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问题是考查数学素养与综合实力的极好素材,为甄别考生的能力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已成为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为了更好地增强对应用问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应用问题在高考中的地位、考查的重点以及试题特点;应用问题的命题思路、设问方式及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应用问题的命题走向与复习建议等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做为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在高考的命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2008年的试卷里有很多经典考题,被人们津津乐道.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道关于"2008"的试题,情景新颖,内涵丰富,考查知识涉及力与运动、功和能,用最简单的"过山车"模型考查了考生的基本能力.这道题可以说是2009年高考复习过程中的"明星试题",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几道试题与它"几分相似",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就请随笔者一起赏析这些试题,以便更好地提高以后高考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天体运动”不仅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也是近年高考巾的热点,同时也是广大考生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下面结合几道经典试题,谈一谈天体运动中图象的构建与场景的置换处理问题,请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国高考生物科试题导向性正确,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试题设计规范、科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1999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内容直接影响着命题原则和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注重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也是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考查能力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强调由过去比较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增加应用题和能力题。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价值,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  相似文献   

6.
悟剑诀数学命题温故知新 从历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特别是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统一命题。还是各省的自主命题,都充分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这一原则,科学地考查了考生继续学习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和潜能,特别注重了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因此,2006年高考数学命题仍然会发扬已往命题的优点,使试题更加贴近中学数学,结合中学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等要求,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更加符合现行中学数学课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丁岳林 《物理教师》2009,30(4):23-25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在高考命题时,一方面会考虑试题内容选材具有时代性、立意具有新颖性,考虑试题承载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考查功能,另一方面还会考虑对考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的考查.一些物理试题的设计亮点正是体现在应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方面.相应地,这类试题的求解障碍就在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本文以2008年的几道高考题为例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在高考数学命题中,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逐渐加大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合情推理创新题型的考查力度增大,要求考生在推理过程中具备独特的方法和技巧.这类题型在高考试题中的位置较为特殊,尤其是"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题型.在这  相似文献   

9.
命题细目表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命题行为、提高命题质量和科学评价试题。依据高考试卷以倒推方式“复原”近五年的高考命题细目表,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在高考备考中精准把握高考的高频考点、对各考点的考查方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从而使我们的备考工作少走弯路,切实提高备考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省市试卷的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多样。研究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思路、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方式等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掌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丁岳林 《物理教师》2007,28(12):58-59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在高考命题时,一方面会考虑试题内容选材具有时代性、立意具有新颖性,考虑试题承载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考查功能,另一方面还会考虑对考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的考查.一些物理命题的设计亮点正是体现在应  相似文献   

12.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7,28(10):60-61
高考试题要求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不少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命题范例.该题的测试目标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作图能力.笔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是根据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7题推陈出新的一道好题.下面将这两道题对比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裴春琴 《中小学电教》2010,(10):137-137
<正>一、命题原则高考主要测试的是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思维和自学能力。高考化学学科试题测试重点集中在应用能力上,以预测考生将来能够学会什么的可能性。其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重视对考生模型建构能力的考查,不仅相关题目数量多、分值大,而且每年最后一题都考查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2019年依然如此.1、2019年北京高考中典型试题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其中也重点考查了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下面以北京高考理综卷相关试题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铁斌 《物理教师》2009,30(2):56-58
近些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对天体运动的问题几乎年年都有,相关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考查知识点多、要求能力高、联系实际强,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等.在众多有关天体运动的试题中,有一种设计新颖、综合性强的试题值得关注,这就是天体运动中的“三星”问题.为使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这类试题的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及其关键环节,现选几例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突出高考的选拔作用,数学试题的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命题,是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倾向于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这要求考生能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能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和加工,寻找解题途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逐步提高能力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高考试题谈谈提高数学能力的若干策略.一、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高考试题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  相似文献   

17.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是要在众多考生中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参加高考的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通常要做大量的物理习题,而一份高考试题中只有二十几个题目,如何通过这二十几个题目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呢?主要手段是通过设计一些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面对新情景、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要充分利用复习备考过程中已熟悉的知识、方法与模型,同时又要能结合具体的试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么物理高考中需要怎样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8.
雷怡 《高中数理化》2011,(17):37-38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继承了前几年的命题路线,主要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命题贴近教材,兼顾重点、难点.试卷在结构上有所创新,更加重视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对高考试题的细致研究,可以加深考生对高考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认真研究和分析 2 0 0 4年高考物理试卷 ,发现试题注重基础知识 ,重视实验和信息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全面考查能力 .笔者就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谈谈 2 0 0 4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能力考查等问题 .动力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纲要求考生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各种动力学问题 ,包括恒力和变力作用问题 ,直线和曲线运动问题 ,还要掌握几种典型的方法的应用 ,如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等等 ,同时密切联系实际 ,在理解和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 ,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解决有关天体及…  相似文献   

20.
以2022年高考试题为例,分析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的命题特点:基于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基于概念理解考查精准计算;基于图表信息考查思维过程。针对学生存在的障碍点,提出复习备考策略:建立思维模型,形成稳定的认识角度和思路;优选情境素材,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应用知识;重视思维训练,提升信息读取和加工能力;全面覆盖考点,夯实基本概念,强化通解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