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的示错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英 《考试周刊》2009,(20):82-83
示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示错法教学的目的、重要性、意义,以及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主要有学生示错式和教师示错式,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需正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制订教学目标,攻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识错、思错、纠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错误原因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学生各种错误的想法往往被教师忽略.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部分错误,通过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更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应加以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产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错例的分析,善加利用,抓住错例的关键所在,做到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正确巧妙地引导,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学生在圆柱和圆锥学习中的解题错误,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5.
费金翠 《考试周刊》2012,(93):63-64
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源于学习活动的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生成教学法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示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6.
错误资源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既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又有利于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意识和拓展思维中达到实现创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变“填鸭式”、“注入式”为“启发式”和“探研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而示错则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十分有效的环节.一节好课不在于没有出现错误,而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一纠错一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从中引导学生理解难点和掌握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错误千万别"错"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即使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也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本文通过观察错误现状,审视教学误区,从而探寻纠错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所谓"示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或是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示错-究错-醒悟-纠错-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在二种情境的再现和回味中"恍然大悟",起到一种警示、启示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11.
错误资源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既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又有利于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意识和拓展思维中达到实现创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具有先导性、奠基性作用.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经常发生错误.学生的数学概念错误具有隐蔽性、自发性、肤浅性等特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让儿童主动“识错”“思错”“纠错”.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斗争"的过程.结合课堂实例,讨论教师如何抓住时机,通过示错—纠错—悟错的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误中思,思中悟,误中求悟.  相似文献   

14.
错误资源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既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又有利于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  相似文献   

15.
王聪聪 《新教师》2020,(1):48-4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由于思维不全面而出现错误,这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及引导,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错题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错题反思能力,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一、利用习题中不同领域的错误进行"思"错,促进能力提升(一)反思选择题中的错误,培养分析推理能力1.概念理解不透彻,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6.
"错误"资源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珍视并合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不但能促进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创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发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多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称之为“错误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和运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资源”,尝试“试误”教学,让“错误”走进课堂,并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各种解题误区,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肇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郑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42-43+49
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若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往往可以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学中,教师应宽容地、合理地对待错误,引导学生在“纠错”和“思错”中突破思维障碍,训练思维能力,完善认知结构,从而由“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知识本身抽象性,学生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但学生如何对待错误则是教师需要关注与引导的。如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思考错误原因,根据参考答案改正就算完事,或置之不理,于是碰到同一题目或类似题目时,仍旧出错;有的同学则是重做错题,没有深入研究错因,没有找出预防对策,等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认识到错误资源存在的必然性,还需要探索有效方法,引导学生说错、纠错、思错,让错也成美。  相似文献   

20.
运算错误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应不仅要求学生订正错误,进行纠错,更应该引导学生研究错误,弄明白运算错误的背后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纠"错到"究"错,不断实验和反思;在"错误"中"体悟",以彰显思维的品质;在"繁则思简"的过程中,凸显思维的深度,以达到在错误中进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