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是在茶园中长大的,茶园中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故乡叫凤庆,在滇西澜沧江畔,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诞生之地。故乡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茶园中,吃的、用的、穿的全是茶树上诞生出来的产品,茶的一顰一笑,时时牵动着故乡人的每一根神经,所有与茶有关的话题,都会令故乡人心情激动。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本情况普洱是普洱茶的故乡,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和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普洱茶文化。普洱全市茶园面积达287.4万亩,其中现代茶园面积118.4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36万亩,茶树林面积33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委会,涉茶农22.9万户112.5万人,种茶农户户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06,(30):67-67
一、普洱茶投资介绍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有着千年的生产饮用普洱茶历史.由于具备独特的加工工艺、发酵方式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使得普洱茶在所有茶饮品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品味绿茶     
舟帆 《湖北档案》2022,(5):37-38
<正>我喜欢喝茶。无论是过去上班忙碌,还是现在年纪大了闲赋在家,只要有空,我就会泡上一杯清幽的绿茶。经常浸润在茶香的氛围里,心地因此清明,文思也因此澎湃。因为爱茶,我曾去过许多茶园和茶厂探访、品茶,在台湾旅游时,也不忘寻访那里的生态茶园,每每闻到那些弥散的气息,就会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叶嘉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5):32-33
2005年1月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组成的普洱古茶树考察论证专家组……经对凤阳乡困鹿山古茶园的典型植株的观测,认定植株为小乔木,在茶树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是栽培型茶树,习称为大叶茶。从困鹿山古茶园的茶树树龄、分布密度和长势看,是目前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古茶园,从而表明普洱县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唐朝陆羽所著《茶经》集茶文化之大成,流传至今。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茶馆。北京茶馆的历史很悠久,在元杂剧中即出现多处描写大都街肆茶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06,(37):58-58
思茅是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是普洱茶的中心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思茅(原普洱府辖区)又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玉及大量的野生茶树自然群落,有澜沧帮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千年栽培型古茶树为代表的大量栽培型古茶园,茶树生产繁衍的生物链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历史轨迹无比清晰,它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有俗语"酒足饭饱""茶余饭后",可见酒和茶在国人餐饮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只是酒文化,已让我这样疲于应酬的人望而生畏,远不及茶文化好。况且,中国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饮茶人数均为世界第一,所以,生长在茶国的我们,知晓一点茶文化知识自然是大有裨益的。要说起来,中国茶文化早在唐朝中期就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却是当代的事。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的新作《中国茶  相似文献   

9.
兰台小灵通     
《云南档案》2011,(10):61-62
<正>普洱茶是双柏县特种茶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全国茶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县档案局于2011年8月10日开始征集品牌普洱茶档案。截至月底,共征集整理双江县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勐库丰华茶厂、双龙茶园茶厂、勐库冰岛茶叶精制厂等4家企业的品牌普洱茶实物档案12种包装12份;同时收集到实物产品  相似文献   

10.
姜茜 《视听界》2008,(4):88-89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国粹,承载着悠长深厚的中华文化。饮茶是中国人的一大爱好,尤其是在闽台等产茶区,饮茶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并把这一健康饮料推广到全世界。 人类已进入2000年,展望新世纪,食品的安全和健康将是21世纪人们最关心的主题之一。据此,专家们预测——茶作为清新、健康、自然的饮料,在21世纪将会有很大发展,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  相似文献   

12.
肖太云 《新闻爱好者》2011,(14):147-148
对乡情的极度执著黄方能将创作的聚焦点有意识地对准自己的故乡——璧山,将之作为自己的叙写中心与抒情对象,从而达到一种意寓的指征与象征的传达。他在《回望故乡》的扉页中特别注明:"谨以此书献给璧山上下的父老乡亲们"①,后记中又特别提到:"我的任务是写好我的故乡","我们璧山在县际地图上也才邮票那么大","我只是希望我的故乡以及我生活的这片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时候,我们在普洱茶的故乡召开2016年全省档案工作者年会,在此,我谨代表省档案局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档案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4.
门是什么?门是开放!门里是茶园门里是宜兴,门外是市场门外是全国,乾红正在打开这扇大门。2014年,乾红早春茶在张默闻策划集团的鼎力支持下,成就了宜兴红茶第一品牌、中国感恩茶领导品牌、中国禅茶标志品牌、中国1800年阳羡贡茶品牌、中国宜兴顶级紫砂专用红茶品牌。可以说,已经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5.
1200多年前,文艺男青年陆羽混在一列渡江队伍中,作为难民离开了故乡。这年唐朝遭遇安史之乱,陆羽23岁,身形消瘦,裹一袭旧袍子。也许因为口吃,他很少说话,也很少跟人提起心里那个越来越强烈的冲动:长江以南泉清、茶盛,他想写本书,或许名字就叫《茶经》。  相似文献   

16.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爱我故乡》丛书。这套丛书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等组成编委会编撰。丛书旨在宣传爱祖国、爱故乡。该书前言中说,爱故乡,不仅包括它的山水草木、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而且包括它孕育出的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这套丛书已出版有《荆楚风云》、《荆楚史话》等。 丛书《荆楚群星》中,编撰湖北地区诞生与养育过的伟大革命家、诗人、文学家与科学家,该书列出群星包括;屈原、孟浩然、米芾、李时珍、张居正、董必武、李先念、陈潭秋、李四光、闻一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已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饮茶有益健康,更因为品茶的过程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不同的茶给人以不同的体会,浅饮慢品,就像在咀嚼人生,品出一种惬意,悟出一番滋味。如果品茶时再配上一套好茶具,那更是锦上添花。中国仿生茶具给博  相似文献   

18.
当茶叶这片小小的绿色植物不再只是人们生活中偶尔的点缀,而一跃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是一种和精神需求有关的奢侈品。昆明,这座离世界茶源最近的现代都市,不知不觉已诞生了一个与茶有关、狂热的族群。  相似文献   

19.
宜兴茶的传说与唐代贡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兴物产丰饶,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唐代以来一直是皇家的贡茶产地,发端于宋、兴盛于明的紫砂陶举世闻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背景,奠定了宜兴在我国茶业、茶政和茶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笔者因工作关系,近来披阅馆藏的明清、民国时期的宜兴县志和宜兴茶史资籽于寺旁,从此滋生蔓延成茶园,制成的茶叶称蛇茶或南山茶,品质特佳,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0.
张锦绣 《大观周刊》2011,(44):23-23
本文探讨了道家与茶的关系是“茶艺”;儒家与茶的关系是“茶礼”,佛教与茶的关系是“茶道”。揭示了道、懦、佛对茶文化共同的特点是: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发现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与各宗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宗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对茶叶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