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主题学习"是依托单元主题,立足于简简单单教语文,把时间腾出来用于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主题学习"的具体形式之一。"单元整体教学"是依据单元教材或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教学活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整个单元进行时间的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用多少课时,不同类型的课又分别用多少课时。2.对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理清单元的教学重点及训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识字教学不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们养成爱识字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汉字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识字的质量呢?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从事学习的动力。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喜欢交朋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生字叫做"宝宝",这样会有一种亲切感,可以迅速拉近学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充满着情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每一个单元又有各自的训练目标。面对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的语文教材,应进行主题式单元教学,从"篇"的教学转移到"整个单元",让学生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与写字"的定位稳中有升:"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这个理念下,进行了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探索。单元整体识字,是在讲读课文前把整单元中几篇课文的生字集中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学文时生字多次复现,又巩固了生字,提高了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5.
何美云 《教师》2012,(7):83-83
寓言《坐井观天》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坐井观天》一课在单元教学中是  相似文献   

6.
<正>《菜园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归类《识字二》中的一篇课文,归类《识字二》这组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展示了农家小院、自选商场、菜园的生活场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力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意识,做到入情入境。为此我把整个单元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激发兴趣,引领识字。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商场、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数情况下运用单一的课文阅读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只知道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学习一篇又一篇课文,不利于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所采取单元整合阅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到单元中几篇课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且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引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当前通过对于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现状的考察,发现其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起主题式拓展阅读教学,从而调动课堂阅读兴趣,发挥真正的教学价值。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现状,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背景下主题式拓展阅读的意义,以及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下主题拓展阅读的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数量增加,因此把握好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一、紧扣教材,循序渐进识字部编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这突显了识字在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主题阅读教学"三步曲",它指"课题导读""单元串读"和"以写悟读"这三个阅读教学环节。"课题导读",指引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单元串读",指教师把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文句串联起来并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以写悟读",指通过引导学生写话或习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领悟单元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学生阅读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改变教学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自读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学生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一味地"满堂灌",那么学生不仅识字效率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  相似文献   

11.
正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识字与写字教学是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汉语教学的成败。《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对学习常用汉字和词语产生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要"认识现代汉语常用字1800个左右,掌握其中的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是为了能够阅读,学生一入学首先遇到的就是识字和阅读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识字量少严重阻碍了阅读的进程。如何让学生又多又快地识字,让天性好动好玩的孩子能够静下来,走进精彩的故事世界呢?识字教学中我改变"教师一言堂""就字讲字""就字论字"的传统教法,聘请"识字小助手",整合"识字资源",讲求"规律识字"。  相似文献   

13.
<正>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量大,怎样在新教材加大低年级识字任务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识字的方法技能,从而提高识字效果,是存在于教学工作中急需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问题。一、情境激发识字兴趣教学强调理解要联系实际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识字教学也要联系语言环境进行,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学生乐学的活动。如,在教学第二册《丁丁识字》一课中,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一通览,并对接下来的分课学习做一规划."单元整体导读"从教材的单元导语引出阅读外国文学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交流快速浏览四篇课文的感受,从而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片树叶>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自然"单元主题下的一篇选文.文章通过鸟儿与树上最后一片树叶对话的形式,描述了这片树叶由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变化,巧妙地将有关落叶的自然常识融入故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进情趣盎然的故事,同时又注重落实识字教学这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打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单打一"的教学模式,坚持在阅读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识字教学,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自然与高效整合.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新的《课程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足见识字教学的重要. 一、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静 《快乐阅读》2013,(30):121
新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及早阅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地认字,尽快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需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文莉 《教师》2019,(12):54-55
课文是范例,课文是"引子",在教学中要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在阅读教学中要搭建从"篇"到"本"的桥梁。如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对改编后的选文与原著的语言,以增强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识,补充原著中的人物事迹还原人物形象,定期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检查阅读效果,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原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真正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篇带全本"。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聪明识字始",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认字要多;中高年级教学也要重视识字,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在常规教学中要遵循汉字本身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抓住汉字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适宜语境,在学习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较为随意。教师可运用基于语用观照下的主题单元阅读模式,通过自编的校本教材与系统化的主题单元阅读模式,体现"趣",彰显"悟",贯穿"语",让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