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校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校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呼伦贝尔学院》校报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要强化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桥头堡功能,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排头兵作用,把校报办成呼伦贝尔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校报作为校党委、校行政的喉舌,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作为学校上下沟通的重要渠道,在贯彻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这一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被称之为校报眼睛,或被称之为校报旗帜的校报言论,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重视并注重发挥校报言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发性、调适性、指导性功能,是学校办学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校报: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它兼而有教育和新闻传播的特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育人工具。因此,高校校报的办报理念必须符合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理论,其中教育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规律与教育艺术,以及对所属高校本身的教育性质研究。教育学和新闻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即为高校校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独特之处,是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载体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校报作为校党委、校行政的喉舌,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作为学校上下沟通的重要渠道,在贯彻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这一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尤其是被称之为校报眼睛,或被称之为校报旗帜的校报言论,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重视并注重发挥校报言论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校报有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明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校报更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的思想策源地.  相似文献   

6.
杨宏 《青年记者》2012,(33):57-58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校园媒体,具有纸媒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兼具着学校舆论导向和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多数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学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校报在校园媒体中一直占据着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办报人应树立全新的办报理念,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强红 《新闻知识》2006,(10):72-7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已成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面对新的环境和对象,创新思想教育已经成为必然。①高校校报作为党报传媒的特殊形式,自创立以来一直肩负着面向高校师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改革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审美熏陶等重要作用,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所特有的育人功能,以适应高校育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校报主体受众的特殊性要求,是校报新闻宣传工作者应积极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校报要更好地实现其作为党在高校主流媒…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校报副刊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禤展图 《传媒》2001,(6):52-53
高校校报(下称校报)副刊是校报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艺术享受、活跃化生活和培养学新人的任务,它以个性鲜明的副刊化吸引着广大师生,在高校校园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受双方互动的角度切入,分析高校校报在互动传播中的存在的原因、问题和影响,着力研究高校校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传受要素,以期找出高校校报传播中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对文字的教化功能深有感触并且非常重视,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对这一问题予以忽视,高校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更要认真对待。作为高校内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高校校报无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高校校报总数已经超过1000余家),那么如何认识校报的功能呢?如何做强校报呢?  相似文献   

11.
浅议信息时代高校校报的发展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宣传舆论工具,在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网络的兴起,校报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当前信息多元化形势下使校报勃发生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党委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宣传舆论工具,多年来高校校报在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培育出一大批有志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闻工作人才。校报的  相似文献   

13.
校报作为高校的党政机关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新闻宣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校报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校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央出台意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明确了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要求。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结合出版业实际情况,就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高校的校报作为校园的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校报的功能,提升传播效果,才能守住高校宣传思想、文化育人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融合中焕发传统媒体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史富强 《新闻爱好者》2010,(10):172-173
新闻宣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校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引导、沟通、激励和监督等作用,高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新闻宣传的力量和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崛起,成为继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舆论阵地,如何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拓展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校报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大多高校的校报编辑部开发与推出了校报电子版(有的称为网络版),使校报逐步从平面走向了交互,据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的调查统计,在参加调查的34所高校校报中,有电子版(或上网)的15家,占到44%。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电子版校报和纸版校报的异同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校报电子版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校报质量的提升。目前高校校报编辑队伍职业素养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要把校报办好,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五方面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良好的新闻传播认识和较强的新闻采编能力、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报诞生已逾百年,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媒体平台,校报既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阵地,又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校报在折射大学精神、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校报的运行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校报是学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担负着宣传教育、指导工作、沟通信息、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服务师生、批评监督等重要功能,是校党委和行政联系广大师生和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校报的功能,增强校报的可读性,使校报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牢牢占有自己的读群,并不断扩大受众面,许多校报同仁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许多高校建起了自己的新闻网站,并借助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海量性、目标的导向性、实时的交互性和时空的跨越性等特点和优势,不断促使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提升,也使其逐渐成为继高校校报、广播、电视之后快速兴起的校园第四媒体和高校新闻发布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科学定位高校新闻网站的诸多功能中不断加强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通过网络新闻宣传的吸引力而不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感召力,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