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什么是语法?什么是语法学?为什么要学习语法?语法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法则的总和。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组合法则的科学。学习语法(对汉族人说来,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已明确规定现代汉语规范化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可见语言规范化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本文拟就影视作品和广播中的一些现象谈谈语音规范和推广普通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句子的生成通常要考虑形式和意义两个因素,形式因素就是语言类型所赋予的形式规则,意义因素就是要遵守逻辑事理,形式和意义同时又体现一种语言的认知视角。因此,句子的生成需要遵守结构原则、逻辑原则和认知原则,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也应该根据这3个原则来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5.
《应用汉语教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非中文系应用文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全书分总论、语音、语法、语汇、语用、文字、特殊应用等八个章节。其主要内容按章节顺序列举如下。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语言与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具有内在随机性,生成性、线条性等主要性质。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也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了解现代汉语的国际、国内地位。 现代汉语整体主要特点为: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转换快;书面语和口语关系复杂;地域变体丰富。现代汉语内部构成成分主要特点为:语音、语义、语法、浯汇单位一体化。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变体 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地域变体的主要差异是语音差异,还有语法差异和语汇差异。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的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和职业变体,了解时间变体,了解语界变体中的口语和书面语、科技变体和艺术变  相似文献   

6.
轻声词的规范是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内容之一.轻声是北京话里的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可以说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因此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和语音教学不能把轻声完全排斥在外,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7.
[考点阐释]"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现代汉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规范,就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渐变而来,由于组成语言的的语音、语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给我们现在学习古汉语带来很多困难。而语音、语汇、语法这三者以语法变化较为缓慢,由此,我们在了解掌握文言语法的时候,较为容易从现代汉语中找到文言语法的某些遗迹。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固定词组——成语,更是较多地保留着文言语法的某些特点,巧用成语来复习文言语法,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这就是既加深了词语意义的理解,又复习了文言语法知识,还使学生了解到古今汉语的渊源关系。 文言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在一些成语中仍保留下来。 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9.
中师《现代汉语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语汇、语法、修辞、逻辑五部分内容。学习现代汉语知识,首先要学习现代汉语语音。中师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应突出师范性,为中师生未来的小学语言教学服务。 中师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要求是: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即正确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及普通话音节的读音,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方案》。2.普通话正音教学。就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常用字和常用词的正确读音,改正由于方言影响而带来的字音误读,并能运用最常见的音变规则读准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具有运用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能力。3.使具备从事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2,(10):63-65
第四章 语法1 语法和语法单位1)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 ,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合规则的总和。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 ,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2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3)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要注意掌握各种语法单位的分类情况。其中要特别注意与语素有关的概念 :词…  相似文献   

11.
一、语音研究与语言研究 什么是语言?应该承认各种有差别的定义,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差不多都认为语言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交际工具,而要把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包含于其概念之中。语言首先是一串串的词,也可以叫做词的序列,是音和义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序列。词的序列是由语法串连起来的。不同语言集团使用的词的序列和串连序列的规则是不相同的;同一个语言集团内部(却有着约定的共同的语言习惯和规则。同一个语言集团内部的成员)有共同的“语感”即共同的说话、听话能力。当然,这些共同的东西对于具体的人来说,由于某种原因,也会有掌握多少程度的不同。研究语言的人不仅要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而且要同时研究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 二十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主张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指某语言集团相传和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的总模式);而言语指个人的说话(合乎该语言系统的语言行为)。前者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代码,而后者是具体的信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崛起的乔姆斯基派则认为语言是说本族语的人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行为指作为代码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体现,即话语本身。 语言能力表现为对词、对构词及语法规则的识别,对各种语言单位的区别能力。语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主要采用号召、宣传、倡导的形式来推广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根本上来说,人们运用语言,都是为了传输信息,起到预期的交际作用。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组织句子要遵守一定的语法规则,违背一定的语法规则,就会出现病句,就可能影响信息的传输,起不到预期的交际作用。然而,病句空间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信息的传输呢?是不是所有的病句都一定要影响信息的传输呢?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病句,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目前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几部高校现代汉语教材所列的语法方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关于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的关系问题,有认同,有否定,有排斥。实际上,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之间是话语权文化与亚文化层面的关系,二者完全可以共存、互补、双赢发展,互相利用,彼此推进。现代汉语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网络词语,但不必一味强调使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网络语言。我们应该致力于建构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共同繁荣的大语言文化圈。  相似文献   

15.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为普通话下了科学的定义: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普通话训练着重指的是普通话的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是中央电大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以现代汉民族的共同交际语——普通话作为研究对象,故在讲授有关语言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讲授语言的运用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的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要学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平时学习一定要充分重视。 本课程讲授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绪论、语音、文字、语江四部分内容,第二学期讲授语法、修辞、语言运用三章。使用教材为《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及《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相似文献   

17.
祝宇  李朝霞 《现代语文》2010,(10):157-159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是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文字改  相似文献   

19.
叹词的超语音系统现象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叹词存在着一些超语音系统现象。所谓超语音系统,就是指不受语音系统规律、规则的约束而有一些例外的现象。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音而自成系统。比如现代汉语语音,有多少个声母,多  相似文献   

20.
“一面……一面”这对关联词,在现代汉语的语言实践中,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然而它的使用规则,有的语法书没有给以必要的阐述,有的语法书虽说讲到了,但把使用规则规定得太严,说得太死,也有以偏概全之嫌,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使用。正因为如此,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经常举出一些与规则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来驳诘某些语法书上规定的“模式”,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为弄清“庐山真面目”,我们本着“语法(学)不是给予语言以规则,而是从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