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网络社会与网络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通常情况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主持传播,即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活动.在所有的大众传播活动中无疑是最具人性的。作为大众传播人际化与人际传播大众化的产物,主持传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人性或人际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将人际化进行到底”乃是未来主持传播、甚至一切大众传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社会传播方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大众传播较之人际传播,无疑有着显著的优势,如传播迅速,影响力巨大,等等.然而人际传也有其优势,如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并行,反馈迅速,它的这些优势恰好就是大众传播在传播效果上的弱势.因此,在现代大众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引入了人际传播因素,这一点在广播电视传媒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个现象的剖析,探求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意义,进而为新闻实践中进一步改善传播效果做一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际传播视野下的网络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德武  白京 《青年记者》2005,(12):65-6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是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网络人际传播在互联网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如“语彭兰”讲的那样:“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3):41-45
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广告传播与网络广告传播中均有体现,而网络媒体则在受众"互动"、"参与"、"分享"上的特色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人际传播改变了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传播的大众传播模式相比,网络广告传播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嵌入与整合。本文从传播特征、传播路径、影响作用三个角度对网络广告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范明献 《新闻界》2007,(1):73-74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频繁、最常见的传播类型。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亲身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直接、双向、互动的特点。电视传播,虽然身为大众传播媒介,但作为视听合一、声画并茂的电视媒体,正如同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7.
人际传播以一种暧昧的身份进入大众传播,一时难以辨清;它是目的,还是手段?如果是目的,那么合乎自然的就可以得出结论:大众媒体由此可以实现广泛的人际传播。但事实呢?本文将采用社会语言学的观点,通过对杭州西湖之声电台的热线谈话节目《孤山夜话》的分析来阐述事实,并得出结论。讨论的起点是:把传播行为还原为言语行为,重新定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所谓人际传播即在特定的人际语境制约下的言语行为,而大众传播则是在特定的媒体语境制约下的言语行为。这样,人际传播进入大众传播就可以理解成两种不同语境的同时合并,也就是梅…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的当下,人际传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影响力,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人际传播,作用更不能忽视.本文通过对部分典型案例的剖析,探究了复杂的人际传播现象,提出了主流媒体对人际传播中的热门话题也要进行及时引领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学认为,电视谈话节目包含两种传播,一种是谈话现场的人际传播,一种是节目与观众间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否成功,也就是说谈话现场能否形成一种多元信息相互交流的场效应,进而激发观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是大众传播即电视谈话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罗春明在《西南师大学报川998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际传播媒介就是人际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中介物,因此人际传媒的本质是人际传播本质决定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在于受传者的情况不同。人际传播的受传者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是特定的;大众传播的受传者是作为群体的大众,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是不特定的。在人际传播中,因其受传者是特定的,传播者知道他的传播对象是谁,受传者的身份得以明确。因此,人际传播的本质是:人际传播的受传者(或传播主体)是身份明确的、特定的个体。由此而论,我所说的“人…  相似文献   

11.
人际传播在广告传播效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新闻世界》2009,(11):179-180
当今社会媒介高度发达,信息数量已大大超过了人们可接受的限度,大众传播中广告传播效果变得越来越微弱,人际传播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其缺点。本文通过对人际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探讨了七种在广告传播过程中运用人际传播的方法,以提高广告的到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实际上,第四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全新的传播媒介。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框架。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职业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介和不确定的广大受众。而因特网是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群体传播,继而由于传统大众传媒纷纷上网,成为网络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特网开始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果要追溯人们何以对网络媒体如此钟情的活,想必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虽为机器的网络,即在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方面较之传统媒体所体现出的卓然优势。尽管它看起来还是有点虚无缥缈,但人际传播特质的引入给这种网络传播过程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其实,当人们回顾传统媒体近几年的变化,也会欣喜地发现,这样的特质已经慢慢渗入到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据传播学研究表明,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与其他类型的传播形式相  相似文献   

14.
聂维斌 《新闻界》2009,(1):168-169
网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高度整合的媒体,网络广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核心优势是互动的沟通模式,深度的资讯服务,灵活的媒介策略.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深入发掘网络传播的互动优势,是开创网络广告新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姚靖 《传媒》2017,(18)
传播活动从产生之初,就具有社会性和人际性的双重特性.但是,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传播活动的社会性不断增强,而人际性却不断弱化,甚至被社会性所遮蔽.直到互联网时代及其以后的媒介产生,为恢复传播的人际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力图阐释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是如何恢复被大众传播所遮蔽的人际性的.同时,文章也指出这种人际性的恢复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姚靖 《传媒》2017,(17)
传播活动从产生之初,就具有社会性和人际性的双重特性.但是,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传播活动的社会性不断增强,而人际性却不断弱化,甚至被社会性所遮蔽.直到互联网时代及其以后的媒介产生,为恢复传播的人际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力图阐释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是如何恢复被大众传播所遮蔽的人际性的.同时,文章也指出这种人际性的恢复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研究在整个传播学研究中的位置日益重要,而人际传播研究却受到冷落。事实上,人际传播是一切传播的基础,人际传播的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基础。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和罗杰斯的“创新扩散论”都表明,“人际交往在传递和证实由媒介产生的信息和观念中扮演了中介角色”。施拉姆也说,“最典型的和最频繁的传播格局是一种扩大了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泛媒体语境下媒体与受众的双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纷纷涌现.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播进入了"人人即媒体"的泛媒体时代.泛媒体时代的传播是一种弥漫的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传播形式在各种新老媒体上交错进行,社会信息空前丰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交往活动。这种个体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既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比如当面谈话、讨论等;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借助于其他媒介的间接交流,比如电话交谈、书信往来等。人际传播一般具有信息交往对象明确、信息交流互动性强、以个体间面对面的方式居多、对交往双方影响直接等特点,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人际关系起着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2,(16):25
人际传播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交流活动。不同的人际传播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人们的使用偏好是什么?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5月28日,共收到问卷84份,下为调查结果。1.您认为"面谈"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突出优点是什么?(多选)A.可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传递信息,高效90.48%B.面对面接触,更少谎言和托词32.14%C.及时反馈,沟通更充分7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