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尤其是近一、二年间,报纸副刊版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惹眼的是“周末版”席卷全国。这种具有副刊性质的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社会版、休闲版以其杂志化的面孔,出现在各地报摊上,而且还颇受欢迎。正版报纸即使是摆上报摊无人问津,而以周末版的形式上摊,保险立刻销路大增,如果再有一、两篇叫座稿件,洛阳纸贵也并非天方夜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传统的副刊观念受到挑战,原有副刊载体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变革。从内容上看,虚构类作品让位于纪实类作品,文学性服从于新闻性。这已经成为副刊发展不可小视的一种潮流。从形式上看,诗歌、小说之类作品逐步减少,纪实文学、深度新闻大量增加。这也是副刊发展不容忽视的一种趋势。可以有充分理由认为,今天的副刊已经从纯文学副刊样式中走了出来,由附着一族变成富有个性的一种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报纸近几年来出现的周末版热,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综观办得好的周末版,他们在接近性与高品位二者的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但毋庸讳言,有些报纸的周末版在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上失之偏颇,注重了接近性,忽视了高品位,“接近”变成了媚俗,周末版变成了“自由版”,格调低下,品位平庸,偏离了办报宗旨。 追求接近性与高品位的和谐统一,努力“近”中求“高” 周末版是在增强报纸的接近性的强烈呼声中问世的,也以其“接近”令读者耳目一新。所谓接近性,是指报纸宣传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式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生活中存在着新闻报道的“矿藏”,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人们最关心的东西。周末版具有接近的优势,因而赢得了读者。但是,人们对周末版高品位的要求也不容忽视。高品位  相似文献   

3.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4.
露角新荷──报纸副刊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张雅安进人九十年代,尤其是近一、二年间,报纸副刊版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惹眼的是“周末版”席卷全国。这种具有副刊性质的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社会版、休闲版以其杂志化的面孔,出现在各地报摊上,销路大增,而且还颇受...  相似文献   

5.
据说全国2000多家报纸中,有四分之一以上出了周末版、星期刊或月末版。这些报纸以其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在一哄而起的一部分周末版、星期刊中,使副刊这块高雅圣洁的“精神家园”在新闻导向、文化导向、价值导向方面出现某些偏差。时至今日,随着众多读者鉴赏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迫切要求办出高品位、有特色、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备的周末版和星期刊。 《新疆军垦报·星期刊》创办于1991年。笔者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实践使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时下报纸副刊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周末版、月末版等等。报纸副刊的兴起,是一件好事,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显示了文化发展的宽松环境。但是在这漫天飞舞的副刊“轰炸”面前,真正显出自己办刊个性的副刊还是不多见的,大多都是以娱乐性和  相似文献   

7.
高品位的美学追求俞虹(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授学院副教授)《浙江卫视周末版》(以下简称《周末版》)所取得的成就,已为各界人士所注目,与主创人员高品位的美学追求密切相关。在大众传播领域中,任何成功的作品势必都蕴涵着传播者的审美意识.这一点我们在《周末版》的节...  相似文献   

8.
报纸周末版,俗称“周末刊”或星期天刊。“周末版”通常以社会特写和生活、文化副刊为主,在内容上同母报保持一定的距离。“周末版”现已成为报纸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小特区”。  相似文献   

9.
5月中旬,由陕西日报周末编辑室和西安晚报周末专刊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周末副刊导向意识与可读性研讨会暨西北五省区省级晚报周末版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咸阳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南、湖北、四川、安徽、云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13家报刊的新闻界同仁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们围绕着周末副刊如何增强导向意识和可读性这样一个中心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还就现阶段周末副刊普遍存在的一些毛病以及如何进一步塑造完善周末版良好的品牌形象,再创新的辉煌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研讨会自始至终气氛热烈,代表们发言踊跃。 党报的周末副刊是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导向性和思想性是周末版的灵魂,也是它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报纸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版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中原铁道报先后创办了《通途》文艺副刊和《五光十色》文化生活副刊。在周末版、星期刊大量出现,传统的副刊受到冷落的时候,我们的副刊却受到郑州铁路局38万职工的青睐和欢迎。多年的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而今,一张报纸受读者欢迎与否,从某一视点上看,与该报副刊的受欢迎与否直接有关。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态势下,全国许多报纸,几乎是不谋而合地争办“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面对这一周末版热的新景观,如何办好地市报文艺副刊?我认为:必须在观念上、行动上实现四个转移,即:纪实性转移、包容性转移、开放型的地方性转移和综合审美性转移。实现由“与现实保持适当距离”到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的纪实性转移  相似文献   

