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第10期) 26.包含两个疑问代词的句子不是疑问句。() 27.一般复句只有两个分句,如果包含三个分句,那就成了多重复句了。() 28.复句里的分句总是主谓句(包括省略主语的主谓句)。() 29.一个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可以全部省略,也可以省略一部分。() 30.一个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就必须全部出现,不能省略。() 31.关联词语包括全部连词、全部副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32.使用关联词语是复句的特征之一,因此,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是复句。() 33.“就是”有时候也可以用作复句的关联词语。() 34.句首出现关联词语“但是”,那…  相似文献   

2.
读了《浅谈文言文句子中主语的省略》一文(《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颇有收益.但是,对主语承前省略的部分,似觉有补充的必要. 主语承前省略,就其与所承之句的远近而言,可以分为“主语承相邻分句的有关词语省略”和“主语隔句承前有关词语省略”这样两种情况。对于前者,人们议论得较多,但对后者,却有所忽略.事实上,主语隔句承前省略的语言现象,在文言文里很普遍.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编者在该文的《思考和练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具体分析“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一一都是同一手段”这个长句子包含几层意思,其中哪些分句省略了主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由于《思考和练习》的提示中指出:该句子“包含几层意思,其中哪些分句省略了主语”,因此有的教学参考资料便将它分析成包含三层意思、省略了两个主语的三重复句,有的语文杂志刊文将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5.
初中第五册语文《歌白尼》一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填充是什么复句。“教参”中指出:这是递进复句。对此,教师持有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是二重复句,主语不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这个主谓短语。一说为“哥白尼”,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前者省略;一说为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后两  相似文献   

6.
各种语言,从语用的角度来观察,都有省略。省略的情况有许多是相同的,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的。例如英语就不像汉语这样灵活多样。英语从句主语虽然也能省略,但一般说来必须是和主句里的主语相同。汉语“下面一个分句的主语已经在上面一个分句里出现,不过不是那个分句的主...  相似文献   

7.
汉语句子的主语承前省略,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形式大都出现于复句的第二分句及其以后的分句中,除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省略是常例外,在不妨碍理解、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只要前一分句的某些成分(如宾语、定语、兼语及主谓词组的主语等)与后边分句的主语同形,就可以在后一个或几个分句中构成主语承前省略。但是,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中,是否也可以构成主语承前省略?过去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论述。前几年在语言工作者中发生的“贵宾们所到之处……”句有无语病之争,以及早些年关于“当梅兰芳到达兰州时,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句是否病句的问题(分别见《中国语文》1978年第一、三期及《中国语文》杂志社1959年编《语文短评选辑》),就属这一性质,只是一般没有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罢了。其实,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在本句中承前省略,也是一种屡见的语法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我们相信,必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而做出新贡献。”(《中图教育报》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七日一版) 这句话的宾语是一个由三个省略主语的分句组成的因果复句。第一个分句毋庸置疑主语是“党的十三大”,按照主语承前省略的规律,第二、三两个分句的主语理应不变,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里主语蒙后省虽然使用得不太普遍,但其省略时的情况却并不简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蒙后主语省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前边分句的主语有时可以蒙后主语省略。如: (1)〔〕扛了征绿脸,他答应了条件。(老舍《四世同堂·偷生》第435页) (2)〔〕靠住二天门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里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现以鲁迅先生的《药》为例作个简析,以窥见现代汉语复句中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之一斑.一、承邻句的主语而省.如(“[]”表示省略主语):①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②老栓一面听,[]一面扣上服衣服;[]伸过手去说,“你给我罢.”  相似文献   

11.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后边句子里的主语往往可以承接前边句子里的某个成分或前边成分里的某个词语而省略,这在语法上叫做主语承前省略。主语承前省略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承前主语省略、承前宾语省略、承前定语省略和承前状语中的某个词语省略。 (一) 承前主语省略。这是最常见的省略形式。它的特点是,后边句子里的主语承接前  相似文献   

12.
复句中的分句常有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句的主语而省。如“他常常扛着钓鱼竿,∨去河边钓鱼。”(《钓鱼》)(∨表示省略的主语)。但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主语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这也叫做“暗中更换主语”。它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小语课本中通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主语蒙前省略范围和种类的认识,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观点。对于主语蒙后省略,有些文章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重新认识主语蒙后省略的类型。例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刊载的孙云同志的文章《主语蒙后省略》,认为主语蒙后省略有六种类型:(一)前边分句的主语蒙后边分句的主语而省略;(二)前边分句的主语蒙后边  相似文献   

1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学生虽然基本清楚语病的类型 ,但是对复杂的句子特别是复句往往无法检查出病因 ,感到束手无策。为了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本文拟介绍透视复句语病的一般程序 ,以供参考。一、分析前后分句的主语问题复句中前后句的主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前后不一致 ,这时前后句的主语都必须指出 ;另一种则是前后一致 ,那么其中一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特别是后一分句的主语往往省略。那么 ,如果在不可以省略的情况下省略了主语则就会造成语病 ,有两种类型 :1.后一分句的主语绝不可能是前一分句的主…  相似文献   

15.
不定式起名词短语的作用时,第一可省略不定式符号to。这常见于不定式分句作主语补语或主语(一般只限于少数句子结构),作宾语补语(只限于have,make,let,feel,see等动词后),作介词宾语(只限于but,except等介词后),或在rather than等连词后以及不定式并列使用时。例如:  相似文献   

16.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一文,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和练习”题: 文言文里句子成分省略是常见的现象……在记叙或者论述问题时,往往省略主语,但从整句的意思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下边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现行电大教材《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讲到:复句中的主语相同,主语一般在第一分句出现,后边的主语承前省略。但有时复句中后面分句承前省略主语时,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略,省略后语意明确,不会使人产生误解,这也叫“暗中更换主语”,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为使学生在学习时弄清这些形式,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一段古长城的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南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这个复句的第一个分句是由动词“有”表示的存现句,宾语是“遗址”,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第一个分句的宾语“暗中更换”并省略。笔者认为第一个分句的宾语和第二个分句的主语“遗址”均用得不妥。《现代汉语词典》将“遗址”释为“毁环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即如作者所说“按其部位来说”的,因此“遗址”既不可能“断续”,也不可能“绵亘”,而“古长城”才是“断续”的。可见第一个分句的宾语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所选《谋攻》一文,其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似有不妥之处,今提出与大家商榷。原题是:“文言文里句子成分省略是常见的现象,有时候比现代汉语省略得更多。在记叙或论述问题时,往往省略主语,但从整句的意思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下边句子里的主语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1.误:Hisrightarmwasbrokenandcouldnttakepartinthegame.正:Hisrightarmwasbrokenandhecouldnttakepartinthegame.析:并列连词and后面分句的主语与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后一分句的主语可以省去(见以下A组例句)。and后面分句的主语与and前面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后一分句的主语不可省去(见以下B组例句)。根据上句的意义,and后面分句中应加上主语he。全句的汉语意思为:“他右臂骨折,(他)不能参加这次比赛了。”再看几例:A.(1)Heopenedthedoorandwentout.他打开门,出去了。(2)Theytalkedandlaughedontheirway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