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英斌 《世界文化》2006,(11):50-50
德国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对日本、韩国、泰国、美国、法国、瑞典等6国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约40%的日本父亲因平日与子女相处时间短而感到烦恼。实际上,日本的父亲与子女每天接触的时间平均为3.1小时,而母亲与子女每天接触的时间平均为7.1小时,两者之差扩大到4个小时,包括张罗做饭在内的育儿家务等全都由母亲来承担。该项调查是以有12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及家属为对象而进行的,通过家庭教育国际比较,以了解现代日本家庭教育的特色。有关“家庭教育和父亲”的调查数据显示,父亲与子女接触时间最短的是韩国,平均每天为2.8小时,其次为日本,平均每…  相似文献   

2.
韩国保健福祉部所属的低出生率老龄化社会政策本部委托舆论调查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1.9%的韩国未婚女性表示结婚与否无所谓。该项调查以“对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现象的认识”为题,是在1000名19岁到69岁的韩国男女中实施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父亲是个中国学者,母亲是比利时一个古老家族的后代。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尽管有些中国人把我看作是“混血儿”。在学校里,同学们往往叫我“黄色的杂种”。我的家庭的的确确是个国际大家庭。据最近的统计,我父亲的中国家族有一百零二人;我丈夫的印度家族有四百多人。我没有统计我母亲的比利时家族,因为在1909年母亲嫁给我的中国父亲后,他们对母亲就不友好。当我在比利时上学时,他们认为我是一只从树林里出来的欧亚杂交的猫鼬。我的美国家里有一个十八岁的外孙女。  相似文献   

4.
忆母亲     
程永嘉 《大理文化》2011,(11):44-46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5.
不可小觑的家族病史成昭伟编译42岁的凯茜坐在自家的餐桌旁,神情很忧郁。她刚刚得到消息,她最小的妹妹,38岁的苏姗患了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这离她们的父亲因输尿管和前列腺癌去世尚不到两个月。母亲的不幸来得更早,她在1972年患了卵巢癌,医治无效,撒手归西...  相似文献   

6.
中日家族文化既存在亲缘关系,又走向了分流发展,其同中有异的文化形态影响到中日作家的家族书写.巴金的<家>和岛崎藤村的<家>是中日现代家族小说的典范性文本,对两部<家>进行比较,既能阐明中日家族小说文化蕴含的异同,又能揭示出中日家族叙事的各自风貌.两部小说所书写的"家"的悲剧、家长权威的放逐和传统婚姻的承受,亦呈现出不同的情形.中日两部<家>的家族叙事同曲异调,家族悲剧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树     
在我十四岁那年,母亲在与父亲大吵一顿之后终于离家出走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的出走是痛下决心的,是破釜沉舟地永不回头.在家里我们便注意起父亲来了.  相似文献   

8.
学校开学一月来,宜兴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多次接到学生家长举报,反映其子女发到的字典或教辅材料质量低劣,墨迹不清,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影响,他们怀疑是盗版物品,请求调查核实。带着这些家长们的疑虑和要求,宜兴市文化市场稽查队迅速行动,先后对所涉及到学校部分学生用品进行调查,情况确实不假.  相似文献   

9.
太阳背后     
1910年,拉丁美洲,巴西北部地区一块干旱贫瘠的土地——“灵魂之河”。贫穷的布雷维斯家族成员有父亲、母亲、20岁的大儿子通奥和一个12岁没起名的小儿子——人们只管他叫“小孩”。一家人靠制造粗砂糖为生。布雷维斯家族为争夺土地同邻居、富裕的费雷拉家族发生了争斗,从此两家便有了血仇。仅在几个星期前,布雷维斯家最大的儿子因纳西奥被费雷拉家杀害了。现在一轮新月出现了,因纳西奥衬衣上血迹已经干了,变成黄褐色。二儿子通奥为哥哥报仇,追踪并“宰掉”了杀害他哥哥的仇人。于是,按照宗教仪式,两个家族达成暂时的休战协议。但是在下一轮…  相似文献   

10.
一、罗马妇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古罗马时代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在罗马早期,父亲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自己的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家长对于家属有生杀的权力。在罗马,男女满7岁即可订婚。法律规定了结婚年龄,男性必须年满14岁,女性必须年满12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大量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的妇女。罗马父亲们很早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十二三岁的女孩子们结婚非常普遍。有些女孩甚至未及青春期便巳出嫁。  相似文献   

