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一卉 《新闻界》2013,(12):77-80
公共新闻运动为美国记者打造一个新的身份——"公民身份",但此新身份并未获得美国新闻界的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它与新闻专业主义发生了冲突。新闻专业主义仍是美国新闻业的重要内在逻辑,逾越和颠覆新闻专业主义的企图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评议“新新闻主义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大学》杂志95年冬季号上刊登了一篇由楼坚编译的原刊于《美国新闻评论》杂志1994年10月号的论文,题为“新新闻主义的复活”,作者是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的查里斯·哈维。文章认为,本世纪六七十年在美国风靡一时的“新新闻主义”,在一度销声匿迹后在九十年代奇迹般地重新兴起。文章分析了新新闻主义复兴的原因,所引起的争论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新闻主义真的复活了吗?”在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里,我们回过头去重新推敲“新新闻主义的复活”这一命题,无论是对于研究新新闻主义或是讨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都是有益的。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又译为新集纳主义、简单地说,所谓新新闻主义是指用小说的  相似文献   

3.
于晓娟 《新闻世界》2013,(11):199-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冲击,也使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威胁。"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者,使得新闻把关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没有他律,加上自律的缺失就会使新闻专业主义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也引发了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理念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无数新名词中的一个,也是发人深思的一个。新新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以及对文学写作技巧的运用进行的。在新闻实践中,新新闻主义报道对客观主义理论发起挑战,并从报道的题材选择以及新闻采访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尽管很多方式没有得到充分肯定,但是新新闻主义报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作品的旧面貌,并且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特征。一、新新闻主义报道的主观化倾向新新闻主义建立在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之上。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新新闻主义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  相似文献   

5.
新新闻主义──新闻客观性的扩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叶 《当代传播》2008,(3):92-93
新新闻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激烈批评,直至今日关于它的争论也没有停歇。新新闻主义的内涵与外延都不甚明朗,难以界定是新闻将文学纳入视野,还是文学借新闻撑起另一片天。在本文中,笔者选择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新新闻主义,主要探讨其新闻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产生原因、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霞 《新闻窗》2012,(2):122-12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在省级及地市、县级地方媒体中尤其明显,这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业在某种维度上的职业标准和态度,但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却遭遇种种问题和挑战。媒体“媚俗化”倾向严重,社会责任感缺失,传媒公信力下降,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匮乏。种种行业失范行为使更多的人将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责任完全归于媒体本身,然而事实上新闻专业主义也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媒体的政治身份、市场身份、社会公器身份以及媒体自身四方面分析其专业主义缺失的原因,挖掘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左珊 《新闻世界》2011,(6):121-122
"新闻专业主义"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在中国报人办报过程中已经涉及了很多符合专业主义的内容。而且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邵飘萍在他一生的办报实践中,处处体现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法 拉奇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记者和女作家 ,她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蜚声世界文坛 ,是国际新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 ,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得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美国的教授们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解读法拉奇的新闻作品 ,可看出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其拓展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 ,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 ,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法拉奇的新闻作品深受新新闻主义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是2…  相似文献   

10.
李岩  李赛可 《新闻界》2014,(1):11-16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视野中,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历史、建构性的权力—知识话语。在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探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质疑"专业化"与"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业而言的合理性,即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内核——客观性难以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特性消解了专业化的可能性;新闻专业主义只是新闻实践的一种模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环境下其理论与实践所显露出的局限,质疑了试图维护新闻生产之专业垄断的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1.
尽管邵飘萍没提过"新闻专业主义"这个词,但从他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追寻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并坚定不移的践行着。具体表现在重视新闻材料,以新闻为本位、报刊是社会的耳目、重视记者地位、重视新闻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引入新闻报道的新闻理念。由于与传统新闻学存在分歧,使其在世界新闻史上"昙花一现",但新新闻主义的合理成分仍被保留下来。本文以《南方周末》特稿为例,对其经典稿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新新闻主义典型写作手法在南周特稿中的呈现,并分析新新闻主义在当今媒体新闻语态转变背景下对新闻文本革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曼妮 《今传媒》2013,(1):55-56
本文首先就议题所处的时代背景做阐述,其次阐明"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内涵,再简单阐述网络新闻的崛起对"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负面作用,然后在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本文观点,即网络新闻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促进作用,最后对全文做总结。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颇具争议的新闻写作方法,新新闻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之后,90年代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简要介绍新新闻主义的含义及其争端,重点表达笔者对新新闻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新闻"新"是第一位的。在日常新闻采写中如何求"新"是每一个新闻记者要面对的问题。 一是时效求新。它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采新闻、写新闻、发新闻,要有分秒必争的时效意识。我们最早写新闻用稿纸写好后,再寄到报社、电台,少说也要几天时间。那时候,求时效,  相似文献   

16.
与文学联姻是新新闻主义最大的特点也是其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散文式的写作及情节式叙述是新新闻主义报道最常用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传播媒体蓬勃发展,资讯普及的速度超乎想象,阅读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与世界接轨的最佳方式。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姚福申1998年)。中文叫"新闻",英文叫"news",从词语的构造上都有一个"新","new"在里面,充分说明了新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0,(3):80-92
新新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受困于双重境遇的悖谬,一方面,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革新的新闻写作理念饱受各界争议;另一方面,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新闻制作范式被广泛继承与实践。通过考察新新闻主义的产生缘由、目的和现状,将它放置在一个完整的历史发生链条上,作者重回质疑者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四项指摘——不及时、不严肃、不客观、不真实,尝试从传统理论自身的模糊与滞后性中发现超越双重境遇的秘匙,开解新新闻主义所面临的现实悖谬:第一,被宰制的时间性规范;第二,被误读的文学化技巧;第三,被阉割的客观性原则;第四,被虚化的新闻真实性。与此同时,作者又立足当下社会语境的后真相转向,从新媒介的近身性与时间优势、传播需求的内在化与网络化、多元叙事结构与媒介可供性、后真相时代的社群真知生产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新闻主义的特长和客观新闻学的短板,尝试从新媒体实践的狂飙突进中找到新新闻主义在当代广泛续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新闻主义概述 新新闻主义的应用最早可以追寻到19世纪后期的新式新闻事业。当时,普利策和赫斯特在办报实践当中已隐约采用了新新闻主义的方法来采素材、写作稿件。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成熟的美国新闻事业和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的相互酝酿之下,新新闻主义名正言顺地勃兴起来。昙花一现之后,在70年代初,新新闻主义由于自身的致命缺陷而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20.
新新闻主义概述新新闻主义的应用最早可以追寻到19世纪后期的新式新闻事业。当时,普利策和赫斯特在办报实践当中已隐约采用了新新闻主义的方法来采素材、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