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霁 《时代教育》2007,(7Z):83-8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一套《语文读本》(简称《读本》),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套《读本》,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这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读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要学好高中语文,必须要以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语文读本》,与高中语文材料同步使用,由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是由于高中语文课时较少,教材教学任务重,教师对《语文读本》指导时间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语文读本》,不重视《语文读本》的阅读,甚至将其束之高阁,枉费了语文专家们的一片苦心。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语文读本》的概况,这套《语文读本》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4.
对《语文读本》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 ,这套《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据我的了解 ,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 ,也没有有序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量。面对这种情况 ,本人想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语文读本》是对教科书的必要补充学习语文 ,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课时有限 ,课文数…  相似文献   

5.
梁炯 《阅读与鉴赏》2011,(11):10-11
当前高中语文老师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厚厚的语文读本不受学生重视。《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读本》,引导学生挖掘出语文读本的利用价值,才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0年出版的中学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本《语文读本》。根据《中学语文大纲》的规定,这套《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据我的了解,很多老师并没有对《语文读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制定教学计划,也没有有序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也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全册的阅读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课本的课外补充读本,旨在指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和探究,扩展视野,提高语文阅读和鉴赏能力。可贵之处在于其丰富的内容使学生受益匪浅,并将阅读和指导紧密衔接,对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其人文审美思想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慎自由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秋高一年级使用的语文教材 (人教版试验修订本 )除课本外 ,还有一部配套的 50万字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 ,并明确“说明”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那么 ,怎样才能指导得法呢 ?这是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如果说过去使用一部教科书大家的教学效果不会出现太大差距 ,那么 ,现在完全可能逐步拉开很大的差距 ,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在《读本》的使用上。所以 ,研究“指导”的操作性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指导学生阅读的前提是教者必须熟悉《读本》。《读本》与课本相比 ,至少有以下一些新特点 :①新鲜感。《读本…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看出阅读与语言的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每学期一册,每册约40万字,就像高中生的袖珍图书馆,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手一册的《语文读本》,由于许多教师主观认识上的模糊,致使学生将其束之高阁。视若无物,枉费了语文专家的一片苦心,使学生身处宝山,空手而归。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史文娟 《考试周刊》2011,(80):39-40
《语文读本》作为与教材同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用书,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资源的最新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读本的使用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没有达到应有的使用效果。在此,作者分析了高中《语文读本》的现状和策略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除了教科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这厚厚的六大本《语文读本》,从量上讲是教科书的双倍,从质上看篇篇都文质兼美。假如高中三年既能学好教科书,又能阅读这六大本《语文读本》,对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读写听说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阅读和写作.没有足够数量的文章阅读量,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会“笔有千钧任歙张”。为了给学生铺垫一个丰厚的“精神底子”,拓展阅读和写作的空间,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读本》的自读指导。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语文初中读本》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和诗人西渡联袂主编的一套旨在指导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课外读本。读本出版后,语文教育界好评如潮。《中国教育报》以"现代语文出版,语文界一片掌声"为题做了长篇报道。中国上海师大商友敬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截至今日为止编得最好的一套中学语文读本。这套读本现已列入国家"知识工程"首批推荐图书。它也是国家"知识工程"推荐书目中唯一的语文读物。为了向广大同学介绍这套读本,本期特安排由浙江师范大学傅寒晴老师写的书评一篇。  相似文献   

14.
在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下,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分为了教本和读本两个部分,并且规定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读本必须与教科书同时使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读本内容的阅读。苏教版读本是以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等教育家的语文教学思想为指导编写的,江苏省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使用,读本详细划分了高中语文的各个板块,并且在专题表达要求以及专题写作要求上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15.
<正>将语文读本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新课改的创新。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语文读本,在丰富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读本的应用有很大好处。一、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特点1.语文读本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新课改以后,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不仅要做到拓宽学生视野,还要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实际  相似文献   

16.
俞祖平 《教师》2013,(3):13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范本。然而,由于新课程的实施缺乏厚实的铺垫,语文教师对新课改准备不足,学生面对篇目繁多的新教材,多少有点应接不暇。至于语文读本的问题,语文教师虽知重要,也无法考虑将之穿插于教学之中,设计相应的导学导练,所以,对读本的处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也是信手翻读便抛之一边。鉴于此,俞祖平老师组织语文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精心编写了《阅读新视角》系列丛书,对读本中的文章逐一处理,从阅读提示、拓展积累、实战演练等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语文读本》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我们常常将其束之高阁,这使得《读本》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笔者在此主要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读本》的阅读,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一、确定切实的阅读目标首先,明确学习重点。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做到将《读本》里面的每一篇本章都精读,所以学生要根据自读提示有重点地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大致需要从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的考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语文读本》正是精读教材之余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最好的课外教材。但是,因为《语文读本》没有固定教参,再加上高中语文课时有限,所以它往往被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使用《语文读本》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联系,将《语文读本》的略读与教材的精读…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记录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不仅与高中基础语文课本的内容相关联,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拓展阅读训练。所以,高中《语文读本》对教师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教学课程的编排较为紧凑,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苏教版的《语文读本》为例,对《语文读本》的特征和作用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高中《语文课本》的自身价值及有效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你说好笑不好笑》《树上坐着老万通》《见一见米老鼠父亲》《淘气的鞋》《和精灵一起飞翔》……不久前面世的小学生趣味课外读物《快乐语文读本》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毫无疑问,高举“快乐”旗帜是其热销的原因。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刘祥平介绍,现在中国儿童存在阅读困难的非常多,4年级学生中达17%;而到了18岁,30%的人达不到高三的阅读水平,因此倡导快乐阅读很重要。这套读本的编者、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朱自强说,他们主要是针对传统语文教材存在的诸多弊病而编著这套读本的,比如不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心理、教材趣味性不足、在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