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开始曲: (出《济公》主题歌20″后压混) 关:“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许多小朋友都会唱电视连续剧《济公》的这首主题歌,有的小朋友还能边唱边表演。学着济公的样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2.
“济公”,即著名喜剧演员游本昌。他饰演电视剧中“鞋儿破,帽儿破”中的济公,家喻户晓。可是《济公》播放了八集后,计划中的九至十二集好久没有拍出来。什么原因呢? 1988年,有一家报纸发表一篇文章说: “一个靠济公抬高身价的演员,竟然向《济公》漫天要价起来,提出什么要签订‘立体’合同,否则就‘拜拜’!所谓立体者,拍摄费,主题歌录制费、音像出版发行费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采编播的少儿节目《“济公”谈济公》,获得了省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电视连续剧《济公》播放以后,在少年儿童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孩子学  相似文献   

4.
在我家斜对面的土墙上,也不知什么时候长了一棵小柿树。它太小了,以至于我从来不曾注意它。但正是这棵柿子树,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天,我没事到张老嫂子家去玩,她正忙着做鞋垫儿。看她忙成那样,我不禁戏问:“老嫂子,你做这么多鞋垫儿干什么呀?”她很认真地说:“做鞋垫儿卖呢,一双都卖六角呢。”“才六角?”我不屑地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了,又不缺吃穿,何必瞎折腾。”她笑而不语。吃午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却滔滔不绝地谈论张老嫂子做鞋垫儿的事,还笑她有劲没地方使,并且特意强调了做鞋垫儿如何…  相似文献   

5.
张小雪  沙亮 《出版参考》2007,(12):11-11
鉴真大师刚刚遁人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相似文献   

6.
许尚枢(天台济公文化研究会会长):济公传说的分布很广。首先是济公的出生地——天台的济公传说特别多,然后是杭州,杭州以外,全国还有15个省、市,都有济公的传说。关于济公是确有其人的,首先他是一个人,不是神。济公是天台人,出生在天台县城北面的永宁村,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济公少年读书是在赤城山,现在赤城山修建了济公院。后来他双亲亡故,舅舅把女儿许配给他,但是到了结婚的那一天他跑掉了,来到国清寺里当了沙弥。但在那边呆的时间不多,就到杭州的灵隐寺去了。因为国清寺原来的方丈叫瞎堂慧远,跟济公的父亲关系很好。瞎堂慧远以后到了灵隐寺去当方丈,济公就是冲着他到了灵隐寺,所以他是在国清寺出家,正式受戒在灵隐寺。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  相似文献   

8.
鞋样爱情     
前两天,买了一双鞋。穿上那一刻起, 我就像个恋物癖似的不停向人炫耀。假如 有人竟然胆敢说"不怎么样嘛",我就会仿 佛自己受了污辱一般向他指出这双鞋的出 众之处,直到他承认刚才的话是因为眼拙。 有朋友开玩笑说,我炫耀这双鞋时的神情 就好像在介绍自己的女朋友。 仔细想想,这话也没错。我对这双鞋  相似文献   

9.
小的时候就听老爸讲,长大了要有出息,以我朦胧的常识,出息就是出人头地,就是要出名,要大家都知道你。因此,我成天异想天开,绞尽脑汁地想要折腾点事出来,上学时常冒充是名将之后或者大肆鼓吹自己,放学就疯疯癫癫地学当时流行的济公,结果适得其反,不仅遭到众人的白眼,而且很挨了老爸一顿臭骂,说:“你小子别给我丢人了,小心我打断  相似文献   

10.
爱心大接力     
偶尔的一次小饭局,遇到了年轻的"小老板儿"李东,听说他在做"慈善",并未在意。只是处于好奇,便参与了他所说的"一个小活动"。然而,当坐在接我的来车上,与开车的同样的"小老板儿"徐伯功聊天时,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不得了的群体,正在做着一系列不得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的分析探寻包天笑的翻译,然后从包天笑的翻译看晚清儿童文学翻译的作品类型,晚清儿童文学翻译的作品特点,进而实现对晚清儿童文学翻译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2.
在内黄县17个乡镇的近百个村庄,人们经常见到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穿一件破夹克,脚穿一双土布鞋的年轻人,他叫翟书生,是内黄县的一名普通工人。就是这位貌不惊人的工人,为了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跑遍了内黄县的每个村庄,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作品400多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一阵"乒乓,叮当"的鞭炮声,婚礼拉开了序幕,一对新人走到了台上,只听新娘说:"谢谢各位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能有今天,多亏大伙儿的帮忙,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朋友,它就是档案!"档案?这跟结婚也挨不上啊?"可不是吗?这到底咋回事儿呀?"人们纷纷议论.要想知道咋回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4.
想起张乐平,眼前就浮起一张眯着眼睛的笑脸.他见人就笑,开口就笑. 1988年,老同学陈赓第从香港来上海,要拜访"三毛之父"——漫画家张乐平.我带他走进五原路张家寓所,老张一见到我,就笑眯眯地说:"我要感谢你,你救了我一命."我听了,莫名其妙,却是又惊又喜,我何时曾救过张乐平的"命"?老张就讲了在"五七干校"时的一段往事. 1969年秋冬,我们一大批编辑记者"臭老九",在毛泽东"五七"指示的"指引"下,被送往奉贤海边的"干校"劳动改造.《解放日报》的人员编列为十七连,我和张乐平都"荣列"为十七连"战士".我是已经"靠边站"的文艺部副主任,"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黑干将",还有"历史问题"有待再查清,必须进"干校"边劳动边检查.  相似文献   

15.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采访之前,很多人跟我说,"飞儿"的音乐很好听。采访之后,我跟很多人说,"飞儿"很有希望。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对音乐的执着,也看到台湾当红艺人的敬业。交谈中,感觉到他们不是通常概念里的那种偶像明星,而只是一帮单纯喜欢音乐的人。虽然灵魂人物陈建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新闻实践》2008,(8):46-47
近几年,栏目剧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迅速走红并呈现了燎原之势。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湖南经视的"故事会"、浙江影视频道的"本塘第一剧"、杭州电视台的"济公说故事"、"吴山夜话"等一批节目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在保持了较高收视率的同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图在分析栏目剧走红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的故事.有一天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一起去北非撒哈拉沙漠打猎,他们玩得非常开心,打了很多猎物以至于把所有子弹用完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头大狮子,而他们离自己的车子还有500米左右.这个时候日本人商人看起来很淡定,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双跑鞋,美国商人就很好奇,问他:"你在做什么?"日本商人说:"我在换跑鞋,这鞋比你们的耐克鞋功能强5倍以上."美国商人说:"这时候不管你换什么鞋都来不及了,你还能跑得比狮子快?"日本商人说:"我不用跑得比狮子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一步就行."  相似文献   

19.
题记:我含泪仰望蓝天,那里有一座闪光的墓碑. 那天下午,像往常一样,杨奇老师摆好装订的报刊和工具,下班时,向大家道声"明天见",随即点头一笑,便匆匆离去.谁也不会想到,他这临去的一笑,竟是诀别.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手机里收到一条段子,是调侃股市的,说什么:"西装革履进去,三点式出来;宝马奔驰进去,自行车出来……"诸如此类,还有一长串。因为我不炒股,看到这样的段子,嘿嘿一笑而已,并没有切身的痛感。但我猜想,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