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 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 低价”的歧化反应 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 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 低价→中间价” 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作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族,除氟外,其它元素都较易于发生上述两种反 应.  相似文献   

2.
所谓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的歧化反应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属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除了氟元素以外,卤素中的  相似文献   

3.
已知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归中反应是氧族元素学习的难点。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当高价态的硫与低价态的硫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遵循“只靠近,不交叉”原则。  相似文献   

4.
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2 S——0 S—— 4 S—— 6 S,我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硫元素参与的归中反应和歧化反应,现归纳如下: 一、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  相似文献   

5.
那么,酸性条件下,上述每一歧化反应产物能否归中为对应的单质呢? 处于要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笔者将该问题交给全班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熟悉常见氧化剂和某些变价元素的常见价态,通过实例分析变价元素在歧化反应、归中反应中产物判断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多种变价元素化合价变化时,则遵循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和"上下楼梯考虑法",以横坐标表示物质类别,纵坐标表示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分析几个典型代表物间的转化,阐述产物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主确读出化学方程式.首先必须弄清“+”、“一”的意义。“+”读作“和”、“跟”或“与”,其中.等号前的“丰”表示某种物质与某种物质反应,等号后的“+”表示有某种物质和某种物质生成。“一”读作“生成”,表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总质量都相等。由于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因此,它相应地有两种读法。一、——。___,__点燃_、.l·突出质变是关键,反应物生成物要看清。如ZH。+O。AsXiZH。O读作:氢气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是元素化合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性质可在转化过程中体现。以“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例,通过设置任务载体,利用“物质类别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完成转化任务,归纳物质转化的一般路径并提炼“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认识性质视角,从而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框架与学习思路。  相似文献   

9.
数学论证方法在解化学题中的应用在解化学题中常为确定某一种物质能否生成(存在)或能否发生反应而苦苦地搜寻.若能把数学论证方法应用于解化学题之中,则能极大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在数学推理过程中若解得的结果为“〉0”,则为反应能进行或这种物质能生成;若结果为“〈0”,则为不能反应或这种物质与假设的情况相反;恰好为“0”,则为刚好完全反应或假设的这种物质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内容为i)以微分的形式给出了多元函数的Rolle中值定理、Lagrange中值定理和Cauchy中值定理。ii)利用Bernard Jacobson在[1]中得到的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中间值”的性质,给出了一元函数Lagrange中值定理的“中间值”的性质的一个新证明,从而减少了Alfonso G、Azpeitia及李文荣在[2]及[3]里得到Lagrange中值定理及Cauchy中值定理里的“中间值”的性质时对函数所要求的条件。iii)对二元函数的微分中值定理和Taylor定理里的中间值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点类似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低值耐耗品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实验室低值耐耗品的管理现状,指出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必须规范实验室低值耐耗品管理,并详细介绍了该校“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实验室对低值耐耗品管理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用语,学习化学方程式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会写、会读、会配平,并通过规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增强对错误化学方程式的识别与纠正能力。一、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概括为“一物二比”。一物:表示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二比;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二、写书写规则: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号含义:“+”表示“和”的意思;“一”表示“反应”;“凸”表示“加热”;“+”表示生成物是气体”;“+”表示生成物为难溶于水…  相似文献   

13.
重大理论是时代的集中体现,对理论既不可随意摈弃,也不可随意打造。理论是制定政策 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理论具有稳定性,政策具有灵活性;不能为要采取某种政策而“修改”理论。为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而不能脱离其宗,否则就是另起炉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划分标本。一般商品有形和无形两种,此处还有劳动力和借货资本两种特殊商品。为了反映高科技迅速发展条件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前可称“低值劳动”,后可称“高值劳动”。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等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可以创造价值,要素价值论是绝对不可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化学入门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下面与同学们谈一谈化学方程式的读写方法.一、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一般来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来读.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数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从不同角度表述化学方程式就有不同的读法,如2H2+O2=2H2O可分别读作:1.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在点燃条件下,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化学方程式中的“+”是“和”、“跟”、…  相似文献   

15.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有关化学方程式或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反应的相互关系(可通过“中介”物质)或元素的守恒关系,找出有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式,从而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关系式法是求解多步反应计算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正确认识溶液概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分散”不是反应。溶质是“分散”到溶剂中去的,溶质和溶剂之间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物质的溶液。如CO2溶于水,由于部分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入O。,得到的是含有H。CO;的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  相似文献   

17.
学习化学应提倡“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对照,不仅要温故知新,还要破旧立新,以保证认知的准确性,加深理解。例如我们在课本第一册第二章学习了氧化反应的概念: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这时同学们的认识停留在“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层面上,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等都认为是单一的氧化反应。学习到第一册第五章氢气的还原性时,我们就应该“瞻前顾后”,结合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事实,认识到氧化反应是物质获得氧的反应,不论物质获得单质中的氧(如木炭与氧气中的氧)还是物质获得化合物中的氧…  相似文献   

18.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是有规律可循的,许多物质间的反应可用“强生弱”来概括其反应规律,所谓强生弱是指具有较强某种性质的物质通过反应能生成具有较弱相同性质的另一种物质,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一、理解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相等的是“质量”,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总数等.2.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算,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漏掉.3.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质量守恒定律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理解.从微观角度讲是因为“原子三不变”,即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实验操作的先与后以及反应发生的先与后,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化学实验的成败、师生的安全等。因此,记住这些“先”“后”,对做好实验,学好化学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