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花花叙事曲》是作曲家关铭于1891年根据陕北名歌《兰花花》的旋律发展创作而成。目前关于二胡作品《兰花花叙事曲》的研究偏向于对演奏过程中演奏技巧、演绎手法、音色问题、结构塑造及戏剧性音乐表达等单方面的研究。对于对不同演奏家演奏同一作品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宋飞、赵寒阳及于红梅三位有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在演奏速度、力度、弓法、指法、等方面的不同演奏,对《兰花花叙事曲》的音响呈现方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钢琴作品《红旗颂》改编自吕其明所创作的同名管弦乐序曲.在原曲中作曲家以多种乐器音色的交织融合与交相辉映形成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而钢琴虽然音色丰富、音域宽广,但相对于管弦乐器组合而言音乐的表现力较低.演奏者需要深入研究作品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把握演奏技术要点与音乐特征,才能完美诠释该部钢琴作品.基于此,文章以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结构分析为切入点,介绍该作品演奏技术要点,并简要论述其音乐特征,旨在为钢琴演奏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四首钢琴练习曲》属于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作品,其成熟时期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及演奏特点在这四首练习曲中都有所体现。指尖推键音色、指尖由点到面的音色统一、音色线条的把握、敲击音色的变化控制都是《四首钢琴练习曲》的显著特点,并且形成了"普氏音色"的技术"拼盘"。  相似文献   

4.
金铁霖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陕北民歌独具中国特色,由之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也很受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本文选取钢琴独奏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来研究.首先,本文要从作品简介及作品写作背景进行研究,其次欲从音色与触键、情感、分句与踏板、节奏来探究钢琴独奏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演奏魅力,最后欲对本文进行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推动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丰富民族音乐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杰 《文教资料》2007,(11):47-48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如何让学生把握好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演奏出好的作品和音色来,让学生对竹笛的音色有正确的理解和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6.
充分理解音乐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演奏技术难点是演奏好作品的前提,恰当把握好奏鸣曲音乐的平衡及不同音乐形象的处理方法是演奏好作品的关键。在演奏贝多芬作品《悲怆》的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把握。在学习演奏前,应首先认真研读该作品,全面掌握和熟悉该作品的写作背景、演奏技巧和技术难点,从而确保心领神会、完整准确地演奏好该作品。  相似文献   

7.
"古筝"又名"筝",最早可追溯到秦代,是一件历史非常悠久的乐器。在唐代达到一个兴盛的时期,近代在建国以来有着卓有成就的发展。古筝的音色柔美而动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符号。《临安遗恨》这首古筝协奏曲是讲述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以及他最后被奸臣迫害的悲剧性结局,这首乐曲表现了岳飞对亲人的思念,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不幸命运的感叹,因此在演奏中应当充分表现乐曲中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其中主要是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进行剖析,为古筝学习者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提供一些的理论指导,并且能够更好的把握一些新的古筝演奏技法并在乐曲中合理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音色是演奏者在演奏作品过程中,对声音有意识的控制,是演奏者为诠释作品内涵而在实践操作中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的艺术体现。刘天华的十首二胡经典作品,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在音色处理方面也求丰富多变,因而成为二胡学习者的必修曲目。演奏者在演奏其作品时,必须尊重原作,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把握好作品演奏的音色特征,合理运用技法进行音色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9.
音色是琵琶演奏的重要表现手段,演奏者要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对其具体音色做细致的处理。本文从如何把握右手的发音、左手的推拉吟揉和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三个方面对琵琶曲《寒鸦戏水》的音色处理做了阐释,对琵琶演奏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这两首由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技法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借鉴和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产生音色的联想,巧妙地运用指尖、指肚、手腕、手臂来模仿不同的音色,把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音乐的风格和韵味表现出来,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21,(1):100-105
《十二月菊花》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于2006年完成的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室内乐作品,采用了自由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技法,尤其在对乐器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上有着非常细腻的技术要求,而这些技术要求恰恰是这部作品艺术内涵表现的核心。因此精确地分析作曲家对钢琴和长笛音色表达的技术构成与深层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握当代中国专业作曲家的艺术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中,以陕北民歌主题素材改编而成的钢琴曲较多,其演奏从对民族器乐音色、唱腔的模仿,时节奏、速度的伸缩处理及踏板的多样运用等方面,促进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多样发展.钢琴曲与陕北民歌曲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韵味,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尽现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歌改编长笛曲是在原有民歌旋律和音调上加工改编而成的,既保留了传统民歌的音调特色,又便于发挥长笛的演奏技法,它是对长笛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论文主要从长笛技法的演奏方法、音色、气息、运指及气颤音等方面就如何演奏这类作品做一定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笙协奏曲《文成公主》体现了笙的多彩音色,以及其特有的和音在作品中淋漓尽致的表现。文章论述了笙的种类,形制,簧数和演奏该作品的技巧分析,如呼舌、颤指、花舌、剁音等技巧在作品中该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15.
崔世光钢琴作品《山泉》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顶尖精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选崮《山曲四首》之三。弹奏《山泉》,最大的难点在于音色的控制,不仅要弹出极为美妙的音色,还要做到音色的统一与大幅度的对比和变化,利用音色的细腻变化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本文将以《山泉》的复二部曲式结构为线条,阐述如何运用正确的演奏技法去营造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演奏中音色是表达演奏作品中丰富感情的媒介,是体现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演奏中影响大提琴音色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包括制作工艺材料的好坏和演奏方法。本文为此对大提琴演奏中弓压、触弦点、弓速这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简述了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子管风琴中设置的我国民族乐器音色包括二胡、笛、笙、筝等等。如何利用有限的音色资源演奏民族音乐作品?并且实现模仿得像?演奏得像?这是演奏者必须思考和掌握的问题。文章将从模仿民族乐器中的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拉奏乐器几方面探讨如何在电子管风琴上对民族乐器音色实现模仿性触键,并以《二泉映月》为代表论述演奏民族音乐作品的触键特征,力求将保留原曲韵味与发挥电子管风琴特点相统一,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断开拓电子管风琴演奏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8.
论钢琴曲《夕阳箫鼓》演奏中的音色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诠释中国钢琴作品时,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使演奏的音色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演奏者除了需强化技巧训练,使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外,还应对音色赋予丰富的联想,并且贯串于音乐表现的始终。本文从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历史衍变,演奏中的音色联想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竹笛协奏曲《陕北四章》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其次通过作品中的信天游、社戏、往事、闹红火四个乐章在情绪、速度、梆笛、曲笛变换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对乐曲的演奏技法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演奏家在演奏此作品的切身感受和对作品的评价以及笔者的演奏心得,来体现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特点。  相似文献   

20.
《龙船》是清代浦东派琵琶演奏家陈子敬以端午节赛龙舟这一风俗为背景,根据流行于浙江奉化地区三大吹打名曲创作而成,其中展示了琵琶模拟锣鼓演奏时的丰富音色和复杂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