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凡钓到鱼,都希望回到家后鱼还是活的。可遇到距离远,途中时间过长的情况,十有八九鱼都会死掉。无论用水桶装,还是将鱼的眼睛蒙起来,都不理想。 1992年夏天,一位朋友约我去他喂养的鱼塘里钓鱼,路程较远,考虑到带回的鱼没有存活的可能。可在别人喂养的鱼塘里钓鱼,一怕钓不到难看,二怕钓多了不好意思全拿走,三怕放回鱼塘的鱼死了伤主人的心。于是,我每钓到一条鱼,在取钩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5,(9):46-46
满足爱好两个妇人碰到一起,闲聊起来。甲:“你婚后为你丈夫办的第一件事一定很有趣吧?”乙:“可不,我首先在房屋后面挖了一口鱼塘。”甲:“这是为什么?”乙:“你知道,我丈夫是个钓鱼迷,要他常常呆在家里陪我,首先必须满足他的钓鱼爱好。”夜钓丈夫夜钓空手而归,满脸倦意地走进家门。妻子见了笑着说道:“晚上鱼都睡了,你还钓什么鱼呀!”一旁的儿子插话道:“我知道,爸爸一定是去钓前几天我们在饭店吃的那种晚(鲩)鱼了。”无法钓鱼“我们一家想外出钓鱼可算难极了,去年准备,可直到今天也没能去成。”“为什么?”“我喜欢到郊外水库里钓鱼;我妻…  相似文献   

3.
现在喜欢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可是能钓到鱼的水域却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我们平原地区,没有大型水库,虽然有江河,可是鱼却少得可怜。为了过钓瘾,只能到人工养殖的鱼塘垂钓,但是费用很高,还缺乏野钓情趣。我在一次随旅游团到外地旅游时,看到一些大型水库常有很多人在钓鱼,引得我心急手痒,真盼望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也到这样的大水库住钓几日,好好过过钓瘾。其实我们这些钓鱼人都喜欢到自然水域钓鱼,特别是到大水库钓大鱼,那才是我和所有钓鱼迷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钓友老王对我说:“你听说了吗?老邱头在西郊老侯鱼塘钓鱼,别人半天钓半斤,一两斤,最多3斤,他却钓了十几斤,天天如此。他有什么秘密武器呀?为什么能钓这么多鱼?”  相似文献   

5.
一有空就想钓鱼,钓龄也有十七八年了。我属于自我娱乐型的钓迷,常在自然水域过过钓瘾。钓到大鱼我高兴,钓到小鱼不扫兴,钓不到鱼也不着急。只要有鱼可钓,我就有那份钓鱼的耐心和兴致。 去年4月份,在紧临黄河大堤的一个废弃鱼塘中,我钓起一条重1850克的鲤鱼。私下里高兴了两天,因为我破了自己十几年来手竿钓鱼单尾重的纪录。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当我再次兴冲冲地来到这个鱼塘时,我却被惊呆了:那鱼塘被  相似文献   

6.
雪钓     
包光潜 《钓鱼》2014,(3):1-1
好久没去钓鱼了,前些年置办的钓鱼行头也不知扔到了哪里去了。老婆帮我找出钓竿、渔线轮等,但有些不能用了,只好到附近的渔具店去买。回来一算,花了近百元之多,按眼下鱼的市场价,如果钓不到十斤鱼,就不划算了,这是经济帐。钓鱼人未必都是为了鱼才去钓的,但问题是到鱼塘什么鱼也钓不着,多数人还是心情不爽的。如果纯粹为了修心养性,不如独钓长江。  相似文献   

7.
刘汉初 《钓鱼》2006,(9):35-36
一天,我去钓鱼俱乐部打探哪里鱼好钓,店主热情告诉我“:你们都说鱼不好钓,可昨天上午,一位王钓友在北杨水库钓了120多条鲫鱼”。我忙问他在什么钓位,用什么饵,鱼的大小。他说不知道。正说着,一位身高1.7米左右,穿着钓鱼背心的人进来,店主说:“就是他,你问他吧?”我与这位钓友似  相似文献   

