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保定城市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品牌资源优势,克服品牌定位模糊、城乡差距大等品牌资源劣势,扬长避短,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城市文化、进行品牌营销和促进公众参与等具体途径构建具有竞争优势和可识别性的城市品牌,以从京津冀都市群中乃至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泸西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实施成效,认为当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城乡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并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结合实地调研,针对统筹区域民生、彰显城市特色、加强城市设计、激发城市活力、县域产业链规划、非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推进泸西县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历史性任务,也是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讨论了城乡统筹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然性、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建设涪陵中心城市是重庆直辖市、涪陵区及其周边区县发展的需要。从涪陵来说,既有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人文管理、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也有思想观念、经济总量及结构、科教文卫辐射力、城镇化发展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建设涪陵中心城市应围绕"重庆市中部工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投资环境良好、社会法治文明、人民生活殷实祥和、集聚辐射力强的大中心城市"这一总体方向和"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培育城市生产功能、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实现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经济、自然、政策和文化等,也有别于发达地区和省份其他地区的特殊性.新时期推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有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化、现代工业的规模化、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民族事业的迅速发展、政策规划的科学合理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符合河北省情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建设的融资能力,通过城镇化建设带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最终促进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乡村建设应着眼于生态节能和内涵发展,尽可能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注重乡村基本规划,保护生态。在此,提出了都市圈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建设"优雅乡村"生态经济系统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技、经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感受城市前所未有繁华的同时,传统人文精神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滋生土壤却在不断消退,当代艺术思想对城市硬件和人文建设的审美标准产生积极或消极方面的影响,多元化艺术样式的审美标准在促进当代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文价值制度产生影响,如何将当代的城市人文精神、地域文化特色、大众审美、高雅审美、外来当代文化的影响五种要素切实作为城市人文建设的操作基石,探寻城市审美标准尺度的树立与城市人文精神的共建路径,是当下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利用艺术审美构建的多种形式提升城市人文的必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魏靖 《职大学报》2003,(4):52-54
文章分析了城市建设同类化的原因,重点指出,创造城市特色美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城市性质,充分展示自然环境的风采,高扬城市人文传统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首要因素。破解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困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开辟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新渠道;加强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等。  相似文献   

11.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基于熵值法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04-2012年该区域内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量化测评.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新型城镇化建设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极化效应,即重点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资本投资、人才资源、知识的吸引,形成了高速发展、效益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同时由于过度集中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导致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兴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人类的实践同时对城市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曾以全国之力建设中都凤阳,但这座城市的辉煌只维持了百十年。凤阳兴衰历史对当今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人类城市建设实践中需要重视规律、注重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充实城市功能;要保证城市建设与时俱进,各种要素得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代,还突出表现为要注重智慧城市建设,建设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种区别于以土地城镇化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城镇化。它要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的发展达到三者良性互动发展,做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人融合",其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向人本主义导向的一种回归。选取湖北12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各城市人本导向下城镇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特点,旨在为湖北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调和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5年7月30日,西南大学缙云论坛的人文学者们齐聚保山,举行"缙云论坛·保山篇"专题学术交流和调研活动.学者们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对保山经济社会发展、边境山区反贫困、边境地区安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有宏观的全国视野,还有微观的区域问题,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现对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和需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加以整理,以期更好地发挥缙云论坛的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及其伦理教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求建构一个较为深入的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在注重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需要探究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及其伦理教育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建设现状,着重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伦理教育功能的探析,在解读人文内涵与体育伦理道德的联系基础上,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人文内涵建设及其伦理教育功能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策略。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起点低、起步晚,但是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地位。目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阐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并以淮南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建国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致力的一项伟大事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对我国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城镇化建设具体推进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片面追求数量、贪多求快,忽视以人为本,不考虑自身实际,照搬照抄他国及其他地区城镇化实现方式等负面现象,因此,重新审视新型城镇化命题内涵,深入理解"人的城镇化"这个关键内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的建设已然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了些许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够全面,以人为核心的意识不强等。这就要求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保障。本文在理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表明需要解决户籍制度不健全、土地改革制度不合理、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而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在这一背景之下,围绕教育的转型跨越、人力资本提升助推经济发展、以文化人、依学治理和生态文明助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行动作为.本文从学习型城市与教育综改、经济提升、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结合,凝练了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的北京模式,并对该模式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三个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从自身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高起点高定位的发展成为现代新型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这既符合当前我国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目标需要,同时又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本文着重对黄三角地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群的设想进行了优势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