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究其来源,与他的民族信仰及其后母贤淑的家庭背景有关,也与他接受的佛教和泰州学派的教育文化背景有关。由于时代的局限,李贽妇女观里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儒学和伊斯兰教教义为之来源。对李贽的妇女观来源的全面分析,有助于客观地评价李贽这个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李贽与晚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女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是明代中后期一位伟大的革新思想家,他的言论猛烈地抨击了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孔孟之道和世俗观念。在李氏思想的滋养下,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新作品。本以短篇白话小说“三言”、“二拍”为例,个案分析了各种女性的新形象,从而说明李贽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于女性解放和女性化的演变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初潭集》是李贽收集《世说新语》和《焦氏类林》中的材料重新分类编辑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它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史料故事集,在选择材料及评点中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书中有《夫妇篇》4卷,收集了大量品德高尚、有胆有识的女性的言行,并加以评点。从评点中可以看出,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反对传统的节烈观,对夫妻关系、寡妇及妒妇等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体现了其进步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李贽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追求男女平等与个性解放的罕见的思想家。他以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为哲学基础,揭露了铸成男尊女卑的形上之理的虚妄性;针对妇人见短,不堪学道的传统偏见,他从多个层面论证了女性先天禀赋学道的能力,从而提出不敢以男女分别,长短异视的命题;他另立以童心说、真心说为核心的新人性论,力图从价值上建立统一的真男子伦理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李贽思想及文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反传统的思想性格,文学观的核心-童心说,及对小说戏曲的评论。作为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李贽,他一方面对封建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的制度和封建伦理的虚伪度的。在学术和文学方面,李贽的主张具有反传统、反复古的性质,直接影响了公安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女性视角加以考察,它非常显地体现了周代“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周代男权化秩序的影响下,《诗经》中“男尊女卑”女性观具体表现为一夫多妻、丈夫可任意弃妻、包办婚姻等内涵。  相似文献   

8.
张灵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5-117
儒家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观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从《世说新语》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中国古代女性史上独树一帜的群体,这一群体的产生正是魏晋时期儒学衰微而玄学盛行,以及其崇尚才智的审美风尚和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李贽是明末力倡男女平等的先驱者,正由于是先驱者,故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他尊重女性,敢于批判封建礼教,肯定女子有和男子一样的读书受教育的权利,并将其进步的妇女观付诸实践,如招收女学生、平等对待妻子和女儿。他在妇女问题上独树一帜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囿于时代的局限,李贽的妇女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0.
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思想家。其思想的形成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其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叛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李贽的学说思想当中,体现为追求独立、崇尚自由。为了让思想冲破牢笼,李贽对干涉和限制个人自由的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对儒家经典的神圣性和权威性进行公然挑战。李贽的这种思想正昭示着该时代的精神曙光,李贽被誉为晚明人主义新思潮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猛烈批判李贽,是思想史上值得深思的问题,三大思想家在理欲观,佛禅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三个方面李贽存在严重分歧,李贽提倡私欲,蔑视天理,三大思想家理欲并重,反对纵欲;李贽佞佛,三大思想家辟佛;李贽称赞冯道为“吏隐”,三大思想家坚持气节,贬抑冯道,从三大思想家与李贽的分歧,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具有阶段性特点,启蒙思想的承继与发展缺乏一种自觉的连续性,李贽的思想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抗争,三大思想家则是既批判了专制制度,又照顾到明清易代之际特殊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特征,二都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三大思想家虽然批判了李贽,但二之间深层次的思想逻辑上的一致性还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妇女观的核心理论是男尊女卑思想。它对中国女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她们完全沦入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女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李贽的男女平等观开启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先河。明朝中后期,经济上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坏了女性人身依附男性的经济基础,政治上的内忧外患为改革儒家意识形态提供了契机,新出现的歌曲、戏剧和小说促进了高扬女性权利和地位的新社会思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李贽提出了论证人类自由本质的"童心说","童心说"落实到男女关系上就是男女平等观,它不仅是要解放女性,同时也试图改进男性的庸儒性格,并最终推动社会的启蒙和变革。  相似文献   

14.
王玲玲 《英语广场》2021,(10):16-19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其前期经典作品之一。简·奥斯汀作品中的人物皆为虚构,但是这些人物却注入了作家本人的女性主义观,她摒弃男尊女卑的传统观点,更崇尚和向往男女平等的婚姻理想,渴望女性能够获得尊重、自由和理解。简·奥斯汀超前的女性主义观和女性独立意识,对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乃至今天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笔者立足于简·奥斯汀生活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其女性主义观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贽不仅是明代的一位进步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史学家。他的《藏书》六十八卷,《续藏书》二十七卷,就是他的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两书的史实取材于历代正史、人物传记和文集,但依照作者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人物加以分类,细立名目,并撰写了叙论、专论或短评,反映了李贽的史学观与政治观。细审李贽的史著,固有不合于儒者相沿之是非的一面,但从总的倾向看,他的史学观仍渗透着儒者的政治思想。本文试对李贽史学思想中的有关问题,分别叙析于后。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通过分析<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的成长经历,对比劳伦斯本人成长的环境,揭示了劳伦斯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占有欲强烈并争强好胜的女性的反感和男性在男女交往中应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时也揭露了劳伦斯对自己独特的女性观的宣扬:即男尊女卑,男性在男女关系中应处于统治地位的相对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层面解读几点传统文化中常被提到的女性观念“。男尊女卑”并非自古“就天经地义”;“从一而终”也不是封建道德传统礼教自古宣传的思想;女性贞节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评判和要求;女子缠足是汉族民间陋习,而非礼教规范,亦非封建统治者的指令。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传统女性观的历史性与真实性,找回在近现代历史中迷失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赞赏女性的才干,关注女性的命运,同情女人的不幸遭遇,是曹雪芹女性观的核心。提倡自主婚姻,倡导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婚恋观是曹雪芹反对男尊女卑,抨击封建礼教的基本观点。《红楼梦》通过无数女性的悲惨命运,呼唤女性觉醒,期盼女性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在小说《河柳图》中,以极其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女主人公程锦蓝的人生轨迹。作为传统女性,"男尊女卑"思想和"男权主义"严重地影响着她;"依附人格"和"贞节观"在她的身上沿袭;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也是导致她丧失自我的重要因素。程锦蓝的情感、婚姻悲剧是男权意识的悲剧,是传统婚姻观念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对李贽写作目的的探讨是李贽研究问题域中的首要之义和应有之题。笔者以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对李贽的论述为切入点,初步探讨李贽“为己”与“经世”,“自适”与“教化”相互冲突而又对立统一的写作目的,并深入剖析其成因及思想来源,指出李贽的写作在晚明文化语境中的历史意义。以期对李贽的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