8.
有位钓友初学钓鱼,十次出钓九次空,但他每次都能找到没钓上鱼的借口。这天他又没钓到鱼,老婆见他又空手而归故意问:“鱼呢?”这位钓鱼新手一点也不感到窘迫,反而郑重其事地问:“今天农历几号?”“五月初五。”老婆茫然地回答,  相似文献   

9.
朱剑飞 《钓鱼》2012,(1):40-41
精养鱼塘,在这些鱼塘钓鱼,可谓顺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鱼论斤称,鱼塘老板巴不得你钓的越多越好,所以绝不会动手脚让你难钓。还有人形容精养鱼塘如同在水缸里钓鱼,既容易也没有意思。总之,提起精养鱼塘,那就是去拿鱼,但偏偏我最近几次在精养鱼塘惨败,痛定思痛之下,一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最近,重庆市发生一起钓友垂钓时,碳素竿碰到高压线,造成钓友触电的伤亡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这样的:今年5月27日的下午,久雨初晴,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叶卫便邀约了4位钓友同行,去到南岸区黄桷垭镇新市场养鱼户王某的鱼塘钓鱼。由于叶卫的钓位选择得好,不一阵便钓到几条又大又肥的鲫鱼。其他4个钓友钓了一阵,无鱼上钩,便转移到其它鱼塘去钓了。因叶卫已钓到鱼,便不愿转移,仍坚持在这个鱼塘垂钓。5时左右,他还想多钓  相似文献   

11.
邵进成 《钓鱼》2004,(23):50-50
1995年以前,我是不喜欢海钓的,那时的我更喜欢钓螃蟹。那里父亲已经退休,以前他就喜欢钓鱼,只是没有时间。现在倒是有时间了,可是母亲不让他独自一人驾船出海钓鱼。这一天正好国庆节放假回家,父亲就找借口了:儿子们都要放假回家了,应该去钓点鱼回来让孩子们尝鲜。母亲的回答很干脆:不行!  相似文献   

12.
陈诚  蔡迎红 《垂钓》2001,(6):77-77
要问:“钓鱼为了什么?”我可以肯定地回答:绝不是为了吃鱼!我从未听说哪一位是因为酷爱吃鱼才成为钓鱼迷的。首先,养鱼塘论斤收费,鱼价高出市场一大截,想吃鱼去买就是了,何必当那个傻帽儿;其次,在论竽收费的鱼塘里,苦守一天不一定能钓到几条鱼,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的(也许长年累月天天钓的钓友无此感受),也不合算;再说,就算找野塘钓吧,没人管的沟渠水塘要么被污染,要么被电、毒、炸得面目全非,都不知到哪能找到像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我和其他钓鱼爱好者一样,一到休息的时候总想找个塘口放松放松,过过鱼瘾。可一到冬季,鱼儿活动量小,进食少,所以想和鱼儿亲密接触总是不如天热时容易。可是真想钓鱼,机会随时都有,不分季节。前几天,晴到多云,气温-6℃,我在家很无聊,于是就约好友去钓鱼。他不但不去,反而教训我:“天这么冷,手都伸不出去,还去钓鱼!”没办法,我的钓瘾上来了,只好一个人出去看看。我来到以前常去的一个鱼塘,这个鱼塘约有13亩,深约2米,平常很上鱼。可是今天满塘结冰,约2厘米厚,这怎么钓呢?既来之,则安之,我找鱼塘老板要来一根长15米的绳子,捆了一块红砖破水,好一…  相似文献   

