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该客观评价流动人口子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在对陕西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舆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认识有偏颇的地方。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妨碍我们对流动人口子女作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进而影响整个流动人口子女的工作,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滞后及流动人口家庭背景的不同,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应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收费管理等,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而从长远来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与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紧密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流动人口外出谋生,其子女就学地与户籍地脱离,造成其在流入地享受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功能的失调,致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此外,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应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重要性,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维护教育公平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管理机制和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人口占有较重的比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由于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真正地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概念,这就无法从根本上关心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相关问题。因此着重阐述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成因,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慈溪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及其学龄子女大量增加,对慈漠九年制义务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成了慈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难点。慈溪市充分发挥公办中小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吸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使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对公办初中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是否为班委、年级、父母文化水平、居住地周围情况、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流动人口子女应主动融入校园生活;家庭应运用科学正确的教养方式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公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区流动人口也迅速增加,流动人口中某些人群由于经济的、社会的、个体特征等原因,产生高危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STD、HIV/AIDS的传播等,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应加强研究,构建关联分析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流动人口对高危行为、HIV/AIDS的认识水平,自觉抵制、杜绝高危行为,促进流动人口身心健康;既从“人本主义”出发多给予流动人口以关心、关怀,又要加强政府政法手段,从“软”“硬”两方面遏制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及相关后果,促进旅游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针对城市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而采取的学校教育干预措施,其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城市中小学教师对城市教育抱有狭隘认识,缺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怀有偏见和"放任"思想,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家庭等方面情况,研究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学习和心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并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环境变化、背景差异等许多原因,流动儿童的法制教育状况十分堪忧。本文从影响流动儿童法制教育的主要因素、重要性以及改善策略等方面对流动儿童法制教育进行探析,以期能够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上海市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政府支持系统的缺乏、群体支持系统的分散以及个体支持系统的单薄,使得流动儿童很少能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为改变这一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成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扩大接受流动儿童的园所数量,并提升其教育质量;幼儿园和社区应为流动儿童接受正规与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引导流动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唐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抽样调查表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非常重视,在教师的选派上比较公平公正。学校的教师在对待本地孩子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态度上差别不明显。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易产生敏感性强、上进心弱及厌学、抵触等不良情绪。另外,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The rapid pace of urbanisation in China has seen a massive increase in the movement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o work and live in urban regions. In this large-scale migration context, the education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floating childre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sible. Different from extant studies, we focus our investigation on the rural dispositions of floating children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lead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four schools in Beijing. Drawing on Bourdieu’s key notions of habitus, capital, and field,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rural habitus of floating children can differentiate these children from their urban peers. This habitus can be marginalised and stigmatised in certain fields but can be recognised and valued as capital in other fields. Our paper offe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the schooling of floati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农民工这一群体相关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学者的关注,其中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针对1995年至2006年间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以及在“两为主”原则的教育政策下,分析流动儿童在政策层面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完善教育政策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是在当前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他们在流入地受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公立学校受到歧视,在民办子弟学校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流动儿童的高质量教育,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改革当前户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倾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庞大系统工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及社会的稳定。制约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瓶颈是教育经费。应将流动儿童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纳入所在地的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设立国家专项资金,保证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工作的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实行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生均拨款制度”等措施,逐渐突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9.
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亟待妥善解决的社会难题。通过对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动老年人是随子女迁移而流动,主要以照看孙辈、帮子女料理家务来安排日常活动:部分流动老年人陷入流动困境并担忧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为解决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提出加强社会化育婴、托幼服务,将流动老年人纳入属地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公平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需要从政府责任、立法赋权、弱势补偿和规范建设等方面建立起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综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