)(y一1)=2.因为二、y为整数,所以B .2组C .3组 ).D .4组x十1=一1,y一1二一2;{‘十)气夕i=一3.=一2=一l买+1二1.y一1=2;{二+l=2.{,_、即气y一1一i·工=0,}了=1=0;}y=3;{y=2.Xy ,;,白..︸一一一一一一艾y 2.满足等式二石+y存一厂历丽至一了厄丽亏子书丫灭而砚二2005的正整数对(二,y)的个数是(). A .0 B.2 C.4 D.8 3.整数.I、y满足2二“+少+l=4二Zy,则l“+少的值等于(). A .1 B.2 C.4 D.5 4.方程mZ一Zmn十14n2=217的正整数解有(). A.1组B.2组C.3组D.无数组 5.若…  相似文献   

11.
一、分离混合物的方法1.物理方法.分离溶解性不同的固体的混合物(一种难溶于水,一种易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操作过程:溶解→过滤→蒸发.即先将混合物溶解于水,过滤,在滤纸上收集到难溶于水的物质,然后蒸发滤液,使易溶性物质结晶  相似文献   

12.
一、相似三角形选择法这是一种根据三角形顶点字母的构成,选择相似三角形的证题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所需要的相似三角形.例1 如图1,△PQR是等边三角形,∠APB=120°.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16世纪初,人们就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推导方法也多种多样.而现在我们的课本上,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只介绍了一种,这样难免有些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本文从数学史的角度总结了以下几种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供同行参考.方法1(最简单的几何方法)如图1,设PF_1=r_1,PF_2=r_2,P(x,y),则有r_1+r_2=2a.  相似文献   

14.
题目:船在静水中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一次的时间为t1,在流动的水中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一次的时间为t2,比较t1和t2的大小,答案是( )A.t2t1C.t2=t1 D.无法判断方法1:数学法  相似文献   

15.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解题规律.如何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判断单位"1"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对单位"1"判断不准,造成解题方法错误.一道题究竟有多少个单位"1",如何正确地找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正确找到题中的单位"1",能顺利解题,否则就无从下手,甚至方法错误.  相似文献   

16.
设已给一曲线K和一点F_1,如图1,作K的所有切线t.那么F_1关于这些切线t的对称点可描出一新的曲线k.反过来,设已给F_1和k,也可求出K.方法是:作F_1和曲线K上任意一点中的中垂线t.所有这样的中垂线t的包络即是K.当给定的曲线k是圆或直线时,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7.
正平面解析几何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判断是重点,也是易错点.特别是含有参数的题目,学生往往忽视对参数的讨论,导致增解或丢解,下面结合例题加以说明.一、方法整合已知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方法一将两条直线联立方程组,根据方程组解的个数判断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证明几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时,截长补短法是一种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是化难为易的基本方法.一、截长法1、要证明一段长线段等于两个小线段的和,用截长法在长边上截取一条与某一短边相同的线段,再证剩下的线段与另一短边相等.例1如图1所示,AC∥BD,EA、EB分别平分∠CAB,∠DBA,CD过点E,求证:AB=AC+BD.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根式定义法此种方法常用到二次(或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性质.例1比较2~(1/2)-a与3~(1/2)-3的大小.解由题意得二、平方法利用性质:当a>0,b>0时,若a2>b2,则a>b.例2比较5~(1/2)+13~(1/2)与7~(1/2)+11~(1/2)的大小.解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