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欣 《百科知识》2015,(3):38-40
<正>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在中国,这个艾滋病日还添加了副主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从"3个90%"解读"零艾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快速通道:在2030年以前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战略目标,人类有望于2015年后终结艾滋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3.
美国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婴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3月3日在第20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晚期。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  相似文献   

5.
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今年4月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最新研究成果为根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众》2013,(5):2
美国医疗研究小组宣布,经治疗一名出生时就因母婴传播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半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来未见感染。该病例报告的主笔、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中心专家珀萨乌德说,如果能够将治愈经验推及其他婴儿患者,对全球艾滋病控制将产生巨大影响。根据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 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至13年.到了发病期,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产生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性行为、吸毒和母婴感染等,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8.
20年前开始在全球蔓延的艾滋病已经夺去了2100多万人的生命。以下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近统计的各地区数字: 到2000年底,全球估计有36 10万夕L童和成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上艾滋病。2000年一年内将出现500多万名新的感染者,300万人将死于艾滋病。北美洲:约有92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感染艾  相似文献   

9.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3月3日在第20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这项成果将有助于为根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病毒起源何方?这是一个一直让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的问题。种种的猜测和假说今天终于有了答案:艾滋病起源于非洲的黑猩猩以及非洲黑白眉猴。人类因捕食这些生物而被感染。所以说人类感染艾滋病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 晚期,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 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 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于1981年春天,首先发现于美国的洛杉机。起源 于中、东非洲,它贮存于乡间饲养的绿猴身上,42%的绿猴血液中 有艾滋病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说,艾滋病的疫源地是非洲。非洲 绿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绿色长尾古代猴,体重约十公斤,生长在中  相似文献   

12.
毒品与艾滋病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远离毒品热爱生命,预防艾滋珍惜生活"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国度。但近年来毒品和艾滋问题并没有减少,自2007年以来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且幅度较快,案件数从2007年的3.8万件增加到2013年的9.5万件,年均增长16.3%。[1]期间共用注射器吸毒也是传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物流运输和信息网络而高速发展,世界各地"禁毒防艾"愈发的重要,它是影响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35年前(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医学报告,记录了5名神秘的肺部感染同性恋患者。后来,这几人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也即全球最早被确诊的5名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如同预防今天,全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人数超7100万,其中死亡人数达到3400万。尽管如此,人类征服艾滋病的战役已经获得巨大成果,一个最值得自豪的成就是,艾滋病不再意味着死亡或绝症。在艾滋病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3,(1):80-81
美借助基因修改HIV成功治疗白血病患者据报道,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医生宣称,他们从病魔手中成功夺回了一个罹患白血病的7岁女孩的生命,赢得这场胜利多亏了一个可能会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帮手"——经过基因修改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过,主治医生强调,治疗过程不会出现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医生们将HIV中引发艾滋病的因素剔除,借助这些经过基因修改的HIV,艾米莉自己的免疫细胞占据了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一个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人突然之间便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他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德国柏林接受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令人惊奇的是,经过骨髓移植后,他的艾滋病居然被神奇地"治好"了。艾滋病这个长久以来被医生和科学家们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成功地治愈了?"柏林病人",黑暗中的曙光?艾滋病一直是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眼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艾滋  相似文献   

17.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干嘛慌慌张张的?啊?!他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明天咱们班将来一位特殊的同学,听说他是艾滋病患者!好像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好像非常恐怖。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嗯!还是先请教一下教授爷爷,看看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这些病毒都存在于什么地方?艾滋病病毒这么厉害!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 S”。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发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人的死亡。我们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各种…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艾滋病造成全球7600万人感染、3500万人死亡,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38年的探索历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克服对艾滋病的误解。感染艾滋病会马上发作并死亡吗答案是:未必。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艾滋病发作并去世,患者通常有10年左右的潜伏期。在潜伏期阶段,患者不会有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或工作。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9.
艾滋离你有多远?你了解艾滋吗?12月1日,国际第19个艾滋病日,本刊记者连线抗艾明星白志艺,让我们跟随一个志愿者的脚步,走近艾滋病感染者真实的生活,去切身感受各地大学生们的浓浓关爱。  相似文献   

20.
临床研究     
正艾滋病病毒适应新宿主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单点氨基酸突变调节中和抗体敏感性的研究,解析了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在适应新宿主过程中高速突变的分子基础和生物学意义。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病毒为了适应新宿主,其表面蛋白产生大量突变,并从"开放"构象快速转变为"闭合"构象,从而达到提高感染效率和免疫逃逸的双重目的。科学家通过病毒基因组学、定点单氨基酸突变、入侵细胞能力、中和抗体敏感性和结构生物学等系统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