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109~111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七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表达等能力和认真思考、仔细检验的良好习惯。3.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成就感。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了解学情,把准起点教师出示复习题: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师:这道题谁会解答?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从不自觉到自觉摸索了一套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那就是运用“一步计算”的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所谓“一步计算” ,就是原题目不论是一步计算的 ,还是两步或三步计算的问题 (对几何题和上、下车问题等特例除外 ) ,一般都可以列成形如  ○   =  的一步计算的数量关系式。这种方法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应用题的结构 ,列出的方程不易出错。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1 1 7页的例 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 ,每袋 5千克 ,卖出 7袋以后 ,还剩 4 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这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 ,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学生素质。复习导课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导入时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让学生在好奇、好胜的心理状态下进入学习“高潮”。如五年制第八册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复习中出示“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 ,卖出 35千克以后 ,还剩 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在复习时 ,可适当设计活动空间 ,…  相似文献   

5.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应用题例1:某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化肥的重量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学过的几倍求和的问题。这里再次出现,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列分步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列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谓“整体把握、关键突破”?就是说不论是教学两步应用题或者教学三步应用题 ,都要从整体上抓住关键的基本数量关系 ,进行突破 ,从而布列方程解题。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题就不至于有“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觉 ,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 ,卖出7袋以后 ,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袋饺子粉?”所列的数量关系式 :每袋的重量×原有的袋数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千克x袋5千克7袋40千克以上关系式中虽然将条件和问题一一列出 ,进行逐个分析 ,但用这种方法显得烦琐 ,也不易…  相似文献   

7.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引进代数知识的一部分.学生用方程解答应用题,可以使某些题化难为易,能促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安排在第八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中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3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一的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会用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2.通过比较,沟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乙:李老师:x2x337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113~11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1.师:谁愿意把你的年龄告诉大家?(板书:生甲今年12岁)请和他一样大的同学举手,有没有比他大…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应用题例3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1一17题.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归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的两类习题(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为例,介绍一种指导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一填、二标”法。例1: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份有多少千克?学生读懂题后,指导学生填空:()的(一)是()。学生很容易填出:(体重)的(45)是(水分)。此时,学生已完成了第一步——“填”,再指导学生完成第二步——“标”,即根据题意标出相应的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35千克?千克(体重)的(45)是(水分)学生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能列…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应用题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小学却只是近几年来的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会用算术方法解多种应用题,为什么还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呢?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例1 两个水槽,第一槽贮水78桶,第二槽贮水31桶。当第一槽放出的水是第二槽放出的水的两倍时,则第一槽所剩的水是第二槽所剩水的3倍。问两个水槽各放出多少桶水?此题若用算术方法解答,急切之下不好动手,还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一、打好列方程的基础——专项训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与算术法的区别在于设x代表未知数后,可把它与已知数处于同等地位,按题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参加列式,列式时不需进行逆思考。所以,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把x当作已知数参加列式的多项训练。如: 1.列代数式的训练即把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翻译”成含有字母的式子。如第75页例1中,设每袋饺子粉重x千克,卖出7袋,共卖多少千克?可写成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  1想一想,说一说。  (1)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是什么应用题?怎样解答简单应用题?  (2)试一试,你能编出哪些类型的简单应用题?  (3)常见的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每组数量关系的意义吗?  (4)什么是复合应用题?  (5)解答复合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  (6)检验应用题的解答是不是正确有几种方法?你比较熟悉、常用的是哪种方法?以一道题为例,举例说明检验应用题的过程。  (7)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8)举例说明怎样根据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9)用方程解应…  相似文献   

15.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课改过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也应打破常规教学方式,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和限制,避免步步引导、就题论题和“题海式”训练的教学方法,努力走出一条低耗高效的教学新路子。下面笔者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15页例5列方程解相遇问题为例,谈谈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方面的探索与思考。片断一:找出等量课件演示:天津3小时相遇济南师:谁能说说课件所表达的意思?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往济南,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师:图中除了“3小时”这…  相似文献   

16.
【导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例3 ,是在学生初步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并总结了解题步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法方面对后继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 ,学生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学会列方程解有关平面图形面积、周长内容的应用题 ,能正确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导学设计】一、复习 ,作好铺垫1 指名口答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2页例5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三的第4~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五(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十一)册第54页例4。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解题规律,学会列方程或算术式解答此类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让学生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迁移规律探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形如x×(1+(n/m))=a的应用题,在试探、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统一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五年制教材第八册18页(例1)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使学生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五年制统编课本第五册第107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 算的应用题。 2.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并掌握如何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 式的方法。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教具准备:写有习题的投影胶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