14.
捞鱼     
四海 《垂钓》2005,5(2):68-69
某日,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如今钓鱼再也不用屁颠屁颠地往乡下跑了,有人在闹市区开了个“姜太公鱼塘”,各种鱼都有。末了,他还约我本周末就去钓一回,我极为爽快地答应了。尽管我知道“姜太公鱼塘”是个养鱼场,老板的目的无非是卖鱼,但毕竟挡不住垂钓的诱惑。因此,星期六一大早我和朋友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鱼塘。在那用瓷砖砌成的方形鱼塘里,一条条肥胖的鲫鱼、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7日,立春的第四天,温度3~10℃,钓鱼的躁动“腾”地一下跑上我的心头。其实比我还“痒”的大有人在,这不,电话铃响了——邀我钓鱼的。接着,手机又叫了,是钓友发来的短消息,连何时见、何地钓都说好了,难怪我老婆经常“夸”我们“酒是男人精,烟是男人气,钓是男人神。”上午10时左右,我们五位钓鱼迷在离家不远的一家养殖鱼塘会师。说是养殖鱼塘,其实不然,两年前因鱼塘主进城赚大钱,撇给他老娘照看,老太太年岁已高,走路蹒跚,每天坐在塘边收钱,10元钓一天,所以垂钓的人颇多,把塘周围轻软的草地硬是磨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鱼也大部分被钓…  相似文献   

16.
野钓四忌     
所谓野钓,从广义上讲,即到除鱼塘以外的水域钓鱼;从狭义上说,野钓包括海钓、江钓、河钓、湖钓、道壕钓、泡子钓、小溪钓等等。野钓与塘钓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其共性为:使用的渔具基本相同,钓法和钓技基本相同,钓鱼的品种也基本相同。不同点是:野钓的钓点不确定性,野钓水域的鱼密度不稳定性,野钓鱼的品种繁杂性,野钓的季节局限性,以及野钓鱼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可预见性等等。  相似文献   

17.
钓鱼小将     
我从小就爱好钓鱼,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去钓鱼,学上鱼饵、弹竿、如何看漂和提鱼,就这样我在鱼塘边长大了,成为了一名钓鱼小将,有些钓鱼的老翁还钓不过我呢! 但有的老渔翁不信我一个毛丫头会钓鱼,哈哈笑着说要同我赛一赛。我憋了一口气,发誓要钓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瞧瞧。  相似文献   

18.
王书生  路安 《钓鱼》2007,(3X):31-32
2006年12月9日,气温-1~6℃。下午3时,我和钓友跃红去城郊一个论斤收费的鱼塘钓鱼。这个鱼塘不大,深浅比较平均,是一个水泥砌成的钓鱼塘,长约30米,宽约20米,两岸各向塘中心突出搭建了一个3米见方的钓鱼台。根据以往冬钓的经验,我和跃红在北岸的钓鱼台前打窝下钩。这里背风向阳,是冬钓的好钓位。这个鱼塘平时水位1.8米左右,今天下钩一试,水深只有1米左右了,但水色还行。我和跃红搓饵下钩,等待了近1个小时,饵换了无数次,浮标竟然动都没动。是塘里没鱼吗?可能这是按斤收费的鱼塘,老板巴不得你多钓几条,不可能没有鱼。是天太冷鱼不开口吗?也不大可能,冰钓还上鱼呢,更别说这不结冰的水面了,何况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有6℃,老板说三天前气温-3—4℃,还有人钓到不少鱼。那会不会是水温低,鱼不游动造成的呢?想到这儿我拿起鱼竿沿塘转到了南岸。到了南岸才发现,从岸边往塘中心3米的范围内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看来背阴处水温的确是低。  相似文献   

19.
肖红卫 《垂钓》2006,6(7):34-35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正常情况下,我们钓鱼总是要先找底然后钓底。但由于天气、钓场、鱼情的不同,鱼儿不在水底的时候,你还在一味钓底就不对了,只有钓上鱼才是硬道理!经常和我一起钓鱼的朋友常常问我:为什么你总是钓得比我们多?其实很简单,只有找准鱼层才能钓好鱼。  相似文献   

20.
邹卫平 《垂钓》2006,6(12):29-29
钓大鱼得用大饵钓,这个结论是与弟弟卫邦一起钓鱼时相比较而得出的。我们兄弟俩从小都喜欢钓鱼,而且是两个流派的:我喜欢玩精细的,钓组能小则小。打窝也能少则少。弟弟则相反,喜欢用粗线大钩,打窝往往也很重。他说这样能钓大鱼,我对他那套理论不以为然,认为鱼见食就能吃,无论大小,只要是口味合适,就没有不吃的道理,自然界里哪有那么多的食物供鱼挑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