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瑛 《传媒观察》2013,(2):61-63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三维度分析法为理论基础,从文本、话语实践过程、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等,对《纽约时报》关于“中俄否决安理会对叙利亚制裁议案”的报道进行批评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看似客观、公正的外媒新闻实则隐藏着各种权利和意识形态意义。通过对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提高对外媒新闻批评意识,增强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自然》杂志对叶诗文的报道为语料,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和关联理论,分析并揭示《自然》杂志如何操纵读者以利于自己的方式理解话语。研究发现,《自然》报道的操纵策略包括夸大、弱化、模糊化、省略、隐含等手段。这些手段与《自然》的权威声誉、作者良好的论证等叠加在一起,一方面导致读者只能在有限的语境内对信息进行粗浅加工;另一方面有效地阻止了其他语境假设的触发。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应多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角度来分析话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自然》杂志对叶诗文的报道为语料,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和关联理论,分析并揭示《自然》杂志如何操纵读者以利于自己的方式理解话语。研究发现,《自然》报道的操纵策略包括夸大、弱化、模糊化、省略、隐含等手段。这些手段与《自然》的权威声誉、作者良好的论证等叠加在一起,一方面导致读者只能在有限的语境内对信息进行粗浅加工;另一方面有效地阻止了其他语境假设的触发。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应多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角度来分析话语。  相似文献   

6.
薛晓薇 《新闻世界》2014,(6):229-230
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报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对两大媒体报道的主题、基调、内容、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报在报道框架以及风险传播机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锵锵三人行》在节目形态、嘉宾选择、话题展开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从话语的层面进行解析,考察该节目如何进行话语生产,归纳出节目参与者话语权之间的转换,并从社会实践操纵话语文本的角度阐释《锵锵》话语形态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电视化妆品广告和减肥品广告语篇的语言形式,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和Halliday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具体从电视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用研究方法,赋予了理解新闻的新路径。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范畴,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类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探求其话语制作的基本特征以及事实建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书芳 《东南传播》2014,(8):158-159
《新闻联播》一向被推崇为梦的世界、向往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新闻话语呈现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大众日常话语方面。本文以《新闻联播》中的灾难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呈现出《新闻联播》在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1.
雷红英 《新闻世界》2010,(9):114-116
《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于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对武汉市黄陂区的"信义兄弟"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旨在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方法,从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层面,来解析纪录片《知识就是力量——中国新精英》解说词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和模式固见。  相似文献   

13.
程建平 《东南传播》2015,(8):119-122
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医患矛盾的报道中的对抗性话语,以医疗真人秀节目《因为是医生》为例,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从宏观主题、文本主题结构以及话语主体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该节目为医生群体提供了话语权、改善了其"失语"境地,为消解以往医患报道中容易出现的对抗性话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人民日报》英文版People’s Daily对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语料库,从新闻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发现其中或明或暗的意识形态、不甚清晰的权力结构以及政治控制等话语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分析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蕴含的公平价值、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为规范开放数据流动与利用、促进数据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思路。[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组织公平理论与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中美两国不同时期具有节点意义的全国性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其进行文本向度的关键词、词丛与公平维度分析,并从话语实践向度分析两国政策输出公平价值的话语策略及其演变,最后结合社会实践向度,讨论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公平秩序的影响。[结论/发现]两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法理上的权利平等、经济层面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学意义的普适公平的渐进发展,其间对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与分配公平各有侧重,并运用互文、连贯等话语策略嵌入这一价值,进而作用于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平等化、价值化、冲突化趋势中。[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探讨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公平价值及其话语构建策略,阐释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的影响;实践层面为政府数据治理厘清方向,并为开放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及物性、情态和分类系统三个方面对美国总统Obama的一篇政论演说进行分析,并将话语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进行解读,旨在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进而指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娣 《新闻世界》2014,(1):123-125
本文选取《南方都市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关于彭丽媛的报道共40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章板块、图片类型、议题内容、报道切入角度、文章倾向性、主体框架呈现、形容词话语分析七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探究都市报关于"第一夫人"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代智林 《今传媒》2020,28(1):46-47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226篇有关报道农村妇女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妇女的媒介形象呈现出“革命进步”“劳动本色”“复杂矛盾”和“爱护与被爱护”的形象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本,了解农村妇女形象是如何被形塑的,也希望能藉由此反映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卫报》(The Guardian)是英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卫报》网络版的涉华报道,着重互文性和隐喻,旨在提供一个分析国际新闻话语的新视角。一、新闻传播与话语分析话语承担了两种沟通功能:一种是描述外在的事物,另一种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中调查性报道的框架路径为问题向导,通过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呈现的部分调查性报道文本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话语分析,观察《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如何呈现,探索在重大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报道样本中,文本的话语侧重事件梳理,表达相对简洁质朴。但也存在对部分报道要素过度聚集的弊端,应该防止负面情绪的过度表达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