12.
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当今的副刊正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之所以说广义,是副刊从过去单纯的艺副刊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从周末版、社会纪实、大特写,到各种服务类知识类的专刊、金页,副刊在新闻纸上已占据了很大的地盘。而副刊在近十年来的这种高速发展,虽然声势浩大,战果累累,  相似文献   

13.
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许多报纸争相办起了周末版和星期刊,煞是好看。在我这种专业看报者看来,周末简直等同于一个轻松的假日。早一些的有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经济参考报周末版,接着就是一大批省市报纷纷扩大副刊版面,向周末版过渡,连我印象中比较古板的河北日报,最近开辟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想从报纸副刊文体的变化上探讨一下报纸副刊改革的态势。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近年来报纸副刊文体形式的一些变化。众所周知,传统的报纸副刊文体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形式,这些形式无一不属于文学式样。因此,我们的报纸副刊也多叫文艺副刊,报社管理副刊的部门也多叫文艺部。它的命题和职责都很明确,是报纸中负责编发文艺作品的地方。那时报纸文艺版,是报纸中的文艺。然而现在却不同了,副刊中的这种“文艺”特征在明显减弱,而其“新闻”和“娱乐”特征则大大加强,原有的副刊版面和格调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特征,于是扩而张之的“周末版”、“星期刊”则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副刊版面也被大大地改造了。它们被改造和扩张的共同点是:不再仅以副刊原有的那些文体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代之以更新颖、更写意、更酣畅、更真实的装潢走向社会、人生和市场。有趣的是,这种文体的变化还带来了报社机构名称和版面名称的变化,“周末版”、“星期刊”取代了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副刊”,而且大有比叫一般意义上的“副刊”更时髦、更新潮;即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副刊,也不再使用“文艺”两个字,不再叫“文艺部”而改称“副刊部”或“综合副刊部’了。这实在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变化。对于副刊同行来说,不管你有意无  相似文献   

16.
程融 《新闻界》2003,(4):46-46
说起周末版,人们总要将它与“休闲娱乐”联系起来,但如何体现休闲娱乐,特别是作为一级党报且与正刊相互依存、互为对应的周末版应当怎样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休闲娱乐”并非不要新闻性、导向性及时代性。我们知道,新闻版即正刊讲究的就是新闻性、导向性,近几年来又在社会性、可读性方面作了很成功的探索,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副刊呢?从外延来看,党报的副刊同正刊一样,都是一张新闻纸,都毫无疑问地力求达到一个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从内涵来看,副刊也在尽力走到前台,特别在弘扬主旋律方面,希望以自己独特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编辑周末版的实践中强烈地感受到,周末版与正报的新闻版相比,既有同一性,又有相对“独立”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我们周末副刊的采编人员要时时刻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步伐,切勿因“独立”而偏离了办报的方向。周末副刊必须和正报在同一舞台上,在统一指挥下,各种不同的乐器紧密配合,共同奏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  相似文献   

18.
而今,一张报纸受读者欢迎与否,从某一视点上看,与该报副刊的受欢迎与否直接有关。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态势下,全国许多报纸,几乎是不谋而合地争办“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面对这一周末版热的新景观,如何办好地市报文艺副刊?我认为:必须在观念上、行动上实现四个转移,即:纪实性转移、包容性转移、开放型的地方性转移和综合审美性转移。实现由“与现实保持适当距离”到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的纪实性转移“文化大革命”之后,文学创作的轰动效应曾给作家带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喜悦,也给编辑带来慧眼识珠的欣慰。尤其改革开放,使一度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中国文苑,开始了由复苏走向振兴活跃的历程。这期间的报纸文艺副刊,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比较注重追求和保持纯文学的品格。副刊上  相似文献   

19.
当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之根本,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如今的副刊已不仅指文艺性副刊,还包括专业性和专题性副刊,像报界近年的“扩版热”与“发行大战”中,出现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增刊、专刊、特刊、导刊及周末版等,都可谓副刊的延伸和变种。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的开始,存在了百年之久的报纸副刊伴随着经济大潮,内容突破了传统纯文学的框架,延伸到文化、生活、休闲娱乐、汽车、房产等领域;大众倾向日甚,尤其是周末版、星期刊、周刊突出了社会性,强调了可读性和娱乐性,副刊由此变得异彩缤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