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莎莎 《东南传播》2014,(10):132-133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由于自身所特有的服务性、通俗性、贴近性、参与性等特点,在地方电视台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并逐渐成为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电视传播基层单位在增加民生新闻节目时,如果定位不清,将会影响到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不利于民生新闻节目综合职能的发挥。针对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这一发展瓶颈,本文旨在探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准确定位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近年来是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争夺的媒体资源。然而,由于缺乏创新与改进,很多地方的此类节目存在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本文将从民生新闻的形成、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分支内容,并且由于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而广受青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曾经面临辉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体的冲击下显现了困境。电视民生节目如何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走出创新之路,这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同质化竞争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窘境之一.新闻节目也是如此。近年来.民生类新闻节目在观众美誉度,收视率数据以及市场份额取得了成功.各省市级地方电视台纷纷在新闻节目中打出了民生招牌。民生新闻虽然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节目.从新闻内容.播出时段到报道形式.都存在大面积的重叠和相似。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传播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中,民生节目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节目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方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多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电视台将民生新闻节目当作重要栏目下功夫进行打造,但也存在低俗化倾向、舆论引导失误等问题,应多条路径推进电视民生新闻健康发展,发挥其正确引导舆论作用。本文论述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正确导向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群众为中心,展现的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由于其节目特性,与传统时政新闻节目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应军 《新闻界》2012,(16):34-37
当前,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地方电视台开辟了大量民生新闻栏目,但栏目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不讲究编辑意识,不重视编排,栏目占用了很多的播出时间,却没能给观众提供足够、有效的节目信息量,严重影响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和节目的传播效果。本文拟从选题优化、编辑意识、传播符号三个方面对民生新闻栏目的信息量管理和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位通过对安徽淮南电视台《今晚800》节目的内容分析,总结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取胜之道,并对该类型节目取胜之下隐藏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杨潇 《声屏世界》2021,(4):34-35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陷入发展困境,而《1818黄金眼》这档节目顺势而为,脱颖而出.文章以这档节目为例,从融媒传播、发展品牌、孵化IP等方面探析全媒体传播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电视"帮忙"类新闻节目的兴起之际正逢构建和谐社会之时,"帮忙"的特性决定了此类新闻节目在当前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自我调整的—个主攻方向。本文从地方电视台"帮忙"类新闻节目兴起的背景、竞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作铺垫,推动此类新闻节目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娜 《新闻世界》2010,(11):85-8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民生问题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各级电视台竞相创办了民生新闻节目,以期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本文以蚌埠电视台《淮河晚报》为例,分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菁 《传媒》2016,(13):91-93
不同于其他节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角色定位、语言风格、个性形象等都有着全新要求,《新闻现场》栏目具有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板块化编排、多媒体联动等特色,栏目主持人在团队、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在主持群打造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本文以《新闻现场》栏目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群的打造艺术,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节目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挖掘视听语言的合理性因素渗透到节目中,提高新闻的艺术色彩,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应用要从健全评估体系、创设批评氛围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展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律,为受众创设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传递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升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国平  姜睿 《传媒》2011,(3):41-42
由于存在片面追求高收视率等原因,我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很大程度上处于结构失衡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偏重"联播新闻"式的时政报道和民生新闻,致使大量财经报道、专题分析、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等节目形式几乎丧失阵地。地方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之道,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宏观政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天,传统媒体受众面受到蚕食。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想生存发展,除了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外,培养民生新闻节目的优秀主持人也是吸引受众、树立节目品牌效应的手段之一。那么优秀主持人的特质是什么?优秀主持人是天生英才还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而成就?  相似文献   

17.
孙丽 《新闻传播》2010,(6):56-56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随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各地掀起“电视民生新闻热”。  相似文献   

18.
地方电视台为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对电视收视市场的激烈竞争,以节目形态融合的方法创制出了“方言民生新闻脱口秀”这一新的节目形态。它是将西方的“脱口秀”加以本土化改造,使用地方方言口语,评述百姓生活故事,反映百姓认知、愿望与情感的新闻节目。这一节目形态的创制,对于地方电视台赢得受众市场,构建新的公共领域具有积极意义,也彰显出地方电视节目形态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解娜  于惠淑 《新闻世界》2009,(12):87-88
《拉呱》是齐鲁电视台于2005年10月31日开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凭借内容上的本土化和曲艺化的播报方式,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山东观众的喜爱,而《拉呱》也因此成为齐鲁台的品牌节目。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播出形式以及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揭示《拉呱》成功之处,希望类似的民生新闻节目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黄宁 《新闻前哨》2006,(1):45-46
取材软性,播报方式软化,拥有另类节目特征的民生新闻节目,使中国电视界出现了耳目一新的景观。一时间,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火曝,媒体和观众好评如潮。但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大众的审美需求也随之提升,在他们审视的目光下,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