11.
刘帆 《世界文化》2006,(11):51-51
现时在美国,当父母的常常参与成年子女的恋爱事宜,他们为子女在网站上登征婚广告并且付费,为子女选择未来的配偶而操心,甚至在子女做出不当选择时直接插手干涉。迪娜·沃比特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应该与某个“投机分子”去约会。因此她为女儿写一份个人形象描述,将她登在Jdate.com,一个为犹太裔单身者建立的征婚网站上。“我原以为她不会参与这件事,”23岁的琳达·沃比特在谈到母亲时说道。“她把我放到了Jdate.com网站上”。迪娜最近认可了她女儿正在约会的一个男青年。“妈妈在告诉我她的要求时十分直截了当。”琳达解释道。她和母亲居住在费…  相似文献   

12.
卡拉扬于1908年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医生家庭里。他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业余爱好吹奏黑管。卡拉扬回忆说自己的童年过得并不愉快,因为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子女都不太关心,对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不很负责,反有点迟迟疑疑的样子。卡拉扬记得他的第一次竞赛是跟他哥哥展开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和凤凰的传说──关于他的几个子女的命名闻母亲先后生过八个孩子,除了早夭的长女立瑛的名字是父亲在国外留学时由祖父擅自代取的之外,其余七个都是由父亲自己命名的。立燕、立鹤、立雕、立鸿、立鹏、名、,立字辈是大家族的世谱所定,去掉立字,七个单名都与凤...  相似文献   

14.
正尽管父亲的暴力和仇恨思维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但是查克·埃伯拉希姆却成长为一名和平主义战士。此文选自其撰写的《恐怖主义者之子》(The Terrorist’s Son)一书。1990年11月5日,新泽西州克利夫萨德帕克母亲将正在床上熟睡的我摇醒,"出事了,"她说道。我当年才7岁,是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我已经习惯了在黎明前被叫醒起来做祷告,但向来由父亲来做这件事。母亲是从来不管的。那天的夜晚11点钟,父亲还未回家,近来他总是在泽西城的清真寺待到很晚很晚。可他毕  相似文献   

15.
张献军 《世界文化》2006,(12):28-29
“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这是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隔着我和父母的卧室之间的薄墙,我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表示爱意的保证既甜蜜又感人——当然也令人惊讶。我的父母在经历短暂恋爱之后,于1940年9月14日迈入婚姻的殿堂。母亲当时年近30岁,知道到了该建立家庭的时候。当那位英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经过她的办公室时,她想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他则为她的外貌和蓝色的眼睛着迷。这段浪漫史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几乎随即就爆发了。母亲酷爱旅行,父亲则讨厌这种做法。父亲热衷打高尔夫球,可母亲并不喜欢。父亲是共和党…  相似文献   

16.
记得几年前,曾读到这样的警句:家长的职责不是给子女铺路搭桥,而是提供人生指南。美国的一位父亲在儿子即将到大学念书的时候,信笔写下一些忠告送给了儿子。几天后,他的儿子打来电话说:“爸,您送给我的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以后要续写,添加新的内容,将来送给我的儿子。”儿子的话令父亲精神振奋,激动万分。的确,生活有时会突然给你带来非常珍贵、非常美好的时刻,此时的心情不正是这样的吗?下面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忠告: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6月22日,当今以色列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阿摩斯·奥兹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再度来华访问交流,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题为"在梦想与故事之间"的主题演讲,参加了新书《乡村生活图景》中文版首发式。以此为契机再一次引发国内阅读奥兹的高潮。1939年阿摩斯·奥兹(Amos Oz)出生在当年英国管辖的耶路撒冷,其父母亲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从俄罗斯辗转到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父亲博学多才,通晓十多种欧洲语言;母亲也很有文艺气质,喜欢文学和音乐。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的克里斯蒂1890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海边一个风景秀丽,叫托尔奎的地方。她父亲是美国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一手把她抚养成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母亲是一位有非凡创造力的知识女性”。母亲没有送她进学校读书,而是由自己教育幼小的阿加莎,教她写诗,写故事。阿加莎很喜欢在心里编故事,可是要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却感到非常困难。慢慢地,她能写出一些象故事似的东西来了,但大多是些感伤的东西。因为她爱好音乐,十六岁时母亲便  相似文献   

19.
韩国文化观光部最近发表的“2007年国民读书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成人在过去1个月期间阅览的书籍数量,韩国平均为1.8册,日本为1.5册。而2006年的同样调查数据显示,韩国平均为1.5册,日本平均为1.4册。韩国成人的读书量已连续两年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的电影新作《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抒情散文式的影片,既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许多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父亲因心脏病淬发死在县城医院里,母亲决不允许村长用拖拉机把父亲的遗体运回故里,固执地要用十八人抬的棺材把父亲送回老家。为什么?只因为40多年前,年轻的父亲正是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向山村,走进母亲情窦初开的心房。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在一幅幅流金溢彩的乡村画卷中,影片的女主人公——一位纯朴、美丽而又内秀的山村姑娘,为着追求一见钟情的白马王子——一位从县城来到山村执教的青年教师,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