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心雕龙》研究予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2.
李福标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6):70-71,87
李映山教授的新著《文心撷美》按“文心探美”、“文心拓美”、“文心育美”,构建起“美学—美育—育美”的逻辑结构体系,以美为核心,以美育为着眼点,以育美为最终目的,将古典文献与现实生活、与其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体现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意识和迫切的现实使命感。它拓宽了“龙学”的研究疆域,并尝试古典文献服务型的应用研究。不惟“独辟蹊径”,而且给“龙学”带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境。  相似文献   

3.
杨明照先生被誉为“龙学泰斗”,他的《文心雕龙》“校注四书”在“龙学”界享有盛誉。杨明照对《文心雕龙》的文字校勘较早地运用了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其中与唐写本相涉篇目多据以迻校,复奠以按断。他在对自身“校注”系列的不断增补和修订中,对唐写本的运用也愈加充分,创获颇多,在“龙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潘重规、林其锬等人都在各自对唐写本进行整理的全校本中多次援用杨校,杨明照在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勘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梁·刘勰)是“笼罩群言”、“体大思精”的中国文论巨著。自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面世以来,研究“龙学”者甚众:范文澜、杨明照、陆侃如、牟世金、王元化、李曰刚、王更生、铃木虎雄、斯波六郎、户田浩晓、施友忠……名家倍出,不胜枚举。“龙学”已成为“显学”。《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汉文系教授王志彬先生研治“龙学”40年的结晶。它是内蒙古出版的第一部“龙学”著作,也是从文章写作理论角度专门疏解、鉴别《文心雕龙》之新著。《疏鉴》采取“居今探古、见树见林”的态度和方法,综…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校释》是我国现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刘永济(以下简称《校释》)所著的一部“龙学”理论研究力作,被誉为“龙学”四大基石之一。该书对《文心雕龙》详尽注释,并以释代评,所论极为精彩。本文从构思的起、行、结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刘永济的创作构思理论。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F0002-F0002
迄今为止“龙学”研究业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庄释和校勘等方面,对文学理论作专题研究,以及对它的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描述,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不足。王少良教授所著《文心管窥》对《文心雕龙》解篇以及揭示文学理论体系构成方面多所创获,书中认为把《文心雕龙》当典籍学问来做,这是研究问题的一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回到文艺学原理的基点上来看待它,从理论文字的篇旨确立及逻辑论层关系上来理解相关的文艺理论问题。在这样的认识下,作者对《文心雕龙》的文学本原理论、“文之枢纽”五篇的构成、“言意”与“…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在“龙学”研究中,长期以来,见仁见智,面对《文心雕龙》这座巍巍“庐山”。有的看成文艺学巨著,有的看成文章学杰作。有的看成写作学瑰宝,都言之有理;而我认为,它又是一部古代阅读学的空前著作,想还它以另一副“真面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一篇开头,宣示了本书的总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文术论,通称为创作论。它既是《文心雕龙》中的精华部分,又是龙学研究中歧异较多的症结所在。笔者针对其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范围问题、性质问题和要义问题,综合古今各家之说,进行反思和辨析,主张“根柢无易其固,裁断必出于己”,力图辨正囿于一偏的旧说。  相似文献   

9.
接着说梦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选刊的四篇论文,笔者首先看的是《刘勰(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古代梦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之作《文心雕龙》,以其体大思精饮誉于世,而围绕着《文心雕龙》及其作者刘勰的研究,也是蔚为大观,竞至有“龙学”的说法。如此,笔者疑惑于作者还能写出些什么。及至读完全篇,一方面赞赏广勇兄“文眼”的别致,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论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具有浓厚文化意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能够引起后人的广泛关注,至20世纪后半期,已经成为世界性汉学研究之“显学”。对于这样的“龙学”盛况,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少康教授主持撰写的《文心雕龙研究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校释》是我国现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刘永济(以下简称《校释》)所著的一部“龙学”理论研究力作,被誉为“龙学”四大基石之一.该书对《文心雕龙》详尽注释,并以释代评,所论极为精彩.本文从构思的起、行、结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刘永济的创作构思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学术界历来有儒、释、玄或三教合流的说法。这些说法之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除了各家对刘湘生平事迹和思想变异以及《文心》成拓的目的、过程有不同的理解外,各家的解释也常相抵格而不能自圆其说。早在元代,钱惟善为《文心》写序时,便说:“夫佛之感,莫盛于晋来齐梁之间。而通事舍人刘褴市于梁,独不久于彼(佛)而归于此(儒),其忐宁不可尚乎!”①已视刘勰为超脱时代的人。清人李家瑞持论则相反:“刘彦和著《文心雕龙》,可谓殚心淬虑,……乃自述所梦,以为执丹漆礼器于孔子随行。此服虔、邓…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文心雕龙”,是指作文的用心在于精雕细刘,以企及“刻画而自然”的至境。彦和把《文心雕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文之“纲领”,包括“文之枢纽”五篇(从《原道》至《辨骚》)和“论文叙笔”二十篇;下篇是文之“毛目”,包括“剖情析采”二十四篇(从《神思》至《程器》)和“长怀《序志》”一篇。这是《文心雕龙》的原初框架。就《文心雕龙》性质而言,它是一部文章写作思想论著。  相似文献   

14.
国人惯于向西方文论取经。论文则回顾中华传统,用《文心雕龙》的神思、丽辞、比兴、附会等理论,评析今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及美国人马丁·路德·金的讲词《我有一个梦》,以说明古可以为今用、中可以为洋用。《梦》的众多语句,既用比喻,又用对比,《比兴》《丽辞》二篇的理论,最能说明《梦》的修辞特色。文章认为发扬“龙学”的一个途径,是把它的理论用于实际批评。在当代西方大量诘屈聱牙、艰深难懂的文论当道之际,发扬“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学者从事文学批评时,往往大量地运用当代西方的文学理论。评论余光中的作品,当然可以这样洋为“中”用;然而,论文主要运用1500年前刘勰撰的《文心雕龙》的理论,分析余光中的创作特色及多方面的文学贡献,说明余光中的诗心文心仿佛与《文心雕龙》呼应。论述中西方理论只作辅佐。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有然。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开篇伊始就是书名释义的问题。何谓“文心”、“雕龙”,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刘勰何以要把“文心”与“雕龙”连缀而为书名!由于可供参考的史料有限,一些研究者仅据《艾心雕龙·序志》篇来推导出各自的看法,诸如“文心”加“雕龙”,“文学的思维与雕刻的龙”,“以心写成的,象雕龙一样优美的文字”,等等。这些提法总有望文生义的附会之嫌。有的论者指出:“文心雕龙”不等于“文心”  相似文献   

18.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勰的《文心雕龙》包含的美学思想,是“龙学”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开拓的领域。本文论述了刘勰对美的本质、审美原则和标准、审美感知等问题的认识;对刘勰美学思想研究中的不同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刘勰美学思想的方法论及其思想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界通常将1917年刘师培、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视作“龙学”确立的起点,其实自1904年《奏定大学章程》颁布后,“龙学”就开始兴起,但这尚未引起学界重视。作为学制改革主导者的张之洞将刘勰的辨体意识、文学宗经等思想注入大学章程,使其成为具有官方约束性的国文教育规范。在国文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章太炎、刘师培、黄侃等人通过诠释《文心雕龙》,申论“广义文学观”“韵文学”“情辞说”等主张,提出不同的文学学科建设方向,进一步推动了“龙学”阐释的多样性。可以说,清末民初“龙学”的演进,始终与国文教育观念的发展相互激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