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与CO_3~(2-)在溶解性表中相应的符号是"溶、挥",存在与多种生成物之间的指代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为此,引入符号条件,得出H~+与CO_3~(2-)组合在溶解性表中相应的符号只对应H_2CO_3这一生成物。再通过分析论证,进一步得出H_2CO_3只具有可溶性,不具有挥发性,因此建议将H~+与CO_3~(2-)组合在溶解性表中的相应符号改为"溶(或)-"。  相似文献   

2.
小议《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四川苍溪中学(628400)敖平《化学教学》93年第2期刊登的《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溶解性对比》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反应原理是无可非议的。但实验目的之一──证明在相同条件下,NaHCOs比Na。COs的溶解度小,...  相似文献   

3.
FeCl_3和Na_2CO_3反应的产物书本上一直持有两种书写形式,第一种:生成沉淀2Fe~(3+)+3CO_3~(2-)=Fe_2(CO_3)_3↓,第二种:双水解2Fe~(3+)+3CO_3~(2-)+3H_2O=2Fe(OH)_3(胶体)+3CO_2↑。高一化学课本中“酸、碱、盐溶解性表”注明“不”,意思是沉淀,应该写成第一种形式。但是许多书上指出第一种形式是错误的;应该写成第二种双水解形式。那么正确的是哪一种呢?  相似文献   

4.
八、碳酸和碳酸盐 1.H_2CO_3的性质:碳酸实质上就是CO_2的水溶液,由于CO_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且H_2CO_3的电离度很小(25℃时第一电离常数K_1=4.3×10~(-7)),所以碳酸是一种很弱的酸,它具有弱酸的特点,如不与难溶性弱碱反应,也不与CaO、Fe_2O_3等不跟水化合的金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所有的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正盐中只有铵盐和碱金属的碳酸盐溶于水,而且在含氧酸盐中,一般都是酸式盐的溶解度大于正盐。这是因为酸式盐的电荷低,半径大降低了正负离子间的作用力,使其溶解度增大。但在此却出现一反常情况,即铵盐和碱金属的酸式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相应的碳酸盐小。如20℃时,100克水中,NaHCO_3溶解度为9.6克,Na_2CO_3溶解度为21.5克,KHCO_3溶解度为32.2克,K_2CO_3溶解度为110.5克,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教材中解释为:与HCO_3~-离子在他们的晶体中通过氢键结合成链有关。即:  相似文献   

6.
碱土金属碳酸盐化学性质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讨论了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在水中的溶解性,在强酸和二氧化碳溶液中的溶解性等碱土金属碳酸盐的重要化学性质,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常见的弱酸H_2SO_3、H_3PO_4、HF、HNO_2、HCOOH、CH_3COOH、H_2CO_3、H_2S、HCN、H_2SiO_3、C_6H_5OH、HClO、HAlO_2及对应的阴离子,常见的弱碱NH_3·H_2O、难溶性碱及对应的阳离子,溶解性表。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80年第4期,在“盐跟盐反应有哪些规律可循”?一文中,认为氯化铜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将生成氢氧化铜。对此我提出不同看法:氯化铜中的铜离子与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应该是一样的。而硫酸铜与碳酸钠反应,将不生成碳酸铜,而生成碱式碳酸铜沉淀①:2CuSO_4 2Na_2CO_3 H_2O=CuCO_3Cu(OH)_2↓ CO_2↑ 2Na_2SO_4在这个反应中也有CO_2气体产生。因此我们不能光凭有气体产生这一点就肯定反应中不会生成碳酸盐,必定是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体系(-)联的单质〔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H)碳的氧化物——CO和CO。(三)碳酸和碳酸盐1.碳酸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和不稳定性2.碳酸盐2)碳酸盐的检验取少量固体(或溶液)并滴加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四)有机化合物1.甲烷(CH。)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天然气、沼气中。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CH。+ZO,ed-no,+ZH刀2.酒精。甲醇和醋酸1)酒精(乙醇C。H;OH…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反应原理CO_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_2CO_3)与NaOH的反应。当n(CO_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_2 2 NaOH=Na_2CO_3 H_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_2CO_3和NaOH,或只有Na_2CO_3;再向其中通入CO_2,则发生反应②Na_2CO_3 CO_2 H_2O=2 NaHCO_3;①②为连续的两个反应,可叠加得反应③CO_2 NaOH=NaHCO_3。即当n(CO_2):n(NaOH)≥1:1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_3;当1:2相似文献   

