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二物理中,研究滑动摩擦的学生实验,原来是使用摩擦计(小木块和长木板),弹簧秤,钩码等。其实验过程是用弹簧秤水平地拉着小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读出弹簧秤上的读数。这个实验结果总不理想,误差较大。我们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一是用手拉弹簧秤,拉力不匀,小木块运动速度时快时慢,不能准确地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二是手拉弹簧秤时容易抬高,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有一夹角;三是实验中,学生既要用手,又要观察,还要读数,分散了注意力,容易产生偶然误差。针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将弹簧秤固定在小木块中间,用细线的一端与弹簧秤挂钩相接,另一端通过一可以上下调动的滑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力学部分有一个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教师演示此实验时很难准确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得出结论。还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如当学生看到拉动弹簧秤使木块向前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弹簧秤的指针也相应发生变化,而误认为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速度快慢有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关摩擦力的实验大多采用手拿弹簧秤在摩擦板上拖动物块的方法进行。实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拖动物块的不均匀性使弹簧秤上的读数发生抖动;另一方面在读数时间上也受到板长的限制。这些都给实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课堂演示就更加不利了。针对上述缺陷,本人设计制作了如下“摩擦力演示器”。  相似文献   

4.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5.
我们实验室原有的摩擦力演示器是一块长木板,一辆小滑车和一个弹簧秤。实验时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在长木板上运动,读出弹簧秤示数,从而知道了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原理非常简单,但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摩擦力方向看不出来;二是弹簧秤示数可见度太小,上课时学生们看不清楚;三是物体运动速度不均匀,难以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等。  相似文献   

6.
1对“研究滑动摩擦力”实验的一点改进在初二物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手拉弹簧秤做匀速运动很不容易,任何一点造成不匀速的因素都会引起弹簧秤的指数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把木块放在一个较长的平板小车上,用一个微型电动机牵引平板小车运动。由于电动机的转速是恒定的,所以平板小车的运动也是匀速的。这使弹簧秤的指数十分稳定,摩擦力的大小也就很容易直接读出。图12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做“马德堡半球”实验,需用一个很笨重的抽气机将两个半球中的空…  相似文献   

7.
小学的摩擦力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 :1.什么是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由于受摩擦力概念的影响 ,考虑因素往往局限在物体的接触面上 ,而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及摩擦方式有关则很少想到 ,难以理解。基于这两点 ,我改变了教材的原思路进行教学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我的做法是 ,课前准备 12块 4 0 cm× 10 0 cm的地毯和 12块 10 cm× 5cm× 5cm的木块 ,在每块木块上放3个 50克砝码。课上我问学生“桌面上都有什么材料 ?学生回答 :“有…  相似文献   

8.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比较困难,如两个木块叠摆在一起,给下面的木块施加平行于桌面的作用力但保持系统不动时,两木块之间是否存在着静摩擦力?又如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区别不清,常常用最大静摩擦力的公式f=μ_0N计算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一般静摩擦力的值,而不知此种情况只能从作用力和及反作用力的关系来求一般的静摩擦力.这个演示器可以从木块上附有的指针读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并能根据指针偏于零点的哪一侧而指示出势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1 仪器装置及电路图 (如图 1,图 2 )图 1 装置图图 2 电路图2 仪器的特点及用途(1)特点 :①该仪器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②该仪器不是直接测量速度 ,而是根据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的位移比求速度比 ,进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③两小车的连接采用自锁装置 ,操作方便。用磁铁使自锁装置松开 ,保证了两车开始运动的同时性 ,两车碰挡板后 ,两个小灯泡即被接通发光 ,便于观察到达的同时性。④长木板上的标尺从两端向中央标度而且采用大刻度 ,观察起来直观方便 ,由两车前端的读数比即可得到两小车到端点的距离比。木板…  相似文献   

10.
(1)以观察内、外轨道运动变化情况来判定驱动轮、从动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把摩擦力方向的不可见化为判定内、外轨道的加速度方向的可见性,通过间接的方法判定出汽车前进时驱动轮、从动轮的摩擦力方向。原理简单,学生分析、理解感觉轻松。  相似文献   

11.
该文是用力学传感器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一个例子,通过实验,比较了高中物理测量摩擦力的两种装置的实验结果,并对滑动摩擦力的平滑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静、动摩擦力演示仪是由环形平皮带传动和摩擦力测量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在机箱的前面板上.环形平皮带套在水平方向排列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环形平皮带上层的下面有固定于台架上的光滑平面托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低速同步电机,另一端连结主动轮,从动轴一端连接从动轮.传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至少由两个轴套支撑;演示状态下.摩擦块放置于环形平皮带的上面,拉力绳一端连接摩擦块.男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该仪器原理明确、结构简单,又能直观演示摩擦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从零逐渐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最后又变为滑动摩擦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如图1a所示,在圆盘上放一木块,当圆盘绕轴做加速转动、匀速转动再到停止的过程中,木块都要受到圆盘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我们知道在圆盘从静止开始加速直到匀速转动的时间内,木块相对于圆盘有沿半径向外和沿切线向后的运动趋势,所  相似文献   

14.
J2108斜面小车是中学物理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设备,可用于测试各种摩擦力和(配合其他仪器)做运动学实验等。由于它能做的实验较多,使用频率高,使用久了就引起诸如轮与轴的摩擦磨损而导致的形变,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使用时一不小心小车就会落地,损坏的可能性就大。  相似文献   

15.
J2109型摩擦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组装实验方便等优点,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民。但该仪器的主要缺点是,示力读数不准确,摩擦力的方向不能指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不能进行对比等。为此,我们将它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即:在擦擦块内装好简易测力计,附设游标。  相似文献   

16.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九章《摩擦力》一节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如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摩擦力方向怎样确定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2 .学生以前的一些错误生活体验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拉力方向相反等。3.有部分知识的理解 ,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高的思维层次 ,而学生不容易达到。如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等。4 .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虽然揭示了影响滑动…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教学中,摩擦力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例如讲到汽车运动时,汽车所受的牵引力以及地面对汽车的阻力都是属于摩擦力这个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牵引力”与“阻力”的演示实验。 一、实验原理 多数汽车的后轮是主动轮,前轮是从动轮。汽车开动时,发动机带动主动轮转动起来,如图1所示。此时,后轮胎和地面接触  相似文献   

18.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在,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写字,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有的说:“如果没摩擦力,我们就无法上路,拿东西也非常困难。”有的说:“没有摩擦力,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摩擦进发出火花。”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对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以及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问题颇感迷茫。怎样把这一问题跟学生讲解清楚是教学中之难点。在教学中老师通常用一把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桌面的木块或用J2175摩擦力演示器来演示并讲授静摩擦力。这两种器材演示都有共同的不足。其一,局限于二力平衡求解的情形,物体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及静摩擦力的大小似乎都是由测力计示值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小车的运动》是苏教版《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课,以学生们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