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何秀梅 《课外阅读》2011,(11):179-179
现在中学生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往往忽视了批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本文指出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巧妙的批评、无声的批评、善意的批评、诚恳地批评、严厉的批评五个方面的阐述,阐明任何正确地使用批评。教师应慎重对待批评,要发挥批评的功能,必须掌握批评的艺术,能达到批评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生犯错误后,教师的批评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促使其改正错误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习惯上总是爱听好话,恭维话, 而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听到批评后,感情上不免发怒、不平、焦虑等,也往往会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等。作为教师,要想办法消除这种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进而使之产生积极作用,除了批评要实事求是,掌握分寸和时机、注意方式方法外,还要努力作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然而,批评教育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是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运用的教育艺术。批评教育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可以说,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了批评。然而,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是一剂良药,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用得不好,批评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人看来,老师对学生 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正因 为“苦”,被批评的学生才会屡屡 产生抵触情绪,致使批评的效果 大打折扣——此即批评的“负面 效应”。 但,也有一种老师挺聪明,总 能把批评变成阳光雨露。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教师指出学生错误.并促其改正的有效教育方式。教学离不开批评,要达到批评的目的,就要讲求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时下倡导赏识教育,批评教育谈得很少,怎样批评谈得更少。把批评教育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倒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其关键在于一个诚字,真心诚意的帮助远胜于敷衍听任的冷漠,这就需要切实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那么批评的智慧就如涓涓细流,流入批评艺术的海洋了。以下试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举例浅析: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有必要重提批评教育,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有单纯指责、粗暴触动及感受爱心、共同成长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曹中原 《湖北教育》2002,(23):15-15
常听见一些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学生,批评一百次也是枉然。”其无奈的神情令人痛心,也发人深省。 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完善自我。换句话说,有效的批评应该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感叹批评失灵的教师,恰恰是在“转化”上显得无能为力。 笃信“严师出高徒”的教师,常以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来对待学生的错误。其结果,教师自己消耗了无谓的精力,受批评的学生身心说  相似文献   

11.
黄卫 《南昌教育》2009,(7):35-35
当前,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主体性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理论,但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的批评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批评能教给学生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那么,班主任如何运用批评手段,既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根据我当班主任十几年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2.
批评教育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正确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程度难以做到合理的控制,那么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批评教育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要讲究方法手段,不仅要批评也要给予肯定。既有对于学子的热情和期望的态度也有一个冷静分析的理智,这样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于自身的关怀和爱护,使其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给老师。本文就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批评教育法来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做到批评、教育两者兼得。  相似文献   

13.
正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时常用的方式,但批评多了、批评过了、批评狠了,学生便会产生"批评免疫抗体",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但教育不只是一味地批评、斥责、怒骂,更需要善意的提醒和真诚地帮助其分析犯错的根源,由此及时指导学生改正错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作为一名正处在成长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违纪犯错,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受到批评当然是少不了的。虽然批评的手段人人会用,但技巧各有不同,批评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不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的方式不妥,不分场合,语言不当,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但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人师者,在批评学生时,必须周密思考,把握度和量,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结合具体问题,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批评方式,讲究批评的艺术性,给学生良性刺激.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这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探讨的问题。在中学教学中,更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注意把握批评的度,不然,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笔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广大教育工作商榷。  相似文献   

16.
教育本身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批评态度和方式,选择好批评的时间和地点,将批评教育和表扬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批评是一种必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但由于批评具有负面性,在使用批评这个手段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的表扬和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用得很多的教育方法,不同方式的表扬和批评效果不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阐明表扬和批评的作用及原理,并提出科学艺术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彭小眉 《亚太教育》2019,(11):33-33
批评可以鼓励人向前,鞭策人进步,引导人归正。我国教育家周玉仁说过:“不随便批评,而批评有方,疏而不堵。”批评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只要注意批评的技巧,灵活运用批评策略,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就能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学生“净其心,正其行”。  相似文献   

20.
面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错误,如果教师一味直接、反复地批评,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批评的效果适得其反。应立足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变批评为表扬、化批评为激励、寓批评于幽默,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的批评艺术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掌握这门艺术,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