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麦凤珊 《中学数学研究》2021,(2):F0002-F0002
数学实验为数学教学提供直观的展示,使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让静态变为动态的过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直观的材料,让学生对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数学实验让数学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我们要重视数学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相似文献   

2.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只有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意义,这种体会的深浅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应善于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最熟知、最现实的生活以数学的形式走进学生的视野,进人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更直观、更生动,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它深深地扎根在生活之中。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内容变的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浅谈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应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游家水 《中国教师》2014,(22):27-29
<正>在数学学习中,概念是一个重要基础,然而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有一定难度。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呈现出直观性和阶段性两个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须充分注意这两个特点。基于此种认识,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须提供丰富而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材料,最终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真正理解数学概念。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判断力、推理能力及对概念的运用能力,形成比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重视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借助形象化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知识,使数学变得深入浅出。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形象化的教学艺术。一、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寄寓于学生形象化的操作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使用多种灵活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很科学的概括。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数学内容,则意味着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使得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法则、算理等变得形象、简明,学生能“看得见”;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利用几何直观发现问题、分...  相似文献   

9.
大数学家欧拉指出: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数学教学应当实施“数学化”、“再创造”过程,即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生产)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数学实验恰恰是沟通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桥梁.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的:“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加强实验教学,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即“做数学”的现代数学学习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并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数学实验教学可有效地摈弃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及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辅助工具,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它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规律转变为形象直观的线条、图形、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觉数学也很简单、很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中,要让学生在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应用意识。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此教师在现实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情景问题到数学问题,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教学负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发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使数学的实验手段丰富起来。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图形、图像、动画等功能,能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模型,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数学实验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绝好的工具和途径。学生通过实验,能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命题,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符号的引入是数学进步的表现,是数学语言形成的基础,正是由于引入符号对数学概念和关系加以表述,形成了独特的数学语言,才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符号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它把有关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简练地表示出来,方便了人们进行表达、交流、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符号感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而且十分强调和重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符号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学抽象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数学抽象简言之就是舍弃数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提炼本质属性的过程.由于数学抽象的对象、过程等差异,使得数学抽象的类型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托直观操作、直观几何、直观表象等,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将学生从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赵建松 《教育论坛》2006,(1):53-53,38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处理与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努力加工教材,尽可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具体化,目的是促进学生头脑中数学知识的形成。不过,重视直观的同时,抽象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等现代大众数学观念,无疑是数学教育的一次伟大改革。长期以来,教材所涉及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由此导致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情绪,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中,使数学教学更具体、更生动、更直观,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为一门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拥有着最悠久的历史。但数学的研究与学习又是十分抽象的,相比其他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来说,似乎并不是那么吸引人。然而.任何一个学科都来源于我们周围的世界。数学也如此。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推理的过程。以"圆的周长"的教学片段为例,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思维推理的平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直观走向抽象,从底层走向高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