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朱熹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因此,科学课教师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过程的纽带,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出真实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科学探究也是如此。疑,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动因和目标,是整个探究过程的纽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  相似文献   

5.
申莉 《天津教育》2002,(3):38-39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思想精髓是自主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一、以质疑促自主,在讨论中创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1.疑点探究引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探…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有疑,学生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创新思维,才能有效改进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才能由此步人良性循环轨道。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采  相似文献   

8.
顺应课改要求,探索一种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是探究教学的着力点。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和想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为重要。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探究学…  相似文献   

9.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朱熹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标,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因此,科学课教师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过程的纽带,创  相似文献   

10.
温日芳 《广西教育》2007,(9B):37-37,43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状态,他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能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行为取向,从而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研究和实践也表明,思维活动所形成的动力机制是较长效的、较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认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和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意识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学习进步是非常重要的。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学须有疑、不疑则不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选择最佳时机培养问题意识,组织交际活动培养质疑能力;营造课堂气氛提供质疑平台等。  相似文献   

13.
正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就是学习过程中质疑、探究的功效。在我们的高考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试题也成为必考的知识点,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针对这一考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考试时得到高分。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点浮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5.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才会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足以说明“提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有着小学生特有的探究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质疑的内容已经颇有质量。因此,对于教师而言,理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质疑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天性,  相似文献   

18.
滕家华 《语文天地》2012,(12):52-53
古往今来,让学生质疑问难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我国古代就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精辟论述。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法.笔者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如何巧借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怎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南宁市广西电子技工学校马明骏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讲完课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往往提不出来,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也是学生质疑能力弱的一种表现。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