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开兵 《课外阅读》2010,(12):49-50
文学常识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一直以来都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纵观近年来江苏多家城市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不难发现其轨迹:主要考查课文涉及到的主要作家作品知识及《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阅读的名篇中的作家作品知识。根据以往的考查情况,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本文从题型特点、复习例析、解题指导、真题例析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快速巧解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相似文献   

2.
正【考点解读】文学常识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内容、人物与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考生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学习。【实例引路】一、填充题1.文学文化常识填充例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  相似文献   

3.
六、文学常识与名著【考查要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  相似文献   

4.
<正>从近两年辽宁省各市及省外中考名著试题来看,名著考查题型主要分为三种:选择、填空、分析。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主题主旨等。考生应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人物及情节进行重点记忆。此外,要有情感体验,还要学会欣赏评价,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语段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各地中考试卷中常见的考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根据这一具体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课本中所出现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特别是在中外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记住这些作家的国籍、时代、代表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一般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以及文体知识。在复习时可对作家作品按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外国分类进行记忆,注意记忆的准确性,不能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6.
[复习指导] 高考考点: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考点指要:该考点能力层级A,侧重识别记忆,一般占3~6分,是高考必考试题(近五年复现率100%)。所谓“重要”,是指在文学史上占的地位高,作品著名;“常识”是指常用常见的知识。文学常识一定要记死,可按时间顺序或分类法(如风格、人物关系、数字等)巧背熟记,才便于识别。考生在答题时一般无须动笔分析,只须对选项作出准确判断即可。考查内容参考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但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都可能涉及。掌握文学常识,是高中生应具备的语文素质的要求,故考前应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题,文学常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高考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包括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体裁知识两方面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属于识记的能力层级。所设题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对应型这类题是近年高考出现次数较多的题型,其特点主要通过短线、表格等形式考查著名作家、作品、时代、作品体裁等对应是否正确,外国著名作家一般还要考查国别。例如:  相似文献   

8.
文学常识这一考点,从近3年课标地区的考试实践来看,除福建卷在2008年单独考查了“名著赏析”外,其余省市多数与名篇名句、古诗文阅读甚至现代文阅读结合考查。“作家作品”考查“重要”的,“文学常识”突出“常”。这一考点有渐热的趋势。名篇名句的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考点,各省市的赋分不等,在4—11分之间。多数为5~8分。试题的材料多出自高中语文课本,课外名句的考查有减少的趋势,以减轻考生备考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正考点解读一、考点透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4.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为此在初中阅读中应注重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个性化理解。因此,文学常识与  相似文献   

10.
1.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考点释要本考点涉及的内容知识性强,以识别和记忆为主。考查的要点是: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值得注意的是:①高考命题往往把中外作家与作品综合在一起,把作品与文学裁综合在一起。②对这部分内容只停留在对知识孤立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多种联想、对比和识别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复习时可采用中外对照,系统归纳,理成图表的方法进行,图表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中外作家作品及该作品的体裁对照排列。这样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识记。  相似文献   

11.
[考点解说]本考点包括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其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等三个部分.考纲要求具体而明确.考查形式是单项选择.但是否会像古代文化常识考查那样,由单项选择到与填空兼容呢?我想,这方面作些准备还是必要的.复习中要注意归类整理课文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     
积累运用[考点透视] 2003年语文中考积累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试用修订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语文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全篇和节选部分;语文教科书中外名著名篇涉及的文学常识;大纲中要求课外阅读的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常用名言名句、格言、成语、俗语、谚语等。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14.
知彼知己,一发而中“的”2005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总体保持稳定,但有局部调整。今年的《语文考纲》除了对各题型的赋分没有规定之外,突出的变化是考点有所增加,写作体裁范围扩大。新《考纲》显示,去年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内容,今年已列入考查范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增考点就是考查重点,考生既不必过多考虑试卷框架的变化,也不必被新增加的考点牵着鼻子走,因为,从《考纲》对考试…  相似文献   

15.
2005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整体上保持了与 2004 年的连续性,同时大胆地作出了如下“三取消”“两修改”。 一、取消各个考点前面的星号 2004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加星号的考点,在 2005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已全部取消。这意味着 2005 年高考将对所有考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考查。 【走势预测】 1.“文学常识”的考查走势。 ⑴范围:①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文学体裁常识;④重要作家的文学风格和重要的文学流派; ⑤重大的文学运动;⑥重要的文学社团。 ⑵题型:单独命制选择题、配对题或…  相似文献   

16.
【题型概说】仿写也叫仿句,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提供的条件而模仿写作。它具有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往往涉及到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等许多方面。既能考查考生识记、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也能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特别是其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发挥考生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所以,此题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句子仿写的形式很丰富…  相似文献   

17.
浏览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其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两大变化趋势。现结合具体中考题,作以下简要的分析:一、由客观记忆型向主观能力型转变今年各地中考对名著的考查,最明显的特点是考查方式上的转变,即由以前的人尽皆知的客观记忆性知识,如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典型的故事情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等),向主观能力型转变,如对名著阅读的分析、评价和感悟。这大致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相似文献   

18.
一、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要求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语文课本所涉及的选用其作品的作家或者在单元知识短文和课本注释中介绍过的一流作家(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他们的知名度较高但没有文章入选课文)。应识记涉及的作家的姓名、国别、代表作等,其中部分中国作家还要记住原名、笔名、字、号等。  相似文献   

19.
名著阅读     
【聚焦考点】 名著阅读题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相关名著,主要涉及作品中人物、情节、内容以及写作手法、读后感悟等方面。题型多样,常见的有识记填空题、理解概括题、卡片归纳题、感悟评析题等。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五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反复出现的历史常识的考查,突出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训练,更利于广大考生培养不忘历史、传承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感。具体来说,中考文史结合题常见分类如下:一.传承民间文化此种题型一般要求考生就所了解的民间文化样式,诸如手工技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