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6,(25):223-224
幼儿园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是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课题研究经验,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幼儿园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聘请专家指导,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2.
课题研究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教师、幼儿的发展及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目前多数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背景下,我们关注的问题应从幼儿园要不要进行课题研究活动转向如何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近期,我们对一些开展课题研究的园所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为数不少的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中产生了倦怠感。幼儿园课题研究要走出现实困境,在教师自我努力的同时,还需要幼儿园科研管理部门的适当干预与反思。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做法和建议.希望能避免课题研究中教师倦怠感的出现,以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共同心愿。我园以福建省音乐课题为载体,通过理论引领,追求教师专业的隐性成长;通过问题驱动,实现教师专业的实用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师专业的梯次提升。  相似文献   

4.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改革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园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有助于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但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其缺乏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鉴于此,结合实际经验分析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提高研究者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各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意识在不断觉醒,掀起课题研究的热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幼儿园应端正态度、明确课题目标、增强课题意识、重视课题的选择、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获取并保持持续的生存发展能力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园不断明晰管理思路,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管理和研究实效,以研究促发展,以此不断增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幼儿园细节化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构建、家园互动模式探索等方面走上了一条和课题研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双向"行进之路。我园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教研管理制度,加强教科研管理工作,注重结合本园的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有效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教育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进入"十二五",随着各级各类教育实践对课题研究的需求日趋广泛,中小学幼儿园科研课题与教师个人研究课题数量增加迅速,课题研究"数量扩张"  相似文献   

8.
课题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促进教师和学科教学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科研型教师群体,让幼儿园教师都有科学研究素养,参与课题研究,促进其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使教师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是幼儿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开展园本研究要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确立课题,研究过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小的课题开始,积累研究方法与经验,逐步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在专家引领下,使课题研究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在研究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幼儿、幼儿园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定秀 《早期教育》2006,(10):12-13
“十五”期间,由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托幼办牵头申报,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的课题——“生成、预成技术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的运用”,现已结题并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授予优秀研究课题奖。该课题研究的突出特点是,一批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社区工作人员卷入了该课题的研究。我们把这种幼儿园之间联合进行课题研究的模式称之为“园际联动”。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课题研究是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的绿色通道,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阶梯和平台。常见的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专家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骨干率先发言,普通教师人云亦云。园长往往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起着引领研究方向、掌控研究过程、提升研究经验的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省级科研课题《幼儿园科学领域操作课程实施研究》为例,总结和分析了幼儿园实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可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洪玛莉 《学周刊C版》2014,(9):208-209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结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作为课程,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我园在课程领导中不断思索,寻求幼儿园发展特色,实施促进幼儿园科学保教的策略。我们立足于幼儿、立足于教师,从实际出发,从结构游戏课程研究开始,去思索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发展问题,深入研究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践行课程领导策略。从游戏课题这一研究视角进行引领,运用《指南》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结构游戏的研究方向,提升办园保教水平。主要从建构结构游戏课题的愿景和目标,建立课题实践的组织机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卓有成效等维度,且思且行,浅谈践行结构游戏课题关注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结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作为课程,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我园在课程领导中不断思索,寻求幼儿园发展特色,实施促进幼儿园科学保教的策略。我们立足于幼儿、立足于教师,从实际出发,从结构游戏课程研究开始,去思索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发展问题,深入研究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践行课程领导策略。从游戏课题这一研究视角进行引领,运用《指南》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结构游戏的研究方向,提升办园保教水平。主要从建构结构游戏课题的愿景和目标,建立课题实践的组织机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卓有成效等维度,且思且行,浅谈践行结构游戏课题关注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研究》2021,(3):F0002-F0002
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创建于1958年。幼儿园现有专任教师27人且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幼儿园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幼儿园教育与科研质量,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相似文献   

16.
傅蕴慧 《幼儿教育》2002,(12):27-27
美国学者威廉·维尔斯指出:“在教育系统中,我们的教师如果不参加某种形式的研究的话,他便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工作要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幼儿园教师宜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向茸 《考试周刊》2014,(82):179-180
本文以一则典型案例的研究探索幼儿园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路径,即从发现问题,选准课题;剖析问题,找准切入点;生成新问题,深入反思;反复探究,解决问题四方面入手,对研究效果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本研究的推广,促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提高突破教育难题、实施有效教育的能力,促使幼儿园开展的教科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园教科研体制的改革,打造幼儿园"以题促思,以思促研"的"微型课题研究"教科研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昆明市很多幼儿园中普遍开展了课题研究.笔者以昆明市第二十幼儿园和东华幼儿因为例,阐述昆明市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是如何选择课题、如何具体实施课题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何推广等问题,以供昆明市其他幼儿园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现有小课题研究管理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过分强调形式上的管理,注重结果,缺乏实质性的、具体的引领和扶持。为了让教师用心钻研,形成习惯,让教师用心钻研,不受干扰,管理者应当把小课题研究真正地还给教师。因此,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对小课题研究进行扶持性管理。所谓小课题研究的扶持性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政策、  相似文献   

20.
马荣  江橙 《幼儿教育》2000,(10):15-17
幼教事业发展到今天,有很多幼儿园在理论工作者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建构符合本园特点的课程模式。叙事性整合课程研究是广东深圳马荣教育机构近年来在南京师范大学几位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今年4月份,该机构曾邀请国内部分幼教专家对课题进行了诊断性研讨。专家们认为,该课题在创建富有特色的新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当然,研究有待深入。读者朋友在阅读本组文章的时候,要重在了解他们的研究思路,以便从中受到启发。本组稿件均由该机构及其所属幼儿园教师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