12.
推断题要求综合能力高。但是初中涉及到的物质种类不是很多且比较典型,所以解答推断题首先要对教材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做到心中有数.如重点学习的单质有:O_2、H_2、C、Fe;重点学习的氧化物有:H_2O、CO_2、CO、CaO、Fe_2O_3、CuO;重点学习的酸是盐酸和硫酸;重点学习的碱是NaOH和Ca(OH)2;重点学习的盐是NaCI、Na=CO_3、CaCO_3、NaHCO_3.  相似文献   

13.
<正>一、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对应,指不含碳元素的纯净物及部分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烷基金属、羰基金属、金属的有机配体配合物等物质。1.气体(1)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_3、HCl、HBr、HI。(2)可溶于水的气体:CO_2、Cl_2、H_2S;  相似文献   

14.
一、碳酸盐大多数固态碳酸盐在高温下都不稳定。正盐与相应的酸式盐相比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除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外,其它碳酸盐受热分解时大都会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较稳定,在高温下才能分解。例如:CaCO3高温CaO+CO2邙M gCO3高温M gO+CO2邙其他活动性较弱的金属碳酸盐加热时就能分解,例如:ZnCO3△ZnO+CO2邙酸式碳酸盐则因含有H CO3-,所以很不稳定,稍热即分解。一般先分解为正盐,若正盐还能分解,则继续分解。例如:2N aH CO3稍热N a2CO3+H2O+CO2邙Ca(H CO3)2稍热CaCO3+H2O+CO2邙碱式碳酸盐也…  相似文献   

15.
一、掌握要求1.了解碳的单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毒性;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甲烷、乙醇、甲醇与醋酸、煤与石油的一些知识。2应用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综合分析能运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推断有关物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二、内容总结1.碳的单质的比较。2.碳的氧化物的比较。3·碳酸及碳酸盐。(1)碳酸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和不稳定性。(2)碳酸盐峪名:大理石、石灰石、白至等。【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____j(_、__。,t____高温____山依nyW…  相似文献   

16.
1983年版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第220页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四瓶五色钠盐溶液,已知它们是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怎样鉴别它们?” 《教参》的解法是:“先用Ba(Cl)_2检验出硫酸盐和碳酸盐,……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_2(CO)_3和(Na)_2(SO)_4,无沉淀生成的为NaCl和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初中化学中(会)考以及化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一些题型新颖、灵活多变、难度较大的讨论式计算题。这类习题如何解答呢?遇到这类习题.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找准题中给定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联系实际列方程进行分析和讨论。现归类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用讨论法求元素的化合价倒1某企属元素的硫酸盐和碳酸盐的式量各为a和b,求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并写出硫酸盐的化学式。解析设该金属元素为R,且其化合价为n,因n为未知数,因此应分两种情况来讨论:(1)当n为奇数时.则碳酸盐和硫酸盐的化学式分别为R2(CO3)、R2(SO4)…  相似文献   

18.
含氧酸盐的性质,归纳起来有溶解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等四点,碳酸盐的性质和其他含氧酸盐相比,显得较为典型。本文从  相似文献   

19.
一、专题归纳总结(一)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比较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3.单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二)买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I)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该气体.(2)根据所选择药品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要制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来确定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模拟钢渣在流化床中的碳酸盐化反应。运用双流体模型来描述流化床中的气固两相流动。采用未反应核模型计算反应速率,扩散系数根据反应过程中颗粒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修正。通过UDF自定义程序导入化学反应速率,实现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传质和化学反应之间的耦合。模拟结果可知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吹气速度、CO_2浓度均对反应有一定的影响,缩小颗粒粒径,提高反应温度、吹气速度、CO_2浓度都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其中CO_2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