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节水和安全功能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由鱼池、人工湿地和生态沟渠3部分有机结合构成,以水流为载体,依次串联形成立体、多级利用、闭合循环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鱼池废水通过人工湿地和沟渠进行水质净化、增氧、池塘静态养殖为微流水养殖,而达到池塘鱼类优质高效生态养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水产养殖实时监控与智能管理系统是面向水产养殖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基于智能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而开发的。该系统是中国农业大学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该系统通过对水质参数的准确检测、数据的可靠传输、信息的智能处理以及控制机构的智能控制,实现水产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渔业资源衰退,以人工强化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化水产养殖得到迅速发展,研究和开发“高效、生态、节水、安全”的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已成为国内外渔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但水产养殖还未走出传统养殖的模式,作为内陆渔业主要方式的池塘养殖由于其占地面积大、耗水多,单位效益与产量很难再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建立新的、科学的模式使水产养殖业有一个跨越式提升,这对改变传统池塘养殖观念和生产方式,促进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6,(6):38-39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志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状况,能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  相似文献   

5.
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新雪 《大众科技》2011,(9):147-148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综述了氨氮污染在水产养殖水域中的毒害性,提出水产养殖氨氮污染防治的各种技术,对物理吸附防治技术、包埋固定茵防治技术、生态湿地防治技术和UASB+A/O+BAF技术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比较,为目前已得到应用或还处于研究阶段的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鱼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室主任杨弘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鱼类遗传专家,杨弘研究员长期从事鱼类生化、生物技术和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特别是开展罗非鱼品种改良和养殖生物学研究,罗非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到2005年底,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全国水产品总量67%左右,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经非常高,但是质量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仍只是养殖大国而非养殖强国."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专家王广军表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水产养殖产量延续、稳步增长.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损害也越来越重,而水产品的品质相应地不断下降.因此,加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关系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肖嘉俊  陆贻通 《科技通报》2009,25(5):673-679
菲在多环芳烃(PAHs)家族中危害小,且兼具有PAHs共同的结构特点,因此,菲成为PAHs降解研究中的模式化合物.本文着重介绍了土壤中菲降解菌的原位筛选和鉴定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table Isotopic probing,SIP).总结了不同菲降解菌对于菲的一般代谢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的科研实践,综述了目前对于参与菲降解过程中酶和基因研究的进展,特别是Rieske型氧化酶系统(Rieske oxygenase,RO)的研究.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高通量原位筛选、基因调控研究等方面的不足,旨在为开展土壤微生物降解PAH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氯制剂是杀菌效果十分理想的消毒剂之一,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主要品种有:漂白粉、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氯化磷酸三钠,氯胺T、四氯甘脲、溴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在养殖过程中合理选用氯制剂清毒,能有效控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和藻类的数量,从而减少养殖动物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是当代人类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增大。因此,水产养殖业成为当代一大经济产业。不少人加入到了水产养殖的行列。但是他们往往只看重了近期的经济效益,采取大密度的养殖,忽视养殖环境的保护,大量的使用药物,这些都使得水域环境变差,水产养殖病害也逐年增加。这会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水产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此外,还会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研究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对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当下国内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叶晨 《华夏星火》2015,285(2):32-35
从中国农科院租来的两间小平房创业开始,伟嘉逐步成为一家集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全服务链经营于一体的中国农牧行业领军企业。在董事长廖峰的带领下,未来伟嘉将全力攀登全球畜禽健康养殖服务产业最高峰。"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数量庞大的企业,他们的成功只能用卓越或者辉煌来形容,但是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科学中国人》2013,(10):50-51
我国的海水养殖发展先后经历了藻、虾、贝、鱼、参五次养殖浪潮,奠定了庞大的水产养殖产业基础,为改善我国人民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水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生产实践不断证明:每个养殖品种的开发、技术的建立、产业的跨越发展都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法评价广东省工厂化水产养殖近几年来在沿海省市中的竞争优势度,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低于沿海平均水平,养殖专业化程度较低、养殖发展水平不高、养殖技术不过关且管理效率较低等。并以此评价结果为基础对广东省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邹雪维  熊维娜  徐波 《科技广场》2012,(12):153-157
本文首先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分类、应用和科学使用方法,分析了微生态制剂发酵工艺,并结合国内外微生态制剂市场现状及分析以及国内微生态制剂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我国微生态制剂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由来进行了介绍。分析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养殖的现状,并对实现水产养殖新品种养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果展示     
一种复配中草药农药的制造方法;一种水果增甜技术及一种水果增甜剂;愈合生根液;循环水生态水产养殖装置;一种大田春播、松土、保墒催芽机……  相似文献   

17.
杨怀宇  李晟  杨正勇 《资源科学》2011,33(3):575-58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对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有重大意义。但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大多关注其食物供给价值,而忽视了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有效成本法、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评估池塘常规鱼类养殖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价值、碳固定价值、释放氧气价值、调节气温价值、娱乐休憩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存在价值)。结果表明,常规鱼类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每年47.50万元/hm2,其中食物供给价值占7.2%,碳固定价值占5.4%,释放氧气价值0.7%,气温调节价值占38.4%,娱乐休憩价值占43.2%,文化服务价值占5.2%。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市场价值部分远超养殖水产品市场价值,表明池塘养殖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分析表明,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的不统一,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人类影响的复杂性,该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对养殖业的扶持,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而养殖过程中由于水域的污染、鱼塘的老化、淤泥的堆积等等原因,导致水产养殖中各种暴发出各种病害,导致水产品养殖受到大规模的损失。本文简单阐述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友秀 《科技风》2014,(17):165-165
虹鳟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优良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笔者实际养殖经验,从鱼池建造、亲鱼培育、采卵受精、孵化方法、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8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虹鳟鱼健康养殖技术,为今后水产养殖者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从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多环芳烃的共代谢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