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2.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编辑的人,真正的文章大家并非如此.列宁在编辑《火星报》期间,常常亲自校对,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音节、标点都要反复核实。他在关于出版《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的一封信中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在他看来,校对是出版的第一条件。鲁迅一生化在校对上的精力几乎不亚于编著,许广平先生回忆道:“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往往多是经过鲁迅先生和我共同校对。……有时甚至六七校,平时的所谓初校,在我们已经是二校、四校了。”《鲁迅日记》中就有不少“通夜校《奔流》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校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海原 《编辑学报》1993,5(4):203-205
一般情况下,科技期刊编辑部没有专职校对人员,校对工作大都由编辑人员承担。列宁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校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多年的编校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校对技巧,介绍如下。1 出刊的全过程都要重视校对工作,防止差错  相似文献   

4.
症结不在“编校合一”万莲子【湘潭】时下因于友先同志一句“编辑代替不了校对”而兴起“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5.
论校对定位     
校对定位的误区 校对如何定位?按传统的说法,“校对是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知识问答》),校对“起着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的作用”(《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知识大全》)。这些论述,虽然承认校对为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却又否认校对的独立地位,把校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报刊上的差错较多。前不久有人对一家大报作了检查,仅8月上半月查出的错别字就有28处之多;语法修辞上的毛病,还不计算在内。这就严重降低了报纸的宣传报道质量,给人们读报带来不少困难,有的因一字之差,在政治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有的谬误流传,贻害深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编辑工作方面的问题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些报刊还没有对加强校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校对人员的水平也亟待提高。列宁曾经指出:“在出版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十分完美的校对工作。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简直就不值得出版。”(见列宁《致亲属的信件》)。校对工作是一项极为细致的业务性很  相似文献   

7.
出版界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校对可有可无”。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出版社撤销了校对科室。因此,重新认识校对在出版系统运作中的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校对的明显价值在于它的中介作用。校对工作是一种中介性工作,即在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个作用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列宁说过:“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校对的中介工作是一种独特的  相似文献   

8.
校对内涵的延展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书出版的诸多环节中,校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它上与编辑工作衔接,是编辑工作的延续;下和设计排版连接,使版式设计更加合理.可以说,校对质量直接关系着出版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校对如何坚持“对原稿负责”崔庆喜同志在湖北《出版科学》(94·3)撰文,就校对人员怎样正确坚持对“原稿负责”的原则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原稿负责”的原则。这是因为,原稿既经过熟悉专业的著译审校者大量细致的工作,又...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说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发现校样与原稿的异同,由此断定“校对是字对字的简单劳动”。这是对校对劳动的误解。校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出版史,校对工作从来就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槁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就确定了校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和发现原稿的错误与疏漏,即“校异同”以消灭排版差错,“校是非”以消灭原稿差错…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终校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德培 《编辑学刊》2001,37(1):56-57
引言 校对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列宁在出版<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时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保证校对做得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1]科技期刊编辑部的校对工作一般由责任编辑、作者和同行编辑共同完成,而终校是校对工作的最后一环,是一项极为细致的、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有一点疏忽,对期刊质量的影响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出版行业中,编辑和校对工作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它们之间不可缺一,也不可相互替代,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自从有了报纸出版行业以来.就有编辑是“第一校对人”、“校对是最后的编辑”这一说法,时至今日,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延续、补充和完善这一本质属性仍始终没有改变。 追溯历史,编辑和校对这二者是同时出现的,在古代就有很长一段时期编辑与校对是合二为一的,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才逐渐开始彻底分流。  相似文献   

13.
当你接到当天的报纸,看到安排得新颖别致的版面,读到一篇好新闻、好通讯、好言论时,会对编辑、记者和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肯定.但是,往往忽视那些在报纸出版中从事校对工作的同志。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办好报纸倾注的心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编辑、记者工作. 我国古代一些学者和出版人士十分重视校对工作,把它称之为“校雠(仇)”.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就曾经校阅群书,他在《孙卿书录》中说:“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  相似文献   

14.
校对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印制前的最后一道文字质量把关工序,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校对质量的高低,固然与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但与他的认真、仔细的态度更是关系密切。本文就心里因素对校对的影响谈一些看法,以期对校对人员提升能力和水平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去年本刊第四期出版之际,因好稿较多,我们不免有点沾沾自喜。但很快我们就面临了一个难堪的情况:这一期中赵家璧先生的《编辑生涯忆茅盾》和叶子善先生的《一个编辑读<红楼梦>(6)》两文,错字较多,造成了本刊创刊以来较严重的校对失误。在此向作者和读者致歉。本刊创刊以来,一直是由业余校对的同志承担校对任务的。去年第3期起改由上海师大印刷厂承印后,从第4期起校对也换了人。由于校对组新接受本刊的校对任务,在各次(共四次)校对的人力上没安排好,有一些工作制度不明确,终校也有所疏忽,因而那两篇文章漏校了。这次失误发生后,校对组同志十分重视,已制定必要的工作制度,安排好各校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籍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出版知识丛书》之一的《列宁和编辑出版工作》,为出版园地增添了一朵新葩。这本近三十万字的专著,系统地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如何领导和关怀编辑出版工作,国内尚属首创。此书编者林穗芳同志是一位在出版园地辛勤耕耘三十余年的编审,具有丰富的编辑经验和较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通晓十几种外语。他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大量苏联书刊,进一步了解到列宁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对出版事业十分关怀,具有丰富的编辑实践经验。他感到学习和研究列宁的编辑出版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展编辑学和出版学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17.
“一字之师”:编辑应当追求的美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40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如是说:“编辑在手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展开创造性的合作过程。作者的责任是尽最大努力写出一本最好的书,编辑的责任是帮助作者达到这个目标。”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对出版工作如此定性:“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是出版者和译著者共同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在论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时,学界一直保持着“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一“口径”,一般不越“雷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对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可以说,校对攸关出版物之质量.然而,校对又是一件十分繁琐、需要极其小心谨慎、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的工作.尽管许多同仁对此可谓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然而,能做到完全消灭差错的校对少而又少--这是由校对工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出版单位要重视校对工作编者按本期刊载了于友先同志就周奇同志反映出版社校对工作存在的问题给杨牧之同志的一封信。友先同志在信中就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出版的规律、出版体制的改革和出版社的管理工作,以及出版管理机关工作作风等问题谈了很重要的意见。图书的质量是图...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在一家期刊社做编辑工作。听说从今年开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将实行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我很想知道考试的时间、内容。有没有考试用书,组织不组织考前辅导等。我不知道到哪里去咨询,特向编辑部求助。 李坤李坤同志: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2001年8月,国家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通知》中规定:应试对象是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单位(包括出版社、期刊社)中从事编辑、出版、校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