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和理论品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我国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作为出发点,以解决我们国家和党所面临的问题为着眼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中国的成人教育,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始,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壮大.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历史的一个体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新时期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成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先驱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践成果,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构建新中国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从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过渡到执政党,备战赶考,孕育产生特质化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对西柏坡伟大历史实践的升华与凝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产物,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新时期,西柏坡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是我国五年一次的执政党代表大会,此次大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执政党对我国局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研究对其进行分析。一、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1.对于解决中国问题提出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新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战略不仅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新判断,也是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新要求,更是赋予新时代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以新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理论赓续和实践延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共享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归宿与属性。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发展对人本体的彰显,具有丰富的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人的存在、本质与发展等层面,对人作了科学规定。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生动彰显,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十七大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理论、发展动力、主体条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释,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为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特征的规定,包含着毛泽东、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因而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的新概括,它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整体,体现了卓越的理论创造性,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在新世纪的新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武器。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践行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源到内生、从单一到高质量的发展实践逻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开创了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所仓U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邓小平所以能卓越地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始终坚持了求实与创新相结合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胜特点,决定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邓小平坚持理论与实践才B结合的原只u,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新经…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八大虽然对国内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但由于在八大召开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八大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没有讨论这一问题,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也没有涉及这一理论问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是在八大闭幕前三天突然提出并匆忙写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去的。没有充分的研究讨论,导致了八大对中国国内主要矛盾论述比较粗略,文字表述不够准确科学。会后毛泽东对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持否定、怀疑态度并最终改变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由此可见,八大关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熟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这些理论对党建实践产生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为此,认真梳理、总结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这些理论对党建实践产生了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梳理、总结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包含着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必须坚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十六大精神 ,在“双重探索”中发挥教育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坚持理论创新 ,围绕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任务 ,规划一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它们之间构成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一个主题,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实现一个主题的三大举措,即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实现一个主题的三大保证,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深入把握十六大以来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进程,以便从系统性上对此予以科学认识,指导我们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所做出的各项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产物,既集中地展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纲领性文献。其理论创新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对90多年来根本成就的新总结;二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阐述和新定位;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阐释;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新概括;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部署的新谋划;六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七是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意义、实现途径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初步的研究,拓展了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视野。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更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应当承担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存在许多内在契合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中,探讨并论证了以课堂为核心,以实践为关键点,以评价机制为保障,推进高校“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教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本文以十四、十五大报告对教育的论述为参照,以十六大报告为原始文本,对十六大报告关于教育论述中的新教育方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农村教育、完善“资困”政策和制度。素质教育与创新等五个亮点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