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厌学心理的危害及表现 1.厌学心理的危害 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生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模式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杨青 《甘肃教育》2011,(22):38-38
厌学从心理学层面讲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反应模式,即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远离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  相似文献   

3.
<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某些农村初中,有厌学行为的学生比例为54.6%。分析其原因、探讨其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在当下农村初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说,厌学心理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逃离学习。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4.
<正>厌学生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缺乏求知欲,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甚至对学习、对老师有逆反行为。学生厌学原因有很多,有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方面的因素,还有来自学生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厌学生,班主任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搞好班级建设,增强凝聚力,为学生打造发挥特  相似文献   

5.
费璐 《考试周刊》2012,(31):170-170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且厌学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教师你讲你的,台下我玩我的。逃课、逃学,厌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得了厌学症。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模式,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表现为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甚至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的过激的行为。学生的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弄清楚学生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唤醒迷途的学生,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厌学心理的危害及表现1.厌学心理的危害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生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模式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周福英 《教育探索》2006,(5):102-103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除因部分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差而导致厌学外,我国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厌学学生的疲倦和学习动机存在缺陷上。  相似文献   

8.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大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厌学现象。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厌学的情况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据调查,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55个学生,有67%的学生有轻度厌学的现象,有19%的学生有中度厌学的现象,有2%的学生有重度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祁中伟 《广东教育》2009,(10):26-26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  相似文献   

11.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厌学的学生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学科中,改变学生厌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厌学心理的具体表现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对厌学的界定是:对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科失去了兴趣而不愿学习,目前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混日子的状态;绝大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且抱毫不在乎的态度。具体包括: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不努力导致成绩差,又毫不在乎;怕考试;恨书、恨老师、  相似文献   

13.
张萍 《中国教师》2009,(Z1):552-552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有报道称,北京市约有30%的中小学生有厌学行为,教师和家长为此大伤脑筋。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小学生厌学心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患有厌学症的同学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偶尔会旷课逃学;甚至恨书本、恨老师、恨学校;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容易激动。行为特征一:认为读书无用。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些错误认识,比如“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等。这些流传在社会上的偏见,也影响到了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一些厌学的同学就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把这些当成自己的挡箭牌”。“行为特征二:消极对待学习。本来学习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讨厌学习的同学常常会在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突出表现在对待学业上,很多学生(其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心理。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学习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下降,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6.
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与一般的厌学情绪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在心理上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时伴随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泛化为对学校、对老师、对考试产生厌恶和逃避心理:在行为上主要表现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经常性地旷课逃学,严重的会产生辍学的念头。  相似文献   

17.
崔靖 《河南教育》2010,(5):30-31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形绘制软件CorelDraw和计算机排版软件PageMaker等应用软件是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中专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消极地对待学习,上课睡觉、说话甚至做一些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和教学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具体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等。厌学的孩子,轻者,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厌学”,即对上学读书感到厌倦或厌恶学习,不愿意主动学习,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反应,是一种消极适应环境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普遍滋生,已经成了中小学教育及整个社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据调查,就是所谓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惧怕和厌恶学校的学习生活,而那些学习文化知识的“困难户”,  相似文献   

20.
厌学概念的界定: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轻者,厌学的孩子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多思多虑,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每天